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婚姻也需要断舍离

    1. 有句话叫 “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2. 婚姻对于每个将要走进去的人,都是神圣的。但进去之后,就不一定了。 3. 进入婚姻之前,百般讨好,只看得见好,不愿相信糟。一方面,人都会掩饰自己的不好,另一方面,不天天生活在一起,难以看清一个人真正的样子。所以,千万不要草率。 4. 婚姻是让两个人都过得舒服。要 “迷信” 一点,对哪怕一点点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苗头,都要仔细审视。不要用对日后的幻想,来麻痹自己,自我安慰。认真想想,这是不是你婚后不能接受的一点。不要想着 “我能忍”。一次能忍,两次呢?天天如此呢? 5. 不要想着 “他会天天捧着我”。尊重是互相的。“被捧着” 不是 “作” 的理由。有人捧着,当然好。但他捧累了,也让他休息休息。他的生活中不只有你需要捧,还有工作,还有 Ta 的家人。 6.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单亲家庭、妈宝男女,婆媳关系,都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婚姻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 “我什么都不管,都交给 ta” 式和甩手掌柜就没问题。婚姻不只需要善意,更需要理智。 7. 以上所涉及的鲜活案例,书中有很多。不仅有律师角度的专业分析,也有心理学角度的深入思考,帮你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此处推荐武志红、陈海贤老师的心理学课。会让你的亲密关系,更加亲密。) 8. 如果你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这本书可以帮你理理头绪。如果你正准备进入、或再次进入婚姻的大门,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指引,帮你少走一些弯路。 生活还要继续,没有过不去的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婚姻的样子

      看完本书,感觉自己被这些失败的婚姻刷新了三观,我觉得无论是婚姻还是做事,失败是概率性的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就是我处理不好,或是失败的经历。但是,我想每个人都应该保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人性品格,我很认同的一种处理不幸福的婚姻的方式,“做不成夫妻可以做朋友,无法成为好的伴侣,依然可以成为好的父母”。人生的旅途中太多的事情是无法掌控的,但,有一件事是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包容、理解他人,真诚待人就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法律和心理学双重角度来看待婚姻

        虽然现在已经是民法典时代了,里面的法条已失效,但法条精神是一致的。篇幅不长,值得看一遍。作为法律人,心理学上的动物暴力基因和隔代卷入让我眼前一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刷新了我对是非观

          曾一度认为婚姻中一定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施害者,才会产生不幸的婚姻。可这本书告诉我,婚姻中所有的家人包括父母、配偶、孩子都有可能是施害者,也都可能是受害者。在一场雪崩里,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每读到 — 婆媳矛盾、家庭暴力、背叛、被骗、喜当爹 — 都是满满不信任和完全的不爱,或不懂爱。以前我可能会愤怒💢谴责和唾弃,但现在我却感到非常的怜悯。因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真的不知道。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常见的家庭危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管是案例还是关于对当事人的心理分析,都是蛮不错的,本身是在民法典走过来的,没想到恋爱容易婚姻难,哪是两个人过日子啊,还有两个家庭当出现家暴和出轨的时候,离开吧,门当户对还是有道理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