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思维导图发明者本人的传道
这本书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思维导图:第一,什么是思维导图;第二,如何绘制一张思维导图;第三,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第四,当下流行的思维导图是否真的有效,还是仅仅借用了其名;第五,在人工智能时代,思维导图能发挥什么作用,或者它与人工智能之间能产生怎样的碰撞。关于什么是思维导图,书中详细讲解了思维导图的几个核心元素。首先,思维导图必须有一个中心主题,因为它模拟的是大脑的思维过程,即发散式的脑神经结构,类似于树状向外扩展的模式。因此,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将中心主题写在横放的 A4 纸的中央,然后向外延伸。其次,思维导图需要使用颜色,至少三种以上,以区分不同的分支。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类大脑对颜色有特殊的认知能力,不同的颜色能对应不同的场景,从而加深我们对主题的理解。最后,每个主题应该用单词而非短语来表达,因为单词是经过提炼后的关键点。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寻找单词的过程中完成对主题的思考和提炼,还能使思维导图更加简洁明了。而且,当我们再次回想起某个单词时,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关联想法。此外,思维导图还有一些其他特征需要注意:首先,关键词应使用大写字母(英语类);其次,各关键点之间的连接应使用曲线而非直线,因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并非直线式的。这些特征构成了思维导图的基本书写规则。遵循这些规则,我们就能绘制出符合思维导图标准的作品。那么,思维导图具体有哪些用途呢?作者列举了几个主要功能:首先,它可以用于记忆。历史上,有一种经典且高效的记忆方法叫做 “宫殿记忆法”,即将知识点转化为关键信息,并储存在脑海中的 “记忆宫殿” 的各个角落。思维导图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结合脑神经科学研究发展而来的一种记忆方式。其次,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创作。当你确定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后,将其具象化地绘制在白纸中央,然后逐级向下延伸,就能激发出一系列新的想法和创意。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考。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创意,还能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当你把整件事的优劣势都清晰地呈现在纸上时,就能通过直观的画面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书中还详细列举了思维导图的其他应用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特别提到,当下流行的一些图表,如蜘蛛图、鱼骨图等,虽然具备一些关键点的记录功能,但并非真正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模拟大脑的思维过程,即以一个中心点向外发散的过程。这些图表只是具备了其中的部分功能。如果能将这些特定功能的构图工具进一步提炼成思维导图,将会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过程。在 AI 时代,思维导图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或者说思维导图能为 AI 带来什么?作者与众多 AI 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提出,或许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思考思维导图能为人工智能提供什么。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基于数学模型和大数据。如果能让人工智能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或者说按照人类思考的方式来提炼出思维导图,那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那么,这样一个大模型,是否可以在思维链的深化和模拟人脑活动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呢?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畅想的课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由思维导图的创作者撰写,从它的诞生、结构、用法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是一本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好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8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精华部分进入你大脑的每一条信息 - 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是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球体表现出来,从这个中心球体可以放射出几十、几百、几千、几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联想,每个联想都有其自身无限多的连接及联系。你已经使用到的这些联系,可以被认为是你的记忆,你的数据库,或是你的图书馆。当你阅读这些词汇的时候,你可能始终会坚信不疑,即包含在思维之中并阅读着这些东西的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它比这个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计算机分析、储存能力加起来还要出色。你重复思维模式或图谱的次数越多,对他们造成的阻力就越小。因此,重复本身就增大了自我重复的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思维事件” 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该发现与常见的误解相矛盾,传统的看法认为,给人们的教育越多,他们彼此相似的程度就越高,发散性思维却显示,情况刚好相反:给人们的教育越多,他们巨大的、不断增长的联想网络就越与众不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思维导图的创造者东尼・博赞所著,算是正本清源的原著,虽然书很薄。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1. 思维导图的原理:大脑喜欢图像化 2. 思维导图如何画:多颜色 + 多线条 + 配图 3.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作者强调,思维导图一定要画得越精彩越好、大脑越容易记忆。所以,思维导图更像是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幅流程图 —— 是的,作者管很多框架图叫做流程图。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社会节奏如此之快的现代人,真的没有时间去研究怎么把一幅图化成一幅艺术品。对我而已,能把逻辑梳理清楚帮助自己记忆,就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