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6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文视角看待金融世界

    重点整理:1. 看问题,角度固然重要,角度背后的逻辑更重要 2. 故事可以骗到人,不一定是故事本身讲得好,而是故事契合了听故事的人的心理预期或心理偏好 3. 事实是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知道的,不管人类的智商有多高 4. 有哲学功底的人,很少会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事物,而是会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5. 科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历史是观念的产物。您现在看到的和听到的历史,是被 “还原” 和 “解释” 过的 6. 利率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受制于资本流动的开放体系,欧日的负利率不仅 “能” 影响美国,还能 “很显著” 地影响美国 7. 零 / 负利率其实是一项 “披着货币政策外衣的社会政策”,这就是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姿势 8. 货币政策不再是央行经济学家、基金经理的专用词汇,它变成了空气和水。作为鱼的您,要开始学会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关心水质,从今以后,我们也需要像关心财政、税、保、费一样关注它 9. 政治立场的界限开始模糊,所有的理念都越来越极端,为了修正 “不平等”,却要通过惩罚性的平等来实现 10. 聪明地跨市场、跨资产类别、跨币种、跨所有能跨的,把风险摊得越薄越好。同时用扎实的金融知识。比如衍生品来管理风险。悲观虽是空,但在简单粗暴比多金的时代过去后,也许我们终于迎来了 “知识越多,机会越多”、脚踏实地的时代 11. 总有人要为错误付出代价。别人的代价,就是我的溢价 12. 钱的跨境流动,对胖子(发达国家)和瘦子(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力度是不一样的:胖子岿然不动,瘦子易垮,但瘦子实在打不过胖子,也只能默默承受。尽管如此,但只要道岔不扳,大方向依然不变 13. 房子是用来住的,我坚决同意。如果是用来住的,理论上不用观望,什么时候买都是最好的时候,前提是您不用借钱买。所以这句话只适用于付现金的土豪,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用在自己身上也挺合适 14. 日布斯基:语言不等于它代表之物。但人类,总是用 “简化” 和 “抽象” 来认识世界 15. 阿兰・德波顿: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16. 本・斯泰尔:世界上有两个东西,价值跟供需没太大关系,更多被用于金融和政治工具,一个是石油,一个是黄金。而在背后撑美元的,不是石油,也不是黄金,而是世界上最深、最有流动性、最透明的美债 17. 立场要有,但实践时最好精神分裂。决策应该是不同理论、不同原则合力作用的结果。如果一根筋,或只用单一原则判断,政策一定会走偏 18. 别难过,其实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 “公平” 19. 什么叫有三观?意思是有一个中心、一套核心哲学,可以向自己解释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 20. 今天,所有人都知道黄金≠货币。这是共识 21. 共识会变,但是一个新共识形成的过程,是不变的 22. 最高境界,永远不是 “能用”,而是 “还在用” 23.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性优先 24. 不强迫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是引导别人自愿地说出该说的话,这就是反诘法,或者叫作精神 “助产术” 25. 靠报纸上的新闻来做交易决策,就像盯着后视镜开车,对前方路况的辨认没有任何帮助。原来自己一直都在用噪音勾画未来 26. 这是一个 “噪音” 比 “信号” 增长更快的时代,有数据显示,80% 的新闻和 90% 的朋友圈消息都是 “噪音” 27.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气韵,也有它要解决的主题;每个时代都脱离不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生活在具体情境中,入戏太深,碰到噪音,困惑不断,绝望与希望交织,但仍然在重复既往的故事 28. 三个臭皮匠,其实不如半个诸葛亮,集体容易非理性 28. 所有的 “金融创新”,无非就是两件事:证券化:找到一种把原来不能卖的东西卖掉的方法加杠杆:找到一种让原来不能长大的东西长大的方法 29. 刘慈欣:看来在金融行业中,附加值越高的领域,就越需要以人为本的服务,就越不容易被机器和新业态取代;而路演、配售、做市商这些标准化工种,被取代则是不可避免的

      8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想问问佛,生于人间,何罪之有?佛说:无罪岂会生于人间。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信息和服务业、关键制造业滑落他国、尖端科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代表大众利益的人不知所云、大众自己批判思维退化,辨别真伪不再重要,感觉良好即为真…… 的时候,它便在不知不觉中退回迷信和黑暗。…… 人人庆祝无知(celebration of ignorance)。认知的 bug 会让我们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飞蛾扑火。翻翻历史,随处可见。这个时代的人们,情绪按键人手一个,没有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情绪可能一触即发。只要那个 "合适的人" 或者 "合适的情绪" 出现,不管他是普通人还是疯子,我们遂集体失智,无问对错 —— 不管是在市场上、议会里、街头巷尾,还是广场上。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金融背后是人性

