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未见过世界上出现像中国崛起这样造成全球力量平衡发生如此快速的结构性变化。如果美国是一家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它占据了全球经济市场的 50%。到 1980 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 22%。而中国连续 30 年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使美国在全球经济市场中的份额减少到了现在的 16%。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继续发展,在未来 30 年内美国占全球经济产出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到 11%。同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从 1980 年的 2% 上升到 2016 年的 18%,并将在 2040 年达到 30%。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逐步使之成为一个令人畏惧的政治和军事竞争者。在冷战期间,随着美国对苏联挑衅的反应愈发迟钝和笨拙,五角大楼曾有此言论:“如果我们面对一个真正的敌人,我们将深陷巨大的困境之中。” 中国正是这样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潜在敌人。中美两国陷入战争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为这显然并非明智之举。然而,回顾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百年历程,历史证明人类会变得愚钝。当我们说战争 “不可想象” 时,这是一句关于这个世界上可能发生之事的陈述,还是仅仅是我们有限的思维能构想出来的事物呢?就目前来看,关于全球秩序的决定性问题是中国和美国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以往多数符合这一范式的竞争大多以悲剧收尾。在过去的 500 年中,有 16 个大国崛起并威胁取代现有守成国的案例,其中有 12 次导致了战争。幸免于战争的 4 个案例则只是因为挑战者和被挑战者都在行动和态度上作出了巨大且痛苦的调整。中美两国同样可以避免战争,但前提是这两个国家能够接受以下困难的现实。首先,就目前的态势而言,美国和中国在未来发生战争不仅是有可能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比目前所认识到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就以往历史经验而言,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比不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低估战争发生的危险反而会增加战争发生的风险。其次,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历史表明,主要的守成国可以在不引发战争的前提下,管理与对手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与那些威胁到自身地位的对手的关系。这些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为当今政治家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正如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所言,只有那些没有学习历史的人才会被谴责重蹈覆辙。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疫情前(美)学界论中美关系

      这是本很著名的书,作者是基辛格的学生,尤其是现在疫情之下,中美冲突越来越严重。推荐阅读第 6 章关于中国领导人的评价,中国领导阶层对目标使命是明确的和清醒的。从这本书也看出美国精英阶层的焦虑,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对有千年史观的中国人来说,就是个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历史自然规律,王朝的更替都是自身的自然规律,从中国人的史观来看,中国本朝建立 70 年正是朝气蓬勃的康乾盛世,而美国建国 244 年开始日薄西山,国运所在,不可避免。百年前的清朝重臣也都是人精,但他们信息资讯不足,我们现在嘲笑他们,但现在美国人又有多少人深入了解中国呢?本书作者应该算华盛顿的顶层精英,但全书对中国很多偏见,应该是骨子里的高傲感做祟吧,当年清大人不也是死在高傲上吗?反而是国人被重锤百年后,战战兢兢,仰视洋大人惯了,加强自信是应该补的课。应该说 913 打破了一个神话,但这次 2020 疫情打破了相反的神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注定一战》:当“修昔底德陷阱”遇上特朗普的关税战

