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乌克兰的悲歌

    “马里乌波尔三部曲” 第三部《娜斯佳的眼泪》讲述了乌克兰裔清洁女工娜斯佳的身世。娜斯佳出生在乌克兰西部一个犹太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乡间小镇。娜斯佳从小就对战争没有任何记忆,过去发生的事情都是她从别人的讲述中得知。她的父母都是镇上的药剂师,经营一间自己的药铺。夫妇二人在很大年龄才生下娜斯佳。正是因为对父母健康的担忧,娜斯佳上学很用功。她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少先队的积极分子。大学时代,她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工业国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土木工程专业,并与医学系的学生罗曼坠入爱河。二人在同年顺利毕业,她得到了一份工作,并与心爱的人一起养育孩子,新生活看起来才刚刚展开。谁也没有料到,紧随而来的失业危机与恶性通胀,让娜斯佳变得一无所有。此时,她与罗曼的美好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娜斯佳来到柏林,给富有的太太做清洁女工维持生计,为了让留在基辅的外孙斯拉瓦能过上相对温饱的生活。娜斯佳的前半生,都生活在一个残忍而吊诡的悖论中:想要让所爱之人拥有更好的生活,她必须留在德国。为了居留权,她必须要和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德国男人结婚,哪怕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情感,他只会带给娜斯佳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债务,但她无法离开他。正是因为她想念她的乌克兰,所以她不能回家。她早已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鼓舞着她的社会主义理想失去了信心。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谎言和欺骗之中,党向她承诺的光明未来永远也不会到来,她的生活被独裁统治支配着,全体人民和每一个个体都属于国家,而国家则利用它占有的一切为所欲为。所有人都被献祭给了一种关于新人类的理想,为了打造这种新人类,就必须清除掉数百万其他人,他们被送去了古拉格或者被直接杀死。没有人能说得出,新人类到底是什么,再后来连这个提法也被遗忘了。没有人再关心作为共产主义理想前身的社会主义,没有人再理会街上无处不在的写着乐观口号的红色横幅,包括把这些横幅挂起来的人自己。一切都是表面功夫,只是为了让那凌驾于幻想破灭、人心涣散的群众之上的权力得以延续。但最让娜斯佳痛心的是,她再也见不到巴黎、罗马、地中海、海涅的罗蕾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巴登巴登了。正如安娜・阿赫玛托娃所说,她的世界被偷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故事曲折,立意鲜明,人物刻画入微

      这本书特别适合春晚歌曲意境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年人的成长记

        如果爱,就努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 世纪 90 年代东欧人的遭遇,有乌克兰女人娜斯佳在德国做家政,用工资养活乌克兰的前夫和外孙,办假护照,为居留而再婚;有她为讨生活去波兰却过得不好的女儿;有她年轻时的情人的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起点即终点,终点却遥远

            为了躲避专制下的贫困,为了活下去,娜斯佳千方百计逃离乌克兰,对女儿与外孙的牵挂对故乡的思念始终萦绕于心,自己过着极简生活,赚的钱都回馈到亲友那,仿佛自己从来都是为他们而活,而专制下形成的自卑已深刻于心于骨,最终千辛万苦拿到徳国永久居留权后想回到故乡生活,却发现自己已不是乌克兰人,逃离故乡出发又以故乡为终点,可故乡已难回。透过娜斯佳的苦难,让我们感受一个坏的制度带给国民的灾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亲密关系 阅读月-4

              《娜斯佳的眼泪》摘录:1. 他们离过婚,又都再婚。她在一个远离他的陌生世界里生活了很久,现在她要回到乌克兰了,也意味着回到他的身边,而他一直都在那里,起起落落分分合合,仍是她一生的伴侣。2. 她现在该怎么办呢?取消预约好的小货车然后继续留在德国?还是放弃德国国籍重新申请加入 “香蕉共和国”?最后,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故事的开头,只不过一切都像照镜子那般完全反了过来,一个没有德国居留权的乌克兰女人成了一个无权留在乌克兰的德国女人。那么这次的问题也能通过婚姻来解决吗?娜斯佳至少不用再去物色别的乌克兰男人了,她只需要和罗曼再一次登记结婚就大功告成了。但我们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样做也有致命伤。如果她再婚,她就会失去德国的遗孀抚恤金,从而失去在乌克兰的生计。3. 娜斯佳和我拥抱在了一起。我们仍然不敢相信,分别就在眼前了。这一切都始于她那没有克制住的泪水。那是在很多年前了,没有德国居留许可的她来为我打扫公寓,而我为了让她开心,用唱片机播放了一段来自乌克兰的旋律。现在,她穿着为了与德国告别而特意买的新牛仔裤,手里提着她那个双肩背包,坐进了小货车的副驾驶,我第二次看到她流下了眼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铁幕时代的挣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出生于1945年前后的乌克兰人生活处境

                  看过《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和《暗影中的人》,都会期待这本书,想追个后续。作者娜塔莎的父母,二战时被骗去德国做劳工,然后留在德国流离失所了一阵子。一家人都没有再回过乌克兰。《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娜塔莎大海捞针追踪妈妈家族的过程。《暗影中的人》是娜塔莎和爸爸在德国的黑暗生活。《娜斯佳的眼泪》被宣传是她自己的生活,可实际上,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同龄,出生在乌克兰的女人在德国的生活。她在乌克兰做了 30 年高级工程师,然后去德国做家政女工养着在乌克兰的前夫一家和孙子。暗戳戳地说,如果他父母当时没有被骗去德国做劳工,她的人生经历差不多就是娜斯佳这样子。出生于二战期间,经历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经济崩溃,柏林墙倒塌,从在德国没有居留权的乌克兰女人,变成了在乌克兰没有居留权的德国女人。这个一生生活在恐惧中的女人,活到 60 来岁一直都在奔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