        是罗老师介绍加入城邦的肖小跑才知道他,能看得出虽然年轻,但在金融上见多识广、有自己的见解。从人文、哲学和文学角度来看金融世界,很少看到这种主题的书,挺新奇的。另外作者的视野宽广、笔触灵动,才华跃然纸上。但不知是因为写不深还是担心读者看不懂,落笔总感觉有点跳跃,没说的很明白深入就结束了。不过对于金融世界的复杂多变与天地不仁,还是写的很传神。不知作者是否考虑以写小说的形式来记叙,非常期待。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超级好的一本书

          作用用文科生思维解释理科的知识,文笔也好,故事有趣,最奇妙的是里面的比喻,各种信手拈来,具有很强的洞察力 只有对市场具有很深洞察力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仅仅从文字功力就能看出作者的境界,强烈推荐,你可以读一章试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跳跃性太大,逻辑不通!

            浅显的经济学是完全可以被读者接受的,非要把文学历史和金融硬拉扯到一起,还用种笃定的自信去陈述,言之凿凿。这种叙事风格压迫感过强,说理部分也有失偏颇。更为明显的是,作者没有顾忌读者的感受,有些跳跃的部分没有过渡和解释。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的知识储备正好匹配,这本书的内容会让你不断的有小爽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文视角下的金融

                看完本书后,我感觉豆瓣上的 6.1 分并不公允。本书其实具备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也接中国的地气,每一篇的内容都言之有物。 评分过低的原因,可能是作者肖小跑的铺垫上过于文艺,导致有经验的读者觉得不过瘾,入门读者又可能觉得懵圈。尤其是在大部分的读者已经习惯了直接给出问题过程理由答案…… 的套路模式下,肖小跑的婉转迂回,可能就对不上速食型读者的脾胃了😂。看问题,角度固然重要,角度背后的逻辑更重要。故事可以骗到人,不一定是故事本身讲得好,而是故事契合了听故事的人的心理预期或心理偏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散文金融学读物

                  小跑同学言语幽默,书中通过一个个的鲜活场景,穿越时代 “对话” 了诸多大佬。读完本书对金融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什么是金融创新:(1)找到一种把原来不能卖的东西卖掉的方法,又叫作 “证券化”;(2)找到一种让原来不能长大的东西长大的方法,又叫作 “加杠杆”。再比如,对区块链的评价:任何一项新技术,刚出现时人们总会对其寄予高期望,相信它能解决很多问题,包括不是问题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未来的想象力

                    本书评分要超过五星。它让我产生了看到珍宝不希望任何人知道的自私感,作为金融同业者,最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读之亲切的金融内幕和隐性知识(根据笔记划线,发现阅读的人大多不是同行,因为真正的珠玉并没有画出来),而是涵盖哲学、文学、社会学等的宏阔想象,酣畅之极,这样的人在未来有无限可能性。科技改变世界,但核心逻辑不变,信息高效、精准的传达,以及更大规模的协作,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出现是裹挟大众参与技术制定的标准,在更高效、更方便面前,我们没有抵抗之力,就这么投身进信息洪流中,那么谁能为社会秩序的构建添砖加瓦,谁就会创造巨大价值。归根结底就是:制定规则的能力,以及,营造场景的想象力。推荐逐字阅读。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金融书籍

                      过于文艺化,以至于想透露出来的金融的知识点很分散,增加了我的认知成本,需要我阅读时候不断总结。看完我其实不太能知道核心点是什么。应该是我的思维不太适合这种叙述方式,如果有哪位有总结核心点的欢迎分享,谢谢。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羊群的共识》

                        这本书用生动的故事、活泼的语言和调侃的笔调,从历史、哲学和文学的角度诠释了一个个深奥难懂的金融与经济学现象、概念和原理,仿佛带领读者在金融世界进行纵贯古今、横跨世界的穿越旅行,读来趣味盎然,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看清金融的本质。即使你没上过 “经济学 101” 课程,也没读过《金融基础知识》,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成为自己的金融顾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问题,角度背后的逻辑更重要