        本周最火的话题无疑是关税战。为了 “证明” 自己亲历了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网友们脑洞大开:AI 生成的梗图满天飞,甚至还有人开始设计 “纪念周边” 自娱自乐。不过,玩归玩,闹归闹,特朗普他老人家可不跟你开玩笑。最近一周的局势让我不由得想起格雷厄姆・艾利森那本著名的《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以下简称《注定一战》)。这场被戏称为 “贸易战 2.0” 的博弈,仿佛是书中 “修昔底德陷阱” 的现实上演 —— 一个崛起大国与守成霸主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在关税数字的狂飙中折射出令人不安的历史回响。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帮我们理解当下,还探讨了如何避免重蹈悲剧覆辙。今天,我们就结合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政策及其影响,聊聊《注定一战》的核心洞见,以及它对中美关系的启示。
        《注定一战》说了什么? 《注定一战》的核心概念是 “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曾观察到:当一个崛起的大国威胁到既有霸权时,往往会引发战争。艾利森在书中梳理了历史上 16 个权力交替案例,其中 12 个以战争收场,仅 4 个通过外交手段化险为夷。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规律:崛起大国与既有霸权之间的结构性压力,往往是冲突的导火索。他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中美关系上,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是否会与作为现有霸主的美国陷入同样的陷阱?艾利森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让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美国为维持其主导地位采取的强硬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并非源于具体争端,而是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的系统性焦虑。如今,中美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竞赛,就像古希腊城邦在海军建设上的较量,而关税战不过是这场世纪博弈的表层涟漪。关税战背后的战略逻辑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公式看似简单粗暴,实则将经济问题上升为战略博弈。这一招意在迫使中国调整贸易规则、削减对美顺差,同时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从《注定一战》的视角看,这正是 “修昔底德陷阱” 的典型戏码:守成霸主(美国)感知到崛起大国(中国)的威胁,祭出对抗性手段以稳固地位。艾利森曾写道:“当崛起大国威胁到统治大国时,结构性压力让暴力冲突成为常态,而非例外。” 特朗普的强硬,似乎在不经意间应验了这一判断。而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中国并未选择退让,而是迅速出台反制措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加政治压力。这种 “以牙还牙” 的策略,既展现出了经过八年贸易战历练后的系统反制能力,也凸显了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未来会怎样?关税战走到今天,前景依然扑朔迷离。但《注定一战》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尽管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注定一战》,尽管 “修昔底德陷阱” 听起来令人担忧,但艾利森并不认为中美注定一战。在书中,艾利森分析了历史上 16 个崛起大国与既有霸权竞争的案例,其中有 4 个成功避免了战争,他们分别是西班牙与葡萄牙(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英国与美国(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苏联与美国(冷战时期,1945-1991)和德国与英国 / 法国(20 世纪 90 年代后的欧盟框架)。这些案例表明,战略克制、外交谈判和利益协调是破解 “修昔底德陷阱” 的关键。结合当下,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经验提示中美或可协商 “经济势力范围”;英美案例表明美国若适度妥协,可能换来大局稳定;冷战经验提醒双方需建立危机沟通渠道;而欧盟模式则启发中美能在全球议题(如气候变化)上携手合作。当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打算。如果中美持续针锋相对,关税战可能升级为全面经济战,甚至波及军事领域,全球供应链断裂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将随之而来。历史的镜子,现实的指南《注定一战》不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面照见当下的镜子。它告诉我们,中美博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权力交替的又一次上演。无论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是中国的强硬反制,这本书都能让你看到更深层的逻辑。 如果你关心国际局势,想知道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或者单纯想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这本书都值得一读。《注定一战》让我意识到,今天的头条,不过是历史的延续。 
        “否认修昔底德陷阱并不能削弱其真实性,承认它也不意味着接受宿命。我们应直面这一残酷的历史趋势,然后竭尽所能,迎难而上。” 你觉得中美能逃脱 “修昔底德陷阱” 吗?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其实很难真正理解他人

          读了顾衡老师推荐的这本书。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美国人想问题是这个样子的。原来不同环境塑造人的思维和价值观,真的是可以如此不同。以前我就特别不理解美国的一些所作所为和他们所想所思,现在看了这本书之后,通过美国学者的视角和他们想问题的方式,我逐渐能够稍微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他们的那种想法。我也是第 1 次感觉到儒家思想对于中国这 5000 年来的一个影响。完完全全的塑造了我们中国人的整个思想价值观,他跟美国人的那种普世的价值观真的是很不一样。而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真的很多时候,不可调和的原因就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很多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观看上去差异好像不大,但是其实内在的文化对于国民思想的塑造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人与人国与国,其实我们真的很难理解对方。对方在意的那些点和我们在意的那些点其实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人与人相处的途中,很多人都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我理解你怎么讲怎么怎么样。其实真的能感同身受的微乎其微。所以我觉得多听别人怎么说,多去看别人怎么做,而不是自己想当然,我觉得很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提到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冲突与解决方案。把一种社会状态用一个概念定义,是美国教授们的特点。修昔里德陷阱就是很好的一个词。但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希腊与斯巴达的距离只有不到 300 公里,在中国这种战争完全可以忽略。再次一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领土扩张之战,中国在唐朝已经知道了扩张的顶点。所以,对于中国,修昔里德陷阱没有可比性,也不屑相比。中美之争,实际有一种新的意义,还是美国不想中国崛起,然后使用各种方式来阻扰,文中不乏洋洋自得的自以为是。不过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不失为一种启发。天佑中华。# 评分原则:自娱自乐不推荐。5: 公认经典,不敢妄评;4: 眼前一亮,很受启发;3: 分歧共鸣,不亦快哉;2: 我就看看,作者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如何你是关注国际局势的同学,别去刷短视频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了,这样你会越刷越焦虑。而且还会因停不下来,又骂自己浪费时间…… 看看这本书吧,会让你收获满满之余,内心还会越来越平静。不信你就试试,还是不信你就再试试……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注定不要战争

