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整体还行。在《密码故事》一书中,西蒙・辛格举了个例子,爱丽丝和鲍勃分别有一桶黄色颜料。爱丽丝在她的颜料桶中加了一升紫色颜料,鲍勃在他的桶里加了一升红色颜料,然后他们交换了颜料桶。爱丽丝在鲍勃的颜料桶中加入一升紫色颜料,而鲍勃在爱丽丝的颜料桶中加入了一升红色颜料。现在爱丽丝和鲍勃每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暗棕色颜料桶,但是伊芙(窃听者)没法再调制这种颜色,即使她可以使用他们的染料。她当然可以将颜色信息输入电脑,让电脑分析计算可能的调制方法,但这仅仅是三种颜料的混合,试想一下如果颜料桶中有百万种颜色,甚至是 10 亿种,更甚至是万亿种颜色呢?就算是用最强大的处理器分离每种单独的染料,也要花上比太阳燃烧更长的时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思维的出现

      1 涌现优于权威 2 拉力优于推力 3 指南针优于地图 4 风险优于安全 5 违抗优于服从 6 实践优于理论 7 多样性优于能力 8 韧性优于力量 9 系统优于个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荡时代生存法则

        在当下这个时点来阅读这本《爆裂》— 未来社会生存的九大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作者所描述的 “未来社会”,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通过这本经典《爆裂》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给根深蒂固的观念松松绑,武装上新的思维工具重新上路。突变才是变化的常态。曾经主流的原则坚不可摧:变化是逐步迭代的产物。黑天鹅事件频发正在让惯性思维和线性逻辑规律受到冲击。一个新的更加动荡脆弱的世界正在我们眼前快速展开。如何穿越新时代的 “自然选择”,重新获得生存发展优势,是我们当代人必须思考和直面的主题。欢迎来到指数时代。所谓指数时代就是变化与增长已经打破固有的线性规律的时代。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稳定时期建立并巩固的思维模式与当今时代会出现很明显的脱节现象。在遇到现实问题,正确决策变得越来越难,原本被推崇的、行之有效的、中心化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好像有些不灵了。由精英群体统治的寡头型组织的心智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似乎已经获得上帝之手的高科技也在硬件上面临着摩尔定律的上限。我们反而要重新思考,对抗自然选择的生物模型是否才是我们应对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制胜法宝。《爆裂》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生存的九大原则,在我看来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大多数原则是在思维走到尽头后向生物学领域的借鉴,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九大生存原则需要反复体会并融入实践当中,它们分别是: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系统优于个体。应对未来最好的方式不是准确预测,而是要建立适应未来的更好的思维信念体系,即所谓的 “范式转移”。回顾过去,搞预测的确是件不怎么靠谱的事情,人类却乐此不疲。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预测行为本身可能并不是为了追求准确无误,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未来不可预测,根源在于本能的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无知和主观回避。结果就是 “我们经常会高估一年后的变化,而严重低估五年后的变化” 一样。限制我们对未来想象的不是贫穷,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组织,是我们共同编织的思想体系和意义价值之网。尼采说 “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九大反常识生存原则,或许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未来时代选择的剪刀,使我们的信念体系更加多元化而不执着于一种思维工具,最终将使我们的适应能力更加强大。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了,又好像没读

          这本书读起来很过瘾,读过之后其实也没有记住什么。倘若时间有限,浏览一下目录也行,了解一下这九条原则即可。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系统优于个体不难发现,每条原则由两个对立的词组成。在我看来还是要以中庸之道佐之,当然这也是最难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爆裂