                          📖书名:羊群的共识:人文视角下的金融真相️作者:肖小跑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小跑的这本书用生动的故事、活泼的语言和调侃的笔调,从历史、哲学和文学的角度诠释了一个个深奥难懂的金融与经济学现象、概念和原理,仿佛带领读者在金融世界进行纵贯古今、横跨世界的穿越旅行,读来趣味盎然,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看清金融的本质。”(转自推荐序)这本书的底层逻辑是:比答案更有用的是逻辑和思考方法。它们就是布尔玛的龙珠雷达,能帮您在一片噪音中定位,给您理性的工具,增加您得出正确答案的概率。比答案更重要的,是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是对还是错。🌟 逻辑视角。看问题,角度固然重要,角度背后的逻辑更重要。故事可以骗到人,不一定是故事本身讲得好,而是故事契合了听故事的人的心理预期或心理偏好。🌟 听众视角。事实上,思想者并不传授知识,只是展示他的思想。能不能接受、感悟思想者的思想,共享思想的盛宴,全在于读者、听众自身,与思想者无关。故事与听众发生了错位,故事再完美也没有效果。🌟毛毛虫视角。这条毛毛虫,也在我的脑子里。因为我按自己的 “三观” 赋予它意义: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要听的,理解自己能理解的。其他人大致也一样。大脑里的 “毛毛虫”,作用于各自的行动,生成了一个混乱的世界。🌟人的视角。这个时候如果向文史哲求救,大概率能解决问题。因为在这里,您才能再次看到 “人”:人的情绪,人的荒诞,人的大举动、小动作。这里才有世界运行的最本质的规律。🌟人文视角。社会科学的特点就是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看:您可以从法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每个视角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真相。社会类科学,包括金融,其实大家拼的是 “逻辑”,而不是 “事实”。因为 “事实” 是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知道的,不管人类的智商有多高。🌟哲学视角。哲学是 “讲道理” 的学科。讲什么道理?大道理,解释终极问题的大道理。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古希腊统称的 “哲学” 概念,其实包含了所有学科,只不过当其他学科有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论之后,就会自己分离出去。所以最后留给哲学的就是其他所有学科都没法解决的问题。您可能也有感觉:哲学家好像总是有理。因为哲学的杀手锏是逻辑,哲学家靠逻辑和讲道理来打动人。哲学在当下能赋予您的最大技能,就是怀疑能力:能对原来习以为常的一切概念进行怀疑 —— 怀疑世界、怀疑专家、怀疑您自己。🌟历史视角。这是因为大家在看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 “人” 的因素 —— 人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秦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大概率因果” 只会在历史的一个阶段起作用,近乎 “必然” 的东西通常只在短时段发生。因果链一旦延长,就没有大概率可言。长时段的历史在本质上,就是 “测不准” 的。您的人生、国家的命运都是如此。🌟文学视角。文学的作用不仅仅是修身养性,它比您想象中的更有用。所谓 “读书得间”,文学能帮助您读出这个世界上的 “空隙”。我常会在脑海里玩一个小游戏:把市场的情绪和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配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场景,其实和市场上发生的 “极值” 情景很类似:文学能把真实世界中人类制造 “戏剧化” 的基因挑逗出来。它会告诉您什么是真正的人性。比如张爱玲。张爱玲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她能写出人世间各种语焉不详的尴尬。她有一篇小说叫《连环套》,女主角叫霓喜,是一个执迷不悟、看得破忍不过、拿不起放不下、总是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的人物。🌟AI 视角。李开复说,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取代一半人类的工作,特别是 “重复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数字、思考时间不超过 30 秒的工作”。但是 AI 没有情感、没有情怀、不懂美、无法理解抽象事物、不能跟人一样 “举一反三”、不能跨领域交叉思考。🌟人间视角。人间很值得,只要您能登高极目、坐怀不乱、深思熟虑地画好设计图,然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容不迫地盖一幢牢固的房子。🌟 位置视角。这就是您和我正在亲历的历史,“旧剧落幕” 和 “新剧开播” 同时发生,中间插播着让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和灾难 —— 这对于所有人的认知都是一场大考。人类最深的恐惧是 “失去位置感”—— 不识来途,不知未来。在这场大型考试中,“历史感” 是您和我能抓住的最坚韧绳索。它可以帮我们追踪脉络,看到正在发生之事的前生后世,让我们的判断有后盾、有参照。让我们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能往何处去。🌟 “不确定性” 视角。不确定性,是 “未知的未知(the unknown unknown)”—— 一个按现有信息和认知察觉不到它发生的可能性,但又真实存在的未来。没人能为白马骑士的到来给出一个合理的发生概率,“他的到来” 造成的后果也无法测量。任何关于 “他” 的思考,统统没有意义,因为没人知道 “他” 到底是什么。比如《切尔诺贝利》里,最恐怖的感觉不是核泄露那一刹那(风险);而是您意识到核辐射的影响无法被预知的那一刻。会扩散多远、多久、多深?明天会不会到来?人的生命会以何种恐怖的方式结束?统统未知。我们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一旦白马骑士真的来了,将改变一切 “原计划”。🌟离开 “惯性视角”。在一个不确定性四处游荡的混沌体系中,完全依赖 “过去” 和 “历史” 能给您带来的唯一东西就是 “惯性”。惯性不会持久,它是海市蜃楼。它也许能给您点燃几个小火花,但不会超过几秒钟,它永远不会给你那个 “答案”,因为答案并不存在。🌟三观视角。人要有三观。什么叫有三观?意思是有一个中心、一套核心哲学,可以向自己解释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您要像一个贝壳,含颗沙子进去,经过五脏六腑的打磨,然后吐出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变成了您看世界的隐形眼镜,您用它对世界做判断。🌟三体时代的蜜蜂视角。小蜜蜂需要时间 —— 不是凛冬将至时,而是在烈日当头的某个夏日,就精准 “预测” 到:今日此时,备冬开始。精准预测?要知道天气预报这件事连卫星都很难完全测准,这小东西怎么做到的?答案是:紧紧盯住相关性。只要找到那个和冬天直接相关的东西即可。🌟权威视角。(1)权威,就是他能改你的,你没资格改他的;(2)随便就能改的东西,很难被人尊重;(3)不被人尊重的,就不是权威的。🌟 奥卡姆的剃刀视角。找出那条最简单的故事线。这就是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性优先。当 N 个假说都为解释同一件事而存在时,总是简单的那个最有用。那些叠加出来的概念,对达成共识、完成目的并没有帮助。明智的做法就是用剃刀全除掉。🌟罗生门视角。除非自己亲身经历,否则读到和听到的,永远不是事实。只要信息不对称,罗生门就难以避免。每一个 “转述” 都有添加物:转述人的感情色彩和目的。武士、媳妇、强盗,所有观点皆可容纳,这跟真相无关,市场这架机器就是这么运转的:观点越多样,多方意见越不统一,市场就越活跃,不会变成死水一潭。只要世界上还有武士、媳妇和强盗,就存在着不同的分析框架和对真实价值的不同判断。因为真相和未来的价值,人永远没办法证明。判断不同,估价不同,预期不同,才有买有卖,才有波动,才是正常的市场。🌟“共振” 时代的 “共识” 视角。人性中有两个根本驱动 —— 希望和恐惧(hopes and fears),大部分时候以 “无意识” 的形式存在,您自己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到有一天,您看到 “一些东西”,恐惧就像擦火柴一样被点燃。这个 “共振” 的时代,无数节点呼应,节点之间根本不用认识对方,只要形成共识就可以行动,比如全民翻白眼。而脸书是不是无辜已经不重要,和拉着木偶线的资本相比,它只是个新工具。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气韵,也有它要解决的主题;每个时代都脱离不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生活在具体情境中,入戏太深,碰到噪音,困惑不断,绝望与希望交织,但仍然在重复既往的故事。🌟羊群视角。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羊群的共识:羊,是一种 “眼睛余光从不离同伴” 的动物。一只羊,对羊群里其他羊的情绪和行动,敏感度惊人。它的情绪和行动完全取决于其他羊。社会学中有个词,叫 “他相关性行为”(other-regarding behavior),能够解释羊的行为。它们在一起的目的不是要 “协同” 去做一件事情,如狼群;而仅仅是因为不在一起,不盯着其他羊的情绪,羊就会焦虑。🌟书的视角。因为书能让人思考,思考令人不愉快。逃避思考,才能得到平和与安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文视角下的金融运作逻辑和群体共识

