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人口问题没有回头路
本书是日本常见的面向普通群众的 “政治小册”,主要是学者型的研究者呼吁民众关注社会问题,进而促使政府做出改变。这些读物一般很畅销,但是不会像国内同类型文化产品一样起到实质作用(因为现代日本政治已经是脱离平民阶级的门阀体制)。作者山田昌弘引用中国出版的日本人口问题研究,他的著作又翻译成中文反向输入国内市场,不得不说是一种两国文化间的怪奇现象。本书内容已经很通俗,但要是想更快地了解日本人口问题的缘由,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归结于两个外因和两个内因。两大外因:日本自金融泡沫破灭后无法恢复而持续走下坡路的经济;以及欧美新自由主义的输入。因为经济走下坡路,年轻人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又因为信奉欧洲新自由主义以个体化为核心的自由观,导致年轻人不把组建家庭视为避险的首要选择。最终导致经济越差,年轻人越缺乏避险能力,出生率越是下降的怪圈。两大内因:日本文化自身对于后代养育的过度看重以及对于女性的极端歧视,以及日本政府失败的财政扶植政策。日本文化可以说是保留了东亚文化圈中最封建的要素,一方面要求孩子 “出人头地”,另一方面又让女性处于社会边缘,当年轻女性有了更多实现自我的娱乐方式和职业途径后,更加不可能会选择伤害自己的利益去养育后代。而日本政府将财政补助侧重于已组建的家庭以及单亲家庭,而忽略那些有意愿而缺乏能力的单身男女,导致人口无法产生有效的增量。很多学者以及文化人士喜欢将中国与日本的人口问题做对比,进而暗示中国的未来就是日本的现状,他们给出的策略是所谓女性主义或者生育补贴。这其实是忽略了中日两国的区别:与日本不同,我们国家不是一个经济走下坡路的小型国家,国家内部的封建文化残余以及性别问题其实已经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优秀水平(倒是一些文化界人士在这层面是负面案例)。当然,国内的确也有受高等教育人群过多,思想领域受西方影响过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恰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社会的通病,是无法避免的代价,不是用一句什么 “东亚文化的诅咒” 可以简单归类的。解决人口问题,有两条道路。第一就是开历史倒车,用战争或者缺位的政治造成 “去城市化”“去现代化” 等社会危机,人口自然而然就会因为社会的混乱而大幅增加。第二条道路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发掘新型生产力,调整社会生产关系,进一步提供给群众更自由的选择和更安全的环境。作为一个现代人,能选择的只有后一条道路,因此不能因为一些社会问题就陷入自怨自艾的精神内耗,或者诉诸民粹主义和保守化改革。我在网上看过一些对于国内 “女性主义者” 的批判,其中一句话我觉得值得听取:“对那些真正希望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改善女性地位的女性朋友们,你们最应该从事的专业有两个:生物学和原子能理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