                战争的成本是目前人类无法承担的,即便是面对修昔底德陷阱,但是整个大的环境已经改变,战争造成的伤害已经不是过去可以比拟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美必有一战吗?

                  本书的副标题是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 虽然没有 “注定一战” 那么吸引眼球,但是更加贴近本书主题。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强邦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 30 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这就是 “修昔底德陷阱” 的来源,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两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中国和美国就处于这个陷阱的边缘,是否会落入陷阱,美国不愿意放弃霸主地位,而中国,如果不想永远被压制,则必须发展和崛起。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演化?能否破局?我们除了拭目以待之外,还可以看看本书中那些真正的历史和作者的推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要我们是中国人,就注定躲不开那个修昔底德陷阱。

                    在没有读这本书前,我是不相信中美必有一战的。在我的价值观里,那场战争只存在键盘侠的嘴炮下。可当我阅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只要我们是中国人,认同我们自己的民族,秉承我们的文化理念,那么就一定躲不开这个修昔底德陷阱。哪怕是被动的,防御性的,也还是会有一战的。这本书成书于 2019 年,中国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还没有在疫情防控中如此令人震惊的展现出来。而那时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这些国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目张胆的对抗。世界环境远比现在我们面对的要低调的多。可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作者都能推演出终有一战的结果,何况是现在了。有很多人认为一定打不起来,不要总叫嚣必有一战,要维护和平。我以前就这么想,可是。。。。臣妾做不到啊!记得郭先生早年间的段子里有这么个桥段:你欺负我,我退一步,你再起伏我,我再退一步,当我退到墙了,你还欺负我,我 TM 弄死你。这很好的诠释了我们的文化。当你没有触碰我的底线时,小来小去的摩擦,我们可以不在,不还手,顶多谴责一下。可当你触碰我底线时,即使领导人还想人,民众的舆情都会让他无法克制住自己。可能会有人怀疑,我们还有底线问题?大家可能不自知,有些问题一触碰,可以瞬间把所有国人凝聚起来。比如台湾问题,比如南京大屠杀与靖国神社问题,比如朝鲜半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显像化了,执政党是绝对不会妥协的。否则会动摇其统治的合法性。我们的前两代领导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也没有在美国面前怂过,无论是和美国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是和苏联的珍宝岛战争,我们都非常的硬气的挡过去了。最起码在影视书籍对民众的宣传是这样的。而从建国后到现在的历次教材中,百年中国的屈辱史,和千年文化大国的自豪感,使得现在的国民自我认知是非常强硬的。我们的文化早已经变成了我不欺负人,但欺负我不行的状态了。虽然在网络上现在充斥着躺平、摆烂这样的字眼,也萦绕着所谓零零后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噪音,可相比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也还仅仅是温饱而已,还有大部分的人想要奔小康。那么在我们这勤劳的国民性前,只要国家制造的出来赚钱的机会,无论是下农村还是去国外务工,都阻止不了我们国家人民努力赚钱的步伐。而只要赚钱,国家的经济总量就会继续增强,而更大的经济规模就会招来更多的经济打压。而尊重权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属性使我们的发展根本无法遏制,所以环境一定会越来越严峻,而那个修昔底德陷阱带来的征战根本无从避免,因为你不惹别人,别人会惹你。就算是为了自卫也躲不开这一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

                      不要被标题:注定一战迷惑,其实作者阐述的是新旧霸主不一定非要爆发热战,可以共存也可以重新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霸主真正的地位不是靠对外战争取得的,而是靠自己内部治理取得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注定一战?

