评分及书评

5.0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斗士

    小时候,课本上有很多鲁迅先生的杂文,读起来特别震撼。后来,这位老先生的文章渐渐淡出课本,有人疑惑,有人不解,有人忿忿,有人不平,有人激昂,有人慨然…… 鲁迅属于那个斗争的时代,鲁迅先生是位斗士,如果哪天鲁迅老先生又回来了,那么这个斗争的时代……。或许是胡扯,姑且漂过……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鲁迅先生千古!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 第 630 本《鲁迅全集 呐喊》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象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惟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例如科学小说的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又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手。先生阅世既深,有种种不忍见不忍闻的事实,而自己又有一种理想的世界,蕴积既久,非一吐不快。但彼既博览而又虚衷,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迻译,理论的有卢那卡尔斯基,蒲力汗诺夫之艺术论等;写实的有阿尔志跋绥夫之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之死魂灵等,描写理想的有爱罗先珂及其他作者之童话等,占全集之半,真是谦而勤了。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 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 —— 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鲁迅先生的作品常读常新

        古人投笔从戎,为的是救国为民。读书人周树人出国学医,为的是救苦民于病痛之中。后来弃医从文,为的也是救国救民。民智不开,民不得生亦无从言民生,既不得生如何做主,既为生计所迫苟且偷生尚且难得又如何有民族。经历过富家子的生活,也体验了父亡后的中落,人情冷暖,有过出国求学的留学生经历,当过租界的二等公民,也曾在学界,报业有过一席之地,还同民国政府打过交道。对国内各界积习已久的规则和问题都有所了解。很多话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可以说是常看常新。文体采用白话文,比之古人论述更亦懂,归为必读书也无不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36 年 10 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 “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耗时近两年,于 1938 年 6 月编辑出版了《鲁迅全集》(第一版),编辑委员包括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该版《鲁迅全集》的总目录以鲁迅先生生前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并增加了译作部分。内容大致分为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基本按时间先后排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年必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