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四个维度

    【人物故事】四位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从 "被心灵的饥渴折磨不止" 开始,"缓缓行在幽暗的荒原",但却最终走向了不同的觉醒的道路。故事结尾,那个甚至不曾觉醒的私生子自杀,其他三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迷途和觉醒。"六翼的天使" 对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耳目比从前聪慧。相比周围那些 "罪恶的舌头","空谈和狡狯" 的人,他们对自我的心灵探索和与他人的关系反省是更加充分且仍然没有止境的。耳目口舌心的重生是路途艰辛且充满痛苦的,灵魂与 “自我作斗争”,必然经历难以承受的极致煎熬。但只有完成这些彻底的更新和蜕变,上帝的意志才能附在其上,人才能见识真理,作为向人传讲上帝真道的人,用 "真理把人心烧亮"。特别是在阿辽沙身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然正在试图 “创造一个可以作为新一代人正面榜样的基督教道德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信条是:个人与道德之进步可以导致社会进步(实际上可以达到理想社会)。在小说完结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我对基督的信仰并不是如同一个孩子那样,我对神的赞美穿越了最为严酷的怀疑的考验。这何曾不是他对个体蜕变的终极想象?【意识形态】另外,我们需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意识形态小说家,“能够想象将思想变成行动,直至最后的结果。” 于是在读人物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留心时代的声音,具体指的是角色们身处的、受其影响的意识形态、政治或社会理论。我们可以观察这些人的行为和个性背后,受何种具体思想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比如父亲背后的虚无主义。【作品背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时(19 世纪 70 年代末),激进派否定西方的 “进步” 观念是社会演化的唯一途径。激进派 “接受了植根于东正教信仰中的俄国农民生活的道德 — 社会价值,但仍然拒绝接受作为那些价值来源的信仰本身,而是继续坚持他们的无神论。” 激进派的思维,在伊万身上集中显现。他的质问在于:被认为博爱的上帝如何可能创造了一个存在恶的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借他诠释了他认为的激进派当时的思想:否定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造物的意义。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激进派的支持者,他同时充分呈现以佐西马神父的布道为代表的一种理想,即以基督的名义实现普世和解。【作品的复杂性】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当人物内心充分展示时,我们会惊诧于从内容到形式的复杂性。他们绝非仅仅是某种社会类型,而是与超越时代的,更广阔的文化历史力量和道德灵魂的冲突相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卡拉马佐夫兄弟》进行诠释和辩护时就曾指出,“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很深刻,他不同于任何一个当代的无神论者,那些当代的无神论者们在其对神的背离中表露出的无非是微不足道的狭隘和能力低下罢了。”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用呢?

      《卡拉马佐夫兄弟》⋯我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用呢?为自己… 为心爱的人… 为爱我的人… 为人民… 为爱人民的圣人?上帝?真主?以及一切虚构的圣贤先知神仙主义?… 文学和艺术只负责提问,哲学和宗教负责回答。具体的人负责具体的行,为了证明什么因却犯了什么果。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石木吹书每天吹干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了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

        十九世纪俄我罗斯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遗作,著名翻译家耿济之译本。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其长子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老卡拉马佐夫的长子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悄然将老卡拉马佐夫杀死,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高超艺术手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自我的狭隘

            理论的东西思考多了,仿佛有了一种对于人格、思维的洁癖。心中多了许多许多 “对与错”,虽然不停告诫自己,没有对与错。看了《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意识到了,我心目中的那个世界,不过只是自己的狭隘。现实世界才是 “真” 的,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人是真的,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鸡毛蒜皮才是真的。我,是狭隘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爱善良,爱温柔,却忽略了身边不易察觉的人和事。把暴戾者、不善言辞者、恶语相对者、柔弱者、无能为力者、傲慢自大者推开来,以不值得为罪。看人是看表面还是看心?我选择言语包装下真实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灵的救赎

