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重点整理:1. 记忆力与才能和年龄无关,可以通过技巧提升 2. 在头脑中把目标对象加工成方便记忆的形象,这才是记忆法的本质 3. 记忆法的根本在于 "形象",即把目标转化为 "图像" 记下来 4. 记忆力很大程度会被精神状态影响 5. 虽然人的年龄有所增长,但只要这个人勤于动脑,他的大脑便可产生新的神经回路 6. 只要可以 "欺骗大脑",扩大记忆量就并非难事 7. 欺骗大脑、提升记忆:全情投入,让大脑沉醉其中增加 "次数",给大脑留下印象注入 "感情",使大脑乐在其中 8. 学习时三心二意可是记忆的大忌 9. 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一旦找出其中的关联,就会欢欣鼓舞,并且不由自主地牢记,这正是大脑的特质 10. 促使大脑方便记忆的 2 条法则:找出共同点发现规律性 11. 给记忆贴上标签 12. 回忆单词时可以在头脑中回放故事,只要我们把单词按照登场顺序罗列,便可一网打尽 13. 谐音法:数字谐音法:以 2 个数字为一组,便于组织语言外语谐音法 14. 记不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整理信息,只是单纯对内容死记硬背 15. 声音能比形象留在记忆中的时间更久 16. 闻到某种香味后,往昔的某个记忆也被唤醒 17. 学习时合理借助香味可以帮我们增强记忆。某种香味本身确有提升记忆力的效果 18. 身体的动作实为辅助记忆,有助于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19. 晨起后的 2 小时内,我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更适合 "复习"20. 小睡:保持大脑清醒、提升自我表现呢。坚持 15~30 分钟小睡的人,其大脑机能要比不睡的人高出 34%21. 学习上所说的 "记忆" 并不是记住一天或者一周,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记得 22. 基于大脑的特性,忘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23. 框定范围的学习:速度奉为第一,理解程度位居其次,力争迅速把全部范围学完,并且多遍温习 24. 相比于集中时间一次性强记达成的效果,采用分段多次记忆的方法记住的内容更不容易被忘记,即记忆的稳固程度更高 25. 无论在复习中我们遇到多少绊脚石,绝不可就此停滞 26. 三画圈反复速记法:划分区间,学习三遍重视学习速度难点暂且搁置第二轮从头到尾依次推进:第一轮搭建框架,第二轮和第三轮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完成度 27. 不能把对知识和思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印象阶段,必须把知识点转换为语言或文字 28."输出" 有利于强化记忆,而向他人传授、说明效果最佳 29. 知识的记忆 "转换为" 经验的记忆 ":强化记忆确认自身掌握程度把知识变成回忆 30. 所谓输出,就是把脑中的知识、想法、创意等全部写在纸上。写在纸上的目的在于,让大脑中的记忆" 能被看见 "31.1 分钟手写:回想不起来也不能停笔一分钟内手写不停找出尚未掌握的部分立即重读学习内容 32. 关系紧密的词语尽量靠近排列,这也有助于扩充思维 33.1 分钟匹配:确定主要的关键点 1 分钟手写关联词词语之间用线连接完成知识点的关系图 34. 需要在平时把姿态放低,把失败和挫折视为常态,抱着一切都会" 好起来 "的心态生活 35."15 分钟 + 5 分钟 "的循环模式:借助计时器展开 15 分钟的集中学习以及 5 分钟的休息 36. 在学习时注意补" 水 ",在空腹时吃些" 坚果 "37. 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我们的神经,能起到平心静气的效果 38. 做好大脑热身,轻松引向" 心流 "39. 习惯在心跳很快的状态下学习,能让我们的大脑习惯" 处变不惊 "
10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记忆没有捷径,勤学苦练可以当闲书看,很易读,作者写的没毛病,但出版书名容易误导,以为记忆有捷径,其实都需要勤学苦练。当然书中写的还比较实在,集中精力是关键,过去认为小孩记忆力好,老人记忆力差,现在看来是集中精力的问题,作者 45 岁开始比赛,现在各种诱惑太多,尤其是手机,分散注意力,另外就是一定要读写结合,要输出,只读不写不讲述输出是记不住的,其他就是联想法快速记忆,另外一本日本人写的《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可以一起读。花姐的高效学习的免费课程更是干货满满,结论都是没有捷径,坚持是关键,细水长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不困难,值得一试书中介绍了作者是从 45 岁,才开始记忆锻鍊。这就让人很感兴趣了。阅读完后,书中确实有一些不错的知识点。 首先是作者提到了大脑高速运转的 2 个时段:早晚饭前的空腹时间(很新颖的知识点)。原因:生存的第一原则是进食,因此在觅食时,大脑通常会保持在最佳运转状态。吃饱喝足,大脑无法高速运转,不推荐立即学习,而是休息 1h 再开始。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是个胖子,饱食之后别说是勉强自己学习,光是保持清醒,就很不容易了😂。另外作者建议中午小睡前,可以喝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具有唤醒功能,常在 30min 之後才产生效果,这一点又刷新了我的认知。咖啡要么被视作提神,要么被视作容易导致失眠,众说纷纭。但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个人的心理因素,以及市面上主流言论的流传所致。不过 I don’t care,反正我亲身尝试过。午睡前喝杯黑咖啡,然后马上午睡,还是能睡得着。且 20~40 分钟后,配合着手机闹铃唤醒后,确实可以快速恢复清醒状态,是個很新鮮的知识点。另外書中提到的三画圈反复速记法,我感覺没讲太清楚。我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不太懂。而且搜相关资料也不太多,有可能是作者自创的,但应该能解说的再好一些。书中举的几个例子,也不是太接地气。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即学即用,3小时学会的的工具书都是一些简单易用的方法 1. 一分钟速记法 2. 一分钟联想法 3. 记忆的三种技巧两个必须两个注意事项三种技巧:联想 + 谐音 + 形象两个必须:必须标签存储,必须定时电影回忆两个注意:注意在:早起后晚饭前强化记忆;注意默读空念闻香 4. 复习了一个原理:记忆遗忘理论。一个小时后你就会遗忘 56%.24 小时后会遗忘 74%.5. 所以呢?必须反复使用进两步退一步的方法。:速度第一,搁置难题,分三段学习,多次记忆几个常用小技巧:1、写下奋斗目标,写下你成功的场景,这些会持续鞭策你,激励你!2. 空腹时吃坚果 3. 多喝水 4.15+5 分钟法 5. 学习运动后思考,对抗紧张情绪 6. 思考前用英语背九九乘法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则方法其实毫无难度,只需借助笔记本、记账本或者是双手就能实现。简单的一则例子就是用钢笔画三个点。首先,我们在纸上画三个保持适当的距离的点,让这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从顶点开始,以顺时针的方向,我们分别聚焦这三个点。为了提升效果,建议大家可以让我们呼吸的节奏与凝视的时间保持同步。此时不建议大家通过鼻孔呼吸,最好采用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放空。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我们的神经,能起到平心静气的效果。在我们聚焦第一个点时,可以慢慢默数到 3 并且吸气,在我们聚焦第二个点时,同样数到 3 并且屏气,最后在我们聚焦第三个点时缓缓数到 3 并呼气。像这样反复演练几遍,我们的注意力就能得到显著提升。除了学习之外,这则方法适用于多种场合,例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作为在职场上公开宣讲前的一项准备工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