                        虽然书名有些标题党,不过内容还是有一些值得深思的。虽然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十六次守成国和挑战国之间的权力交接,其中有四次是和平进行的,不过对于中美之间没有太多的参考性。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血缘,不同的文化,似乎没有理由能让人相信中国和美国之间可以和平共处,但不可能之中还是隐藏着机会。这需要两国领导人的智慧和胆量。并且,正如作者所推演的那样,任何一些小的意外,任何一次不确定的判断,都会把两个大国和世界推向战争的深渊。虽然核武器的发展算是给热战争拉了个保险栓,但一旦保险栓失效,世界将万劫不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外面的视角回看自身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的作者原来标题党也很多,作者实际上说的不是 “注定”,而是 “避免”。观点呢,不能说新鲜,可以说普通。这本书值得看得地方在哪呢?一个是分析的方法,里面对照了不同时段的不同国家,应对挑战的策略,有些分析的思想方法挺不错;另一个是作为资料的价值,比如美国如何把势力扩张到西半球,英国为何妥协等,概括性还是不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个后感

                              政治,军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battle,在我这目前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可能因为不感兴趣,也可能因为觉得离自己过于遥远。所以学习这本书读的角度是,初级菜鸟选手争取多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原来大家一直诟病的我们援助各种贫困国家如非洲等战略,是我们大中国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实践外交政策。而我们就在通过这种战略,在当今世界上,这个新兴的共同繁荣地区建立自己的地位。"谁拥有黄金,谁拥有统治权"。此话有理,但我感觉,其实是谁可以有支配自有黄金的武装力量,谁才能获得拥有真正统治权的自由。如果你的日益强大开始引起他人的恐惧,那么,请及早提防。不要沾沾自喜于众星捧月的半真半假之中。书中说,修昔底德找到了导致战争的三大主因:利益、恐惧和荣誉。读完这本书,我坚信,我的祖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重新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名。正如书中所说,在中文里,"中国" 一词的意思是 "中央王国"。"中央王国" 不是指在其他的、敌对的王国中间,而是居于天地之间的所有王国的中间。最后,我想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数以百计命中注定伟大之人碌碌无为,不过又有数以百计看似天资平庸之人获得了成功。第一印象经常是不准确的,人生路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曲折和转变。与君共勉。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注定一战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在川普同志的关税政策下,大家都聚焦于中国的应对策略。本书作者通过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话题,讨论大国之间的竞争。历史虽然是一面镜子,可能合辙押韵,但将来与历史到底有几分相似,哪些地方相似,没有人能够说清楚,那就让我们了解历史,迎接未来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书写历史,拭目以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当前中美关系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书!

                                  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关系在未来走向何方?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如何看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在中国中美必将一战的声音也不缺乏同论者,我们如何处理这当前全球最重要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强烈推荐看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快速阅读

                                    前半部分对于历史的叙述分析的不错,后半部分对未来的展望密度不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之前没有去产生联想。但是想想这句话跟美国的 maga 何其的相向。之前美国少部分信,而我国是绝大多数都依此为己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没看懂

                                        说实话,我没看懂这本书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许是我对世界的风云变幻本身不感兴趣,亦或许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太能吸引我(读这本书我感觉更像是在读学术作品,需要集中注意力),谈不上有什么收获,也没有负面评价,希望有同学能读懂这本书并且能够从某些独特的角度对我产生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西方视角观察中西方如何在新世纪和平相处

                                          修昔底德陷阱已经成为当代中美关系的研究参照,崛起国和守成国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应该还有更好的出路,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机遇。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