                            集中隔离期间完全看完的一本书,因为有趣。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但不影响理解。我是当一个喜剧风格脑洞清奇的宇宙剧本杀看完的,同时感觉上了一堂认知训练课。觉得无聊时应该多读几遍,好修成那种游戏人间又五毒不染身的超然心性,超然于羊性的羊性,点石成金的心法眼光。利益和风险,希望 (或者欲望) 和恐惧,惯性和 Meme 规范性力量,这些东西萦绕人性挥之不去,只要羊还是羊。凡是故事都有形状,凡是信息都有噪音,凡是人心,都有波澜,凡是色都是空,凡是空都是色,凡是变化背后,还是变化。很多事情一 ' 严肃 '(认死 ' 理') 就输了,但又不能不严肃 (做事认真)。道理是核,人性是波,价格是末端。不要只盯着因果,眼前因果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能面目全非。不要只盯着同伴羊。读一遍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如戏,人生如梦,看小说要看山是山同时看山不是山,玩游戏要入戏而又保持知觉在游戏的正念正见,提炼常识建立原则,生而为羊就要有为羊的觉悟和超越,对分别心的虚妄分别,看到此亦如是。保持开放心态又保持定见很难,还需要两套框架,世界运行的框架,希望和恐惧的人性框架,但感觉这也是只能无限渐近的更难。愿在羊群里做一只不一样的羊。愿看清楚色空虚妄,还依然热爱知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的书,甭管是什么类型的,在阅读的时候会引导你去思考,带给你全新的认识,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让你边学金融边进行人生思考的书。很喜欢肖小跑的书,跟香帅的金融江湖有点类似,但又是两种风格,香帅的是柔情感性的江湖,肖小跑的是哲学理性的江湖。文章风趣幽默,如果是金融相关人士阅读估计会当成喜剧书来看吧。作者文字功底十分强大,古今中外典故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很多故事都有着很高的战略高度。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书中很多内容需要扎实的金融功底才能读懂。希望有一天我能完全读懂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羊群的共识》书评