            可多读几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已来,但我们仍需要适应未来的方法论。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感受的多,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有初中后期,尤其是这种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革命,除了被动适应,我们更需要在思想上跟上步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疫情前的畅销书,对后疫情时代,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抗疫战斗终于告一段落了。无论你认同也好,排斥也罢。接下来的生活会慢慢恢复成正常状态。但是三年的抗疫过程,国家之间,国内线上线下之间,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最小的一个点来说,疫情之前,我每周都差不多会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而现在,我可能一年都没进过影院了。所有的行业,所有的经济实体都在产生变化。那么,一本在疫情前爆火的畅销书,现在再读,里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否还有指导意义。我说的是 2017 年风靡的那本《爆裂》这本书畅销的那年,我还没有掌握听读的能力。(实际上,各大 app 也还没有推出类似的功能。我记忆中最初开始听读是用【掌阅】,声音特别不舒服,导致我只能听网文小说才能听进去。真的开始敞开了听,还是 2020 后,得到和微信读书的技术成熟了,才开始每天一本的。)所以,基本上是靠听罗胖当年语音版的【罗辑思维】来了解这本书的。当时可是夸出花来了,所以搞的心痒痒的,就入手了一本。但是一直也没读。这两天在翻旧书,从最早加入书架的书开始往后读,而这本爆裂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本阅读的书。只是,这本五年前的畅销书,对今天是否还有指导意义,我不知道。不过我今天读下来,还是觉得挺受启发的。首先,单就是这九个标题,就引发了我很多思考。涌现优于权威。这个其实是我当年听【罗辑思维】时,印象最省的一个。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以前还说大一学的东西,到大四就过时了。现在是,年初学的东西,可能年尾就不再有人提起了。随着黑天鹅事件的层出不穷,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了。所以,权威备受诟病就在这,既然谁也预测不准,那我们还不如接受和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呢。微信公众平台没出现前,谁能想到个人媒体能如此的火热,而短视频平台的爆火,又让我们看到了多少种视频形式,B 站的二次元弹幕,改变了大家观看长视频的习惯,而直播带货的玩法,甚至可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让老罗还清了六个亿的欠款。当社会复杂到今天的这种程度,就如同一锅烧开的水,你并不知道下一个泡泡会在哪里翻出来,宝宝的大小,对周边的影响有多大,我们一概不知,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泡泡涌出来,这就是涌现优于权威这句话我的理解。指南针优于地图。说到这个,我想起蔡钰老师的一节课。美国在芯片上卡我们的脖子。所有人都很担心。蔡钰老师在商业参考里帮我们问了芯片领域的权威,这件事到底严不严重。我们到底能不能搞出自己的芯片。那个从业者告诉我们,一定能。因为现成的产品都已经造出来了,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那就努力就可以了。他们也是赌上家庭和前程回国投入到芯片的开发上的,必然可以尽快搞出来。这并不难。难的是没有参考,要自己摸索的那些,你根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儿,这才是最难得。那么刚才我们说的地图和指南针就是这个意思。有造好的芯片,就相当于手里有一张地图,按图索骥就好。而当我们已经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后,再往哪个方向发展,可就没有参考了。只能自己摸索,这个时候,没有地图了,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指南针,也就是大方向。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无论是逆全球化的态势、还是后疫情带来的各种变数,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拥有可以按图索骥的地图,只能靠个人信念和猜测这样的指南针来知道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韧性优于力量。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咱们国家传统文化里,就曾经用牙齿和舌头做过类似的比喻。牙齿硬,舌头软,但是到老了,牙可能掉没了,但是舌头却依然健在。而以前听俞敏洪老师的演讲里,也提到过韧性这件事。面一拍就散了。但是加点水,揉搓拍打之后,变成面团,就能承受各种力。你可以拍打揉搓成馒头,你可以拧劲儿成花卷,你可以擀面杖擀成薄饼,也可以抻拉成拉面。当你有了韧性,任何力量都打不垮你。回想我们的现在,不正是这样吗?2020 年以来,三年的抗疫,谁活下来了,还不是那些坚韧不报的企业活下来了。咬紧牙关,共同忍耐,总有挺到云开见日出的那一天的。这本书在我看来,讲的都是这个时代底层的一些逻辑。道理肯定没有过时,但是有些拖沓。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抻出来那么多道理,并没有太大的必要。读一遍即可,个人感觉远没有罗胖说的那么牛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拥抱不确定性

