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情感为啥不是反理性的?

    情感为啥不是反理性的?因为情感能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情感在进化论上符合理性的特征,看似冲动的情感,其实是聪明的。比如恐惧,让我们及时规避可能的风险。斯德哥尔摩症的情感起源,也在于处于极度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比如愤怒,在合适的时间,为了合适的目标,表达某种程度的愤怒,是非常高级的操作,甚至用在国与国的外交中。比如集体感, 是我们追求归属感,追求自身安全的最聪明的做法。情感也是承诺的抓手,用来提升承诺的可信度。适当的表现情感,是我们在谈判中的筹码,也能让双方更遵守自己的诺言。看似冲动的情感,是狡猾的,是聪明的。在合适的时间,为了合适的目标,对合适的人产生,能产生令人惊讶的作用。这种收益不仅仅是物质的,而是物质、情感、心理三位一体的收益。希望大家在这本书中都能学会。这本书是 8 位诺奖得主联合推荐,前所未有,含金量非常之高。作者埃亚尔。温特 (E 压力 Winter) 超级厉害,很多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也任职世界知名的决策研究机构的主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所不了解的情感

      狡猾的情感不如说是我们对自己的情感产生机制有理解上的偏差。情感与认知思维及非情感的生理感觉的两大不同之处。其一,情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烙印比思想乃至生理感觉都更加深刻。其二,认知 / 分析思维几乎完全可控,生理感觉(如疼痛)则几乎完全不受意识控制,而情感却介于两者之间。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是,究竟是如普遍观点所言,即时、强烈、灵活的情感机制或会制约理性决策系统,还是说两种机制相辅相成。情感是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机制,愤怒与羞耻感在金融责任乃至世界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性情感的效果取决于他人识别情感的能力以及更加重要的一点 —— 对方是否相信这些情感发自内心。情感进化在过程中,可以平衡和补充我们的理性一面认识自己和他人,整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愿我们都有多情善思的优势,又非万事寄望于思之人

        4.5🌟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人会说的两句话:“不要感情用事,冲动是魔鬼;凡事三思而后行。” 情感和理性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关系,这本书让我颠覆了情感与非理性的传统认知。书的封面赫然印着 8 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合力荐,阵容强大,前所未有,《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妙趣横生博弈论》作者巴里・奈尔伯夫等推荐。可见此书好评如潮,含金量之高。而作者埃亚尔・温特(Eyal Winter),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及主任,获德国联邦政府颁发的 2011 年洪堡奖,温特教授分别于 1983 年和 1989 年分获得希伯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和博弈论博士学位,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可见,作者也非同一般,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本书构架清晰、科学,又妙趣横生。全书五大部分,分别从论愤怒与承诺、论信任与慷慨、论爱与性、论乐观、悲观与群体行为、论理性、情感与基因。从大标题而言,“情感” 一直是贯穿的主题,而 23 章节的小标题从细节出发,不但很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比如:我们为何会爱上虐待我们的人、蜜蜂为何自杀、我们为何如此消极、论傲慢与谦逊等。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愤怒、爱、侮辱等情感都是非理性的,但埃亚尔・温特解释了为何这些情感其实非常理性,且实现了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往往能促进我们每个人最切身的利益。这是一部令人深省、令人好奇,却令人信服的著作。情感对我们的决策有何影响?对我们有弊还是有利?在社会场合中有何作用?集体情绪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样的进化机制让我们成了既会思考又会情绪化的生物?本书对这些观点进行了解答,温特作为一名博弈论学者和行为经济学家,带着同理心和同情心,记述了情感和理性,情感其实是可以促进理性行为的,这本书读起来津津有味,随手翻看到哪一页,都可以找到有意思的内容。整本书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却不失严谨。作者结合了近年来重要的社会和个人行为研究及其对经济行为的意义,见解深刻地说明了较为传统的理性分析何以仍然是论述的重要一部分,但绝不可止于此。本书让社会内容回归到社会科学领域,《狡猾的情感》对支配我们抉择的许多因素提出了客观理性的见解,让我们知道,在其帮助下,通过内在的理性基础来理解我们自己的情感。书中引用了大量精彩的研究和个人轶事,生动有趣,见解独到。事实上,我们的内在情感和理性系统只是一线之隔,其界线错综复杂。在许多情况下,情感的存在让我们得以做出迅速而近乎机械的决定,但在其他情况下,尤其是涉及重大问题时,我们的情感往往与理性的思考背道而驰。只有情感与理性机制紧密合作,才能做出识明智深、令人满意的决定。愿我们都有多情善思的优势,又非万事寄望于思之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狡猾的情感》

          在本书里,埃亚尔・温特运用了大量心理学、脑神经学、博弈论和社会学的知识,还结合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的案例和琐事,就是为了向我们证明:理性和情感,相辅相成,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靠直觉和感情做出的决定,甚至在效果上远远优于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本书核心内容:1. 情感和理性有哪些不同;2. 情感是如何提高我们生存概率的;3. 情感是如何影响我们决策的?人类的情感系统和我们的理性系统相辅相成,两者共同给我们带来更美好、更安全的生活。只有情感机制和理性机制共同工作,我们才能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第一,理性与情感的不同。理性讲究的是收益的最大化,这种收益不但包括物质还包括道德和心理的收益,当然了,为了避免概念的滥用,作者引入了理性的进化论定义,强调行动必须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生存的概率。情感和理性思考相比,在我们记忆中存在的时间更长久,而且不完全受我们的意识所控制;而理性是可以控制的。第二,情感为什么不是反理性的,而是有着理性的基础,关键在于情感能够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情感在进化论意义上符合理性的特征。恐惧能够让我们及时规避可能的风险,斯德哥尔摩症状等情绪源自处于危险时候的自我保护。很多集体情感的产生也满足了我们集体归属感的需求。简而言之,情感有助我们在进化道路上获得生存优势。第三,情感是如何影响我们决策行动的。情感是我们建立承诺的机制,通过表达情感,我们提高了自己诺言的可信度。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适度地表现情感能提高我们在谈判中的筹码,也能让我们更容易遵守自己的誓言。温特的这本《狡猾的情感》通过大量的资料告诉我们,看似冲动的情感其实是聪明的,情感的背后也有理性的基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情感机制的保驾护航。也许你看完书会想,情感这么有用,那我平时生气了就发火就好了,悲伤了就号啕大哭,勇于释放情绪,再也不用做个理性的人了,那你可曲解作者的意思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任何人都会愤怒,这很容易,但要在合适的时间,为了合适的目标,对合适的人产生合适程度的愤怒,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虽然情绪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让我们获得进化的优势,但肆意发泄会给我们造成危害。正确的决策离不开情感,同样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只有情感机制和理性机制共同工作,我们才能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分享了许多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体验,并佐以经得起推敲的科学解释,让这篇融合了心理学、博弈论、社会学知识的情感分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当然了,这本书也有一些小的缺点,因为需要不停地在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和生活琐事间来回穿梭,还要照顾到种种情绪的不同作用,过于庞大的信息量让本书的结构有些零散,逻辑上的连贯性并不紧凑。不过,瑕不掩瑜,这还是一本值得细细揣摩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破妄之书

            一直以为理性就是戒掉情绪。刷新认知。与国学经典相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