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国:廖化作先锋

    0、我总喜欢,用一个人物,尤其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人物,穿起一本大书,尤其是一本举足轻重的大书。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中 —— 无论是否熟悉《三国》,您大概都听过这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中意思,不是轻蔑庸才当道、便是惋惜团队无能。今天,咱们拨开迷雾,回到《三国演义》,走进廖化的世界,或许能猛然发现: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生于东汉的黄巾之乱,死时已几乎看见三国一统。穿越八十年兴替,踏过几万里征程,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蜀汉是他一生信仰,廖化便作蜀汉的一世先锋。2、廖化首次出场,大约在《三国演义》四分之一处:刘备兄弟最为落魄之时。忽见山头一人,黄巾锦衣,持枪跃马,飞奔而来。来者何人?廖化!见了关公翻身便拜,就要投奔;关公嫌他参加过黄巾军,辞而不受;廖化也不啰嗦,拜别而去。说什么 "蜀中无大将",在 "蜀中" 还没见眉目的时候,少年廖化已经捧着忠肝义胆,前来愿作先锋。3、来时鲜衣怒马、去也无影无踪,廖化这一别,再见时已到全书一半,刘备兄弟站稳脚跟。廖化引军来降,从此上,跟定关公,破襄阳、取樊城,文能提笔当主簿、武能跃马作先锋。经历过水淹七军的高光时刻,终于、也跟着关公败走麦城。九死一生突围,等来的却是慢条斯理的推脱;廖化,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给救兵磕头下跪、哀痛恳求 —— 三国里有许多的下跪;但这一跪,无关功名利禄,尤其令人动容。多么高贵的卑躬屈膝、多么凛然的苦苦哀求,这是一个中年将领的担当,哪怕蜀中大将如云,廖化始终堪作先锋。4、真正到了 "蜀中无大将" 时,《三国演义》已走过四分之三。关公败亡,廖化便随刘备再战;刘备驾崩,还有诸葛丞相出山。六出祁山,也曾把司马杀得丢盔弃甲;九伐中原,仿佛还是那个跃马而来的少年。他无力改变 "蜀中无大将" 的惨淡,唯一的力气,就是 "廖化再作先锋"。只是凭谁问一句,七十多了,将军老矣,尚能饭否?5、做了一辈子先锋,廖化却不是好战之徒,面对先打哪里的问题,他只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若干年后,当《三国》已接近尾声,当军中传来后方天子投降的音讯,我听闻,他仍守着孤城。廖化老矣,但还能做先锋,只是天下之大,已没有了蜀中。6、耄耋老翁,弥留之际,或许会这样回味一生:我见过黄巾军装神弄鬼,跟过土匪强盗啸聚山林;直到追随蜀汉,才明白乱世里如何栖身。少年的义气,中年的担当,直到老骥伏枥多年,才真正明白那种纯粹、凝结着一生的信仰。7、三国舞台有太多明星,廖化不过是个平凡将领;一如历史长河,你方唱罢我登场,三国也不过一瞬。在这长河里,中华民族自有 "蜀中无大将" 的艰难时刻,但我相信,也从来不乏廖化这样 "甘愿做先锋" 的脊梁。他们不一定成功,甚至不一定正确,但总有不顾一切的力量,与毕生战斗的倔强。当 "廖化作先锋" 重新在耳边回响,我忽然觉得这才是《三国演义》大气磅礴的模样。有少年人风发的意气,有中年人稳重的担当,汇聚一起,就是天下英雄的群像:建功立业,有个更恒久的名字,叫作追寻与守护着信仰。8、演义之外呀,其实还有这么一段,史册里三言两语,记录着被人遗忘的时光。关公败亡,廖化曾被东吴俘虏;但 "身在吴营心在汉",一边装死骗得人们相信,一边带着老母亲日夜不断地向蜀汉潜行,原来他,才是那个 "千里走单骑" 的人。我的脑海里总有这样一幅画面:廖化带着母亲,一步一个脚印:眼前看的是忠义、身上背的是孝顺,还有耳边涛涛的长江流水、和头顶上最亮的星辰。万古江河,唯信仰长存。