                  伊藤穰一在《爆裂》一书中,介绍了他对未来的三点认识,即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的不确定性,是指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在文末《总结》中他的这句话,特别警醒人:世界正处在根本结构性变革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世界可能因为人工智能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他的建议是,承认无知要比耗尽各种资源预测未来更具战略优势。人类的思维需要更新迭代(提出的 9 大生存原则待学习),要培养兴趣驱动式、自主式和终身式学习的能力,否则将永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处于劣势。罗振宇在解读《爆裂》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不确定性极高的时代,最有趣的就是 —— 你在任何地方有所行动,在将来可能就有无穷妙用。现在的行动,未必结出现在的果实,但是一定会打开未来行动的可能性。我从《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中摘取了脱不花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传统工业社会是用追逐确定性的方式来消灭不确定性。而现在互联网时代追逐一个组织的建设,我们应该用主动接受挑战并迎合不确定性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用确定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就好比让自己的大脑陷入到一种 “播放” 状态,用既成固定的认知应对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吴伯凡给出的建议是要有强烈的 “终身学习” 意识和 “认知迭代” 欲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7

                    生活在现代社会之中,我们总是面临这样的状况:明明没给时间,却要及时理解并表达 “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能高效地传递 “意思”,那他必然会因为帮他人节约了时间而广受欢迎。我认为,如果你能始终对时间保持关注,锻炼自己的时间感知力,那么就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说明力,令身边的人刮目相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描述

                      通过寥寥几个原则,和一些具体论据,来阐述理想化的组织是什么样的。科技对发展对组织与个人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不足

                        连翻带听把整本书可以说是通览了一遍,没一小节或者一些例子想证明的事情好像从文字的描述来说并没有很强的因果性,也许是我思维习惯和作者的思维认知有差异,方式不一致,又或者作者看待世界的高度高出我太多,所以并没有感觉从作者陈述方式中吸收太多的干货,我更习惯于得到传播的方式。总体评价就是,有点启发,很有限,干货不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爆裂

                          难得的真知灼见,富有启发性,思维缜密,揭示底层逻辑,是人类未来迷茫发展环境当中值得举起的烛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指南针优于地图

                            这本书的 9 个原则,便是加速时代的指南针;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面对充满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世界,没有一本万利的行动步骤,唯有理解和领悟这些原则,勇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才有可能抵达你心中的那个远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未来世界生存指南

                              《爆裂》一书的两位作者是伊藤穰一和杰夫 - 豪。前者是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现任主管,该实验室成立于 1980 年,专门研究关乎人类未来的、跨学科的项目,有很多看起来 “不切实际” 的发明。后者是美国《连线》杂志的著名资深编辑,在 2009 年时出版了《众包》一书,被称为继《长尾理论》之后的重要商业书籍。


