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朗读者,是汉娜让米夏成为那个人

    人并不因为曾经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 —— 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Bernhard Schlink


    这是个很美的爱情和一个很棒的故事。记得书中的一段:“我(米夏)闷声不响,斜靠在门框上注视着她。只见她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齐着天花板的书架上,就像是在翻阅书页一样。然后,她走到一张书架前面,把右手的食指举得齐胸那么高,轻轻地划过书脊,接着又走到第二张书架前,仍旧食指划过书脊,就这样,书脊联翩着书脊,她划着划着,穿过了整间书房。她走过窗子边就站住了,透过玻璃去看外边那一派黑暗景色,又看那书架在窗子玻璃上的反光,还有她自己在玻璃里的照影。” 米夏对汉娜的感情,源自情欲又超越情欲,成为一种对美的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爱的语言,而只是两人相伴,欢乐,朗读。而这在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心中意味的到底是什么,在一个绝望中孤独于牢狱中日间老去的女人心中又意味着什么。
    明白一件事情,汉娜在米夏心中写下的是最初的也是最完整的爱情,以至于米夏一生再也无法爱上别人,而米夏在汉娜心中写下的,是一个倾尽自己感情的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带来的全部温情。正是这种温情,最终让汉娜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
    汉娜是否有罪呢?不管最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的她曾经犯下怎样的罪行,她对于米夏来讲永远都只是一个自我,生动,洁癖,美丽而风情万种的梦境。她对于米夏不负责任的离开,成了米夏一生的隐痛。而这种逃离,从本质上说明了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精神,他们都无法彼此超越或者融合。
    谁是朗读者?读到中间的部分才明确,主人公米夏・伯格作为朗读者的身份。米夏与汉娜的恋情可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不论之恋了。相差过 20 岁,不关注家庭和未来,两人只是为了此刻的相伴和瞬间的快乐。在他们的关系中,米夏似乎永远是被动的,汉娜总是自有主见,她活在此时此刻,享受每分每秒,是她,让米夏成为一个朗读者,也是他让米夏回归朗读。
    朗读者,是汉娜让米夏所成为的那个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罪与罚

      这本书涉及到了爱欲、实证法哲学与新自然法哲学的冲突,但最根本的是讨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 “罪与罚”。1. 汉娜可以说是极端沉稳又极度通透的一个女人,她是一类富有生命力女性的代名词,鲜活的存在着。2. 伯格的一生,始终在与自己斗争着。极度矛盾的他,一直在寻找自处之法,却始终难以忘怀往事,而现实也令他不得不面对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的忏悔”,简略概括了该书。书里提到的一句话 “书必须是击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和我今日听到罗翔老师分享的一句话 “刺耳的东西才能让我们与昏昏欲睡中清醒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未曾有的力量,去面对,去思考。💧“因为人类关于生活的基本事物的独白需要所有能说出一些本质的声音。” 从读书,到教育,再到道德,这本书源源不断的给我启发,在我心中,它是经典,也的确是常读常新。关于此书,始终难以下笔写书评,仅仅是简略表达出内心的喜爱和敬重,每读或看一遍,每一次感悟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朗读者》读后感

        🌷书中说了什么:故事的背景是战后萧条破败的德国,一个 36 岁的成熟女人和一个 15 岁的青涩男学生之间的情欲关系作为开端。汉娜是一个 36 岁的电车售票员,每次欢爱前,她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 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的时光…… 但是,汉娜不久却突然不辞而别。等到再见到汉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实习的法学系大学生,而汉娜却是嫌犯之一。汉娜的罪名是在纳粹时期当过看守,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死亡。在审讯中,别人把当年遭空袭后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汉娜身上,她却出人意料地承揽了下来,结果被判终身监禁……18 年后汉娜出狱,由于没有别的亲人,而米夏经常寄朗读录音给汉娜,所以狱警联系了米夏,见了一面。而就在米夏去接汉娜出狱的当天凌晨,汉娜自杀了。🌷我的感想本来想读一部小说放松放松,没想到却读了一部沉重的小说,奇怪的是一读就停不下的节奏。说不上情节有多么吸引人、打动人,但第一次读德国的小说,还是感觉不太一样。小说读完后,脑海中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汉娜情愿被判决终身监禁,也不愿意暴露自己是文盲的秘密呢? 为什么米夏和汉娜短暂的恋情,却影响了他的一生,影响了她的婚姻家庭,影响到他和其他女人的正常交往?也许应该像曹文轩教授所说的: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也许最聪明的阅读就是什么也不要多想,随它而去。一种单纯的感动这就足够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要的爽文真的在这里。