      5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想给读了 5 遍的《三国演义》来一个一镜到底。

      他们只是在演义,并不是历史记录片,所以,我下面的写的也别太当真,初中的我也只是拿着按键机玩三国游戏 (真的会有男孩子不喜欢三国吗?) 游戏中,诸葛亮突然死亡,它提醒我历史上这会儿诸葛亮已经去世了,公元 234 年,当时的我震惊了,本来就是游戏,弄的好像真的一样。后来我玩着玩着,那些自己很喜欢的技能英雄,一个一个的去世,我当时还记不住他们的样子,却早记住了他们的生死。我像是阎王爷一样,看着眼前的生死簿,它是我看到他们这璀璨一生的第一眼。 于是我来来回回,看了大概 5 遍《三国演义》,主打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有的书真是看得多了,也就喜欢上了。回头看,或许诸葛亮隆中隐居的生活会更好。可以如果不出山,也只是少了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可他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啊,心中有理想的诸葛亮,心想着匡扶汉室,大展身手,所以他眼中没有所谓的更好,而是我现在刚好。小时候读三国,总觉得诸葛亮没了,三国就没了。也许刘禅本就不喜欢这些政治之事,就喜欢打闹逗蛐。不然后人不会叫他扶不起的阿斗,但那有如何?他必须是一代君王吗?我不理解。我从文字中读到的是独属于他的那份快乐,人们都批判他乐不思蜀,可我还是忍不住放过他。思维以及能力本就是一个人突破圈层需要不断学习的技能。桃园三结义刘关张,死于东吴之路,那句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谢幕。一股悲壮的浪漫气息。可怜的杨修,我很喜欢你,你是一位智者,可是你太过锋芒毕露,那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让我把那篇曹操和你的故事读了好些遍。世人恐怕最后还是会爱上曹老板,尽管他会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是多面性的,他自信、多疑、狠毒、奸诈、爱才还拥有雄才伟略。怎能让人不爱。如果三国也有热搜,我想曹老板会是常年占领榜首。通过歇后语知道的张飞: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在他的暴躁下,有着一点率真的小孩子脾气,倒是有点像隔壁可爱的八戒。“二哥,保重” 真正是铁汉落泪,最动人心,此后真的就和关羽再也没见,成了我心中的意难平。人人都在说貂蝉的美貌,可我却被她的大义给征服。反倒是处处为好的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你的表现真的是让我觉得你有点虚伪了,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样的你。不过呢,对于一些大事判断,也让你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人生导师。…… 人物太多太多了,至于我嘛,我始终只是一个看戏的,就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洛洛历险记》,有时候也不知道是自己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自己。对于三国历史也是,每个人都有传奇时刻,即使兵败也让我印象深刻。益达,如果你要在三国里面选一个人物人格魅力? 我喜欢赵云。 最后,写到 “最后” 这两个字。总能想起曹操目光呆滞看着关羽的人头,往事一幕一幕涌上心头,总给我一种胜过万千惋惜的情愫,眼泪不由自主从脸庞静静地流过,让我难以忘怀。回忆杀。

        1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宁做深山读书人,不做战前拼命将

        有安邦之策,那就直接做安邦之主,像曹操一样,至少能快意三世。如果只是选择打工,那你就是诸葛孔明之智也阻止不了刘备的短见和刘禅的懦弱,一切终是虚妄。躬耕于南阳多好,干嘛和平凡的快乐过不去,非要出来呢?最后祖孙三代都被刘家傻叉行为害死,绝了后,看人老刘家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乐不思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国终结者”之杜预