                              这本书是两位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人类如何应对未来世界变化的思考。在他们看来,当今技术发展的速度已然超过了人类理解能力的提升速度,未来呈现三大特性: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不对称性:小公司扳倒行业巨头、小规模的黑客组织就能造成轰动性的数据浩劫,这种以小博大的不对称性事件越来越多,而人们习惯的思考模式仍然是成本和收益成正比关系,已经无法匹配和应对这种不对称事件。
                              * 复杂性: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人和一个组织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模式逐渐消亡。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机会,个人和组织或主动或被动地被网络连接在了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某一微小的变动通过复杂系统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行动和连锁反应。
                              * 不确定性:过去数百年来,人类在预测未来方面表现很糟糕。《华尔街日报》多年来一直开设有一个专栏,将荐股专家的建议与扔飞镖随机选择股票相比较,扔飞镖的方式经常获胜。再比如” 全球变暖” 并不是我们以为地简单地带来了全面性的气温升高,而是会极大地增加气候系统的波动性。一些地区将因此变得干旱,一些地区将会变得湿润,而几乎所有地区都将遭遇更多的极端天气。而这是人们无法预测到的。
                              面对充满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作者提出了九大原则来为我们指南,让我们的思维与现代世界对接。
                              原则 1:涌现优于权威
                              经济学中有 “一个铅笔的故事”,没有一个人能掌握制作一支铅笔的全部工艺,但当每个人只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并且相互分工合作时,却能高效地生产出千万根铅笔。大量个体的相互合作,最终会形成远超个体的能力,这就是 “涌现”。就好比 Linux 开源系统的发展,维基百科的出现,均非由权威机构、专家研发编制形成,而是由网络连接的众人自发地逐一补充、修订才逐渐发展壮大的。一小部分权威的力量同有自发意愿的群体的力量相比,后者更为强大。
                              对于个人来说,原则 1 带来的启发是,不要迷信权威和专家,同时要对新鲜事物和现象抱以开放的心态,与其抗拒改变,不如坦然接受变化。
                              原则 2:拉力优于推力
                              2011 年日本福岛爆发了强度达到里氏 9 级的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浪超过防波堤两倍的高度(远超东京电力公司预计的海浪高度),正是这一波波的大浪使得福岛核电站断电,燃料棒无法冷却,进而造成了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日本政府对于灾难已然尽其所能却似乎收效甚微。在灾难的几天后,政府也没能告知大众确切的辐射水平。在 “黑天鹅” 事件面前,这种由决策制定者将资源 “推” 到需要使用的地方的策略不仅显得效率低下,在危急关头甚至会导致致命的后果。而伊藤穰一在地震后聚集了一群设计师、企业家、软硬件黑客,头脑风暴出数据采集方案,并最终通过街头民众的参与用大量的自行研发的盖革计数器获取到相对确切和实时的辐射数据。这种在关键时刻能够 “拉” 到所需资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远比自上而下的迟缓递推高效。
                              对于个人来说,原则 2 带来的启发有两点。第一,在互联的世界中寻找资源的交易成本被降低了,囤积资源不如学会寻找资源。我们总以为必须要掌握某些技能后才能够从事相关工作,比如英语。一直在准备,却永远也准备不充分。与其 “囤积” 技能,不如先尝试做起来再说,重要的不是你当下这一刻是否掌握,而是当你需要用的时候,你知不知道要去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将相关的资源 “拉” 到你身边来。第二,切不可固守自己的交际圈,多同不同行业的人互动,扩展自己的人际网络,这样的跨界交互,反而对自身的能力提升有好处。
                              原则 3:指南针优于地图
                              当你身处一片未经探索的原始丛林里时,你是希望有一份已知的某片森林的地图呢?还是想要一个指南针呢?可能你会问,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问题,地图又不是这片森林的,参考地图走,不是越走越糊涂吗?还不如弄清方向后,做自行判断来得靠谱。
                              Alpha Go 打败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也逐渐引起人们的警惕和不安,担心不知某一天,人类的大部分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担心自己变成尤瓦尔 - 赫拉利所说的无用之人中的一员。人们何尝不希望能拥有一份未来生存地图,来指明最佳生存路径。但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找出究竟哪些行业不会被人工智能入侵而择之,不如仔细想想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哪些能力。随机应变相比寻求绝对安全感更靠谱。