          这是初读完本书的感受,惋惜,震撼,悲伤,其他的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最近刚好在重温一些 KATE WINSLATE 的电影,从《菊石》《泰坦尼克》《劳动节》再到《朗读者》终于知道为啥会获这么多奖,除了演员工作人员的塑造,当然更多的是幕后的 “基底”,怀着好奇的心情,然后前三都没有原著,可是《朗读者》有,我也很自然开始读了,一开篇就吸引住了,停不下来,作者描写部分的笔触我用惊艳来形容吧,细致但不琐碎,辞藻简单但并不普通,特别描写米夏生病趟在病房生动的幻像描述,以及米夏脑中挥之不去的和汉娜 “灵肉相觑” 的画面,还有在法庭上描写汉娜外貌,面容,穿着等一系列元素所展示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就是画面感极强,人物丰满而立体,我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去跌宕起伏,会因为两人的忘年恋情而惋惜,也会因为法庭审判历史严肃话题而震撼,当然也会因为汉娜的自杀而悲伤,我也尝试去理解米夏的彷徨无知和恐惧,也尝试体会汉娜因为 “身份” 巨大颠覆而需要承受非常人的压力,让我思考到底该怎么去面对历史,什么才是客观?什么是道德?哇,就是很深刻,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想明白这件事,我只能说还是,再多读点书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方式,进入了一个年轻男人的生活。自责反思忏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朗读者:一本有着经典品质的书

              《朗读者》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施林克于 1995 年撰写的长篇小说,施林克长于侦探小说,而《朗读者》则是他在严肃文学道路上的第一次尝试。《朗读者》这本书曾经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被译成 35 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获得 2009 年电影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不过我个人觉得,《朗读者》这本书有着经典的品质,但离真正的经典还有一定距离。
              中年女售票员汉娜和 15 岁少年米夏开始了一段不伦之恋,每次做爱前,汉娜都会让少年为她朗读文学作品,并为之沉浸其中;然而这不过电光朝露,8 年后,少年重见当初突然消失的汉娜,她正以纳粹帮凶的身份站在法庭上。为了守住 “汉娜不识字” 这个卑微的秘密,少年沉默了,后者也因同样的原因拒绝笔迹对照,被判处终生监禁。为了鼓励汉娜,少年不断往监狱寄去他朗读作品的磁带。多年后汉娜获得假释,在见到少年之前,突然失却所有勇气,选择自杀。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有经典的品质,是因为这个故事里包裹着非常严肃内核,并且有着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蒙昧无知、甚至不识字的汉娜,象征的是二战时期被纳粹主义洗脑的普通德国民众。他们的本性并不坏,但是他们的麻木和无知,却给了纳粹主义可乘之机,也让他们自己沦为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工具,成为一颗颗暴力机器上的螺丝钉。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他们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虽然没有挥舞起大刀,却间接地造成了这一幕幕的历史悲剧,因此作者对他们同样只能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随着纳粹主义的烟消云散,这些罪责,最终会以法律的形式和良心的谴责,回馈到这些人的身上,让他们像汉娜一样经受巨大的折磨。
              而米夏这样的少年,则象征着战后德国的希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懂法律。他们出自上一代人,但是却比上一代人更光明。他们身上没有原罪,因此能够帮助上一代人洗去罪孽,让德意志民族有机会重新站立起来。在书里,米夏通过朗读,向汉娜传递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和经典文化,甚至最终让汉娜学会了识字。这个传递的过程,其实就象征着新一代人对前一代人的改变。
              小说结尾,汉娜的死去,象征着旧德国的死去,也象征着新德国的诞生。
              作为一部优秀的小说,这部作品其实有着很多解读的空间,无论是从情欲、从作为人的尊严、从历史的反思,都可以挖掘出很多的东西。
              但是这本书的缺憾在于,在人物塑造上不够真实,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可挖掘的信息也不多。像汉娜这样为了守住自己不识字的秘密而愿意终身监禁的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甚至找不到原型,因此更像一个戏剧化的角色,只是为了承担故事的主题而存在,缺乏穿越时代的力量。
              相对而言,经典文学中的角色,通常都会更加真实可信,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成立。比如《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放到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接受了与自己阶级不匹配的教育、被消费主义文化和脑残电视剧毒害的当代女性形象。
              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经典的品质,也有一些缺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永远的忏悔和爱情

                一个 15 岁男孩在那个盛夏的时光伴随着终身的爱与悔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国和世界各地对《朗读者》的评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这正是我们不知不觉期盼已久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朗读者》(The Reader)这本书大约十年前很火,因为当时有同名电影上映。回想起影片和书中的种种情节和内容,忍不住替汉娜的一生感到悲哀。她一生活得太过坚硬,不能直面自己的弱点和缺失。从最初的不识字到最后情人的变心…… 她表面上一直都是让自己处于强势的、主宰命运的状态,其实,她才是那个被迫一次又一次放下希望和愿望,去选择相反的那一面的人。 汉娜在我心中有点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不过是与祥林嫂处在相反两个极端的人,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改变”,所以这两个角色在我心中都是负面的典型形象。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