                                读完《羊群的共识》这本书,写篇书评感谢小跑,既然是书评,有两个目的,第一,您读了我的书评,能勾引您赶紧翻开电子书,第二,您读了我的书评,不能所有信息都知晓,我得是那鱼饵,且不能剧透。小跑是个奇人,不知在峨眉山修炼了多少年,才有此奇笔,令人瞠目。搞金融的,应是华尔街标准样貌,但小跑是个异类,他总能从文史哲中调出那些有的没的,热热乎乎的凑到你的胸前,让你过瘾,让你透彻。当然,我们知道,金融哪有那么简单,看看香帅老师的发色就知道了,光是听完那三百多讲的金融学课,我们就已经脱发了。对我们这些门外汉,小跑是仁慈的,史为鉴,哲为矛,文为泉。用人文视角看金融,小跑说,这是理解金融的正确姿势,我觉得,用文史哲,不仅能理解金融,更能理解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推荐小跑这本书,祝你翻开之后,得到属于你的金融,得到属于你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韭菜养成记

                                  又是个被工作严重耽误的文艺青年,可以凭文笔非要玩专业,视角很开阔,观点很清晰,类比很跳跃,诗歌很魔性。利率无从理解,货币 “洪水” 滔天,“价值投资” 退位,加速变化的时代,恐惧将始终紧系 “失控”。前方有无数 “盲盒” 等待拆解,体系应该让位网络。羊毛始终要被剪,周期一定会到来,这是 “共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喻奇妙、生动的金融脑洞

                                    作者功底深厚、视野宽广,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示自己的思想。如文所述:真理,或者答案,就像七龙珠召唤的神龙。它不是您的宠物,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您要翻山越岭去寻找。比答案更有用的是逻辑和思考方法。它们就是布尔玛的龙珠雷达,能帮您在一片噪音中定位,给您理性的工具,增加您得出正确答案的概率。比答案更重要的,是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是对还是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就像一群羊,眼睛余光从不离同伴,

                                        在金融领域里,可以把全世界资产看成一个蛋糕:蛋糕胚是利率和汇率,奶油是股票,再裱花上另类资产:大宗商品、房地产、比特币。这只美美的蛋糕被摔在地上时,并不会从蛋糕胚、到奶油、再到裱花有序坍塌,而是直接烂成一滩泥。您永远不知道它为什么,什么时候,会从谁手里掉下来。"世界既不是沒有理性,也不是毫无理性,只是毫无理由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听庖丁,说解牛~

                                          警告!小跑老师的这本书其实非常不适合金融小白阅读。因为这本书,就像是庖丁在解牛时对着周围的吃瓜群众谈笑风生…… 外行呢就只能看看热闹,自已首先要得是个厨子,才能理解个中真味。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融知识积累,并亲身下场进行过个人投资实践,那书中随处可见的智慧闪光确实能让你时不时地会心一笑~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