                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论怎样,都要记得彼此,不放弃,也要知道,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儿童时代,从父母家里留下来的回忆,是世上最高尚、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最为有益的东西,这是三兄弟的自我救赎,也是心灵深处的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父与子的爱恨情仇

                  本书写的是老卡拉马佐夫和三个儿子的故事,主要写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大儿子米卡之间的恨和情仇,父子俩共同挣一个叫格鲁申卡的女人,父不慈子不孝。而次要的是写他的小儿子阿辽沙的善良与爱,当然还有一对深爱的父子做对比,斯涅吉辽夫和他的儿子伊留沙,伊留沙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通过他的死来表现父子情深,同时也表现了伊留沙的同学朋友和阿辽沙的真挚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4.1.17

                    我觉得自己还是没能够读透这本书,关键的原因很可能在于陀爷在这本书里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几乎都是和 “精神病态” 有关系的。我实在是不能够完全共情这些故事里面的人物角色。除了这本书以外,我就只看过陀爷的《罪与罚》,但是上本《罪与罚》我的确很喜欢,而且我很为故事里面的男主人公的各种心理描写痴迷。这本《卡拉马佐夫兄弟》更多都是关于精神病态的描写,大段大段厚重的对话,读起来还真觉得有点喘不过来气。这本书里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后半部分,对于米尔弑父的法律论述,这真的勾连起来了 “到底什么是法律事实”,我觉得陀爷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答复。这本书是没有完结的状态,主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写作的过程中去世了,也不知道后面是怎么处理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灵的检讨和审视

                      卡拉马佐夫兄弟带给人的震撼,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可以说,人生都可以分为读卡拉马佐夫之前和读卡拉马佐夫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洞察,透彻而犀利,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丝丝入扣,通过对话清晰的表达出人物的逻辑,情感和性格,不管是宗教大法官还是德米特里的庭审,无不充斥着思辨和矛盾,也充斥着作者对于几个关键问题的追问,“上帝真的存在吗”,“俄罗斯精神需要在时代的车轮下勇往直前吗”,虽然作者在开篇就表明故事的主人公是阿辽沙,但是对于德米特里和伊万的刻画笔墨也丝毫不差,可以说他们三个都是本书的主角。德米特里是冲动,矛盾,放纵;伊万是理性,孤僻,公平;阿辽沙是善良,敏锐,博爱。但是三兄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纯真和纯粹的心灵。虽然德米特里和伊万的这种特质被隐匿于其他特征之下,但在关键时候,阿辽沙总能以他的爱唤醒两个哥哥,他是让整个故事完整的一根线,把人性的不同面串联起来。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过程是对于自我心灵的检讨和审视,发人深思。只要爱不幻灭,人生就是有希望的,这也是阿辽沙在结尾处,为我们全人类埋下的种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半部难进入状态,读进去了就会觉得下半部很精彩。而且陀思妥耶夫斯基借人物之口发表个人观点,也很值得深思,有点唤醒人民的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儿童时代一些美好的回忆

                          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儿童时代,从父母家里留下来的回忆,是世上最高尚、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最为有益的东西。人们对你们讲了许多教育你们的话,但是从儿童时代保存下来的美好、神圣的回忆也许是最好的回忆。如果一个人能把许多这类的回忆带到生活里去,他就会一辈子得救。甚至即使只有一个好的回忆留在我们的心里,也许在什么时候它也能成为拯救我们的一个手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句不离的原生家庭,命中注定的弑父情节。

                            大儿子情绪弑父,二儿子精神弑父,小儿子价值弑父,私生子肉体弑父。父亲的十恶不赦是人类的原罪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好看了!深深震撼!

                              没有话好说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的很累,但是值了。这是一本看似啰嗦却会让人总是在不经意间想到书中一些情节的小说;这是一本对人性、对宗教、对心理进行了深度挖掘剖析的小说;这应该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小说。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