          -0- “三国终结者” 之杜预《三国演义》前后总共一百二十回,其间英雄辈出,故事恢弘跌宕。而我今天想要介绍的这个人物,声名绝非脍炙人口诸如诸葛武侯、周郎赤壁、武圣关羽…… 但是其在三国历史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看官读者能够耐住性子把《演义》看到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才会遇到这位功名不输诸葛,文才不逊三曹的低调名将大儒,文韬武略堪称 “三国终结者” 的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镇南大将军 —— 杜预。杜预虽然在民间流传中看似低调,但是官方认可度极高,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文武全才。-1- 「文」武全才杜武库首先聊一聊杜预登堂入室的「文」:杜预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都有研究。时人以 “杜武库” 赞其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其中尤以 “《左传》癖” 为最,他所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对后世《左传》研究颇具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除此以外,杜预所撰的《善文》50 卷,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个散文选本。另著有《春秋左氏传音》、《春秋左氏传评》、《春秋示例》、《律本》、《杂律》、《丧服要集》、《女记》、《文集》、《春秋长历》等。唐太宗年间,杜预受追封配享孔子,入文庙。(清雍正二年,诸葛亮受追封进入文庙)-2- 文「武」全才杜将军然后是杜预 “终结三国” 的「武」:虽然《三国演义》中杜预在最后一回才得以出场,随即率军灭吴使三国归于一统。但其实这位杜将军早前也算得上是久经战阵,厚积薄发才有得三国终章的一锤定音,天下归一。杜预先是跟随钟会深度参与了伐灭蜀汉政权的战争,后又经秦凉平乱,再有继羊祜之职任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最显赫的功绩要属他三陈平吴,率精兵袭西陵,破吴名将张政,并以离间计使吴帝孙皓临战易帅,造成吴国西线动荡。最终势如破竹,灭亡孙吴,结束了汉末三国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唐德宗年间,杜预受追封享奠武庙。(同年诸葛亮受追封进入武庙)-3- 文武「全」才由杜翁三国动荡,尔虞我诈,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不得不说,杜预对其自身的保全能力也可算翘楚:杜预出身关中士族京兆杜氏,祖父杜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臣。其父杜恕则常与朝中权臣关系不和,称病隐居。后起用为河东太守,“高平陵之变” 后,被减死发配,卒于章武郡。杜预相比其祖父和父亲近乎迂腐的忠义正直,身处动荡年间,时刻警惕如履薄冰保全自身也不失为一项超乎常人的能耐。首先是他眼光深远的 “站队能力”—— 在曹氏与司马氏之间选择追随司马氏,并与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联姻,由此成为司马昭相府中的重要幕僚。随后是在战场上审时度势、不逞匹夫之勇的判断力 —— 秦凉平乱,及时识破上司石鉴为报私仇,而派其仓促领兵出击送死的阴谋,全陈利弊、拒绝出兵。又借与皇室有联姻关系,在石鉴的多番谋害下仍能保全性命。最惊险的莫过于在波谲云诡的军政变局中险象环生得以身存 —— 杜预当初跟随钟会大举伐蜀,魏军攻灭蜀汉后,钟会联合蜀将姜维谋反,准备杀害同来的魏军将领,以割据益州。在这场变乱中,杜预的许多僚属都遇害,只有他凭借智慧躲过了姜维的 “一计杀三贤”,幸免于难。事后,还因功被增封一千一百五十户。在灭吴功成后,杜预也没有居功自傲而功高震主,受到猜忌和迫害。他继续镇守襄阳,并反对天下安定了就要废弃军备的观点,始终没有放松部队的训练,对于防卫少数民族的袭扰做出了重要举措。他在荆州时还兴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开凿运河,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杜预的政绩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百姓称他为 “杜父”,并歌颂:“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功勇。” 杜预在回赴中央升迁的调任途中逝世,终年六十三岁。司马炎闻讯甚为哀悼,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 “成”。-4- 文武全「才」惟杜氏杜预还有一处显赫的当世之才:注解《晋律》—— 杜预曾受命参与法律的制定。这部《晋律》,上承《汉律》,下启《唐律》,对后世的封建法律有很大的影响。在修注过程中,《晋律》的所有注解都是由杜预完成的。依据杜预的主张,对汉魏旧律大刀阔斧地进行剪裁,使篇章设置更加合理,法律条文简要得体。《晋律》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纳礼入律,礼律并重,实曰轻平,称为简易”,是我国古代法律编纂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具影响的一部法典,乃至隋唐的法律都无不打上它的烙印。最后再赘述一句杜氏的后世之才 —— 杜预的三子杜耽、四子杜尹,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牧的先祖。-5- 后记三国纷争,世事纷乱,有人在时代的浪巅英姿卓绝、熠熠生辉;同时也有人在奔涌的波涛下,潜心为身处的时代做出注解与终结,静水流深、力势千钧 —— 时代与个人,终是互为伯乐,彼此成就的。2021.07.21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组织架构看三国

            从组织架构看三国,以蜀国为例,诸葛亮一生事事亲力亲为,放不开手脚,以至于培养接班人上后继无人,而像如此放不开手脚的领袖型人才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整个组织的内卷化而坍缩。因事聘人设岗或设岗聘人做事,这两者之前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本质上的差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温经典,享受经典

                说是重温,但其实通读原著还是第一次。所谓重温,是指小时候看的 94 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那时父亲喜欢等在电视前观看,我就伴着父亲的讲解,跟着偶尔看两集,最深的印象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次重温,由头是得到上新了《潇水讲透三国演义》的课程,拿下后,发现自己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故事并不熟悉。于是又拿下了少年得到里面《李鹏飞讲三国演义》的课程,200 讲,带着读者逐个章节品读。于是乎,这几个月里,每天先看电子书原著,然后收听对应章节的李鹏飞老师的课程,再打开 B 站,重温 94 版经典电视剧,最后听潇水老师对三国演义的解读,完成了一个 “三国闭环”。原汁原味的小说演义,李鹏飞老师的讲述与背后文化历史挖掘,电视剧中的经典还原与绝妙改编,潇水老师对三国宇宙的串联与解读,这些加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我这几个月的文化生活,真是一种难得的爽快与享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众多且十分生动形象,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打动了我,我非常喜欢张飞,他高八尺,豹子头,圆眼睛,满腮钢须,他的声音亮如洪钟,威势如奔马,书中描述张飞曾在战场上大吼一声,震倒敌方一员武将,这可见张飞的勇猛。除了武将张飞外,我也很喜欢关羽,他九尺高,丹凤眼,两条卧蚕眉,胸前长须飘飘,印象最深是他的一张红脸,就像红枣一样。据说关羽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红脸,有一次他受了箭伤,华陀为动手术他刮骨疗伤,他一边下旗,一边疗伤,直至最后手术全部做完,由于古代麻醉技术不好,关羽忍痛绷脸时间太长,从此就变成了红脸。张飞关羽我喜欢,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又叫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手执羽扇,飘飘然,有如神仙下凡般,他足智多谋,是智慧的化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大名著,久负盛名。整本书流动的是战略规划和构想,权谋和计策,复杂的人性,以及各种各样的感情。很难用一两句话评价,这里有智慧也有温情。如果能加在一些相关的地形地理图,还有行军规划图还有各种剧情的更深入的解读就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85 个小时读完,用了一个月两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说终于是因为对我来说头一次看这种 62 万字大部头文言文。但还有点恋恋不舍,想读完,又不想结束,又对其他的历史很感兴趣,想要了解。总是,读这本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特别值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浪淘尽英雄

                        一段诸侯分裂时间长达近 100 年的历史,荡气回肠,诸多人物足能见封建时期诸人相,令人回味无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战争居多,权谋次之

                          虽然不符合马克思的人民阶级立场,偏向于英雄主义,董卓的天下事在我,还是很霸道描写战争与军事场面居多,权谋之术次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兔年至今读完四大名著的红楼,西游,三国,在龙年之前愿能读完水浒,也算作为我一个进入不惑之年,而又时刻感到世间变化惶恐之人的一点点慰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三国演义 如吟美酒 感慨万千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著绝对比电视剧精彩。

                                最大感受就是:名将大都死于不听劝。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原来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结果被司马家篡位,就和原来曹阿瞒篡汉室江山一样,风水轮流转,真是苍天饶过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小说

                                  小时候听三国评书,简直荡气回肠。尤其对蜀汉君臣格外喜欢,觉得蜀汉君臣每个人都大义凛然。然而现在人到中年在读三国,书中有太多装神弄鬼的内容,小时觉得新奇,现在觉得好笑,旁门左道以前觉得新奇,现在看有点无聊。蜀汉君臣也不那么光彩夺目,张飞很多做法,让人感觉脑子有病。刘背有点伪君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操闻报大惊曰:“兖州有失,使吾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 郭嘉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 操然之,即时答书与刘备,拔寨退兵。且说来使回徐州,入城见陶谦,呈上书札,言曹兵已退。谦大喜,差人请孔融、田楷、云长、子龙等赴城大会。饮宴既毕,谦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 玄德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 糜竺曰:“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 玄德曰:“此事决不敢应命。” 陈登曰:“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故事

                                      最后留下的都是失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浪花淘尽英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性格心理学的鼻祖级教材,三国演义虽然不是正史,但是当历史上的一部文学作品足够优秀的时候,他内部所蕴含的精华是足以穿透历史沉淀成为我们的文化之一,在三国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死法,心眼太小可以看看周郎的下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段位不甚了解还喜欢到处去张扬的话我们就可以看看零陵上将邢道荣的下场。为什么要读这些经典,因为一部好的经典可以随着我们的阅历不断的增长而给我们新的智慧和启发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