                              况且地图意味着掌握详细的地形信息和最佳路径,你的线路是固定的,僵化的。而指南针却需要使用者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路线自己定,也可以随时探索其他路线,充分、有效地利用绕道机会,可能会发现意外的宝藏。
                              书中尤其介绍了媒体实验室的 “丝绸亭” 项目,用计算机数控机器人布置丝网,引导 6000 多只蚕吐丝结成复杂的却充满艺术性的圆顶结构。
                              原则 4:风险优于安全
                              如今的深圳已成为全世界很多高端硬件产品部件的供应源头,深圳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使得硬件行业变得像软件行业一样可以轻装上阵。软件企业只需要一个创意,就能够在深圳找到整合生产、包装、仓储、物流派送等一条龙的供应链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的成本在下降,试错的成本在下降,风险的性质也在改变。为了 60 万的项目投入 300 万前期调研费用的行为,这种对安全的过度追求不仅可笑,也毫无意义。制定规则是为了在一定的环境下更高效的反应,但当环境变化时,仍固守既定规则,反而得不偿失了。
                              原则 5:违抗优于服从
                              创新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摆脱束缚,科学进步的规则便是打破规则,而这让那些公司的管理者倍感挫折。比如,3M 公司早期的主打产品是砂纸,而其研究人员迪克 - 德鲁却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了胶带上,虽然遭到公司总裁的制止,却没有打消他的研究热情,最终于 1925 年发明了透明胶带,从此彻底改变了 3M 公司的经营轨迹。
                              这一原则并非教唆人们都要特立独行,不遵守规则。而是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头脑中仍然需要保有一丝警惕,切勿陷入盲从。
                              原则 6:实践优于理论
                              这一条原则对于软件行业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敏捷开发就是一种 “实践优于理论” 的体现。在节奏快变成新常态的未来,等待和计划的成本要比先实践后随机应对更高。同样将这一原则运用纯熟的还有商业中的 “最小可用品”,通过做能满足最基本功能的产品,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快速迭代,直到做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好产品。对很多公司来说,新尝试带来的 “失败 “其实是一次很好的廉价学习机会。
                              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个人,与其因怕出错而举棋不定,缩手缩脚,不如先干起来再说。年轻人尤其相对中年和老年人更有试错的成本。
                              原则 7:多样性优于能力
                              2011 年研究人员成功破解了类似艾滋病病毒的逆转录病毒所使用的蛋白酶结构,这项科研突破的贡献者团队中有一个团队非常引人好奇,他们是 “蛋白质折叠游戏虚无之客小组”,这是一个电子游戏玩家团体。为何电子游戏玩家会在看似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生物科研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蛋白质折叠游戏” 是由华盛顿大学一群科学家和游戏设计者开发出来的新奇实验,要求游戏玩家确定蛋白质在酶中的折叠结构。要想玩好这个游戏,玩家必须拥有识别图案的天赋和空间推理能力,而这可不是生物化学家所擅长的事情,也没法通过简历筛选就能简单找到合适的人。
                              这一例子带给我们的启发有两点:第一,在智能时代,传统管理中常使用的 “让学历最高的人承担最困难的任务” 不再是最佳的人才与任务匹配的方法,更可行的做法是观察成千上万民众的行为,并确定谁最具备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潜质。网络和大数据赋予我们能够高效筛选合适的人的能力。第二,在一个注重创造性的团队里,其人员必定是多样性的,专业、特长、喜好、观点越是多样化,越能够集思广益,越有可能高效解决复杂的问题。
                              原则 8:韧性优于力量
                              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为我们指出有时行业内的大公司之所以会在新的技术变革中输掉,不是因为大公司技术能力不足,正相反,大公司自始至终都在创新,都在关注客户的需求,关注股东的要求,为此他们储备资源,实施层级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看起来没有犯任何错误。可其实他们犯的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们只在一个片面的领域里做得尽善尽美,而忽视了平行宇宙中其他企业的创新。相比大公司,小公司则更灵活,他们研发成本低,能够自由地变换业务领域,更容易做出破坏性的技术创新。大公司注重力量,而小公司则注重韧性。
                              韧性优于力量还有一层含义是以变化应对变化。比如在网络病毒的攻防战中,常见的企业网络结构是内网采用型号一致的主机系统,使用统一的代理方式,搭建强大的防火墙系统以阻止网络病毒的入侵。然而一旦病毒突破防火墙,或是绕过防火墙后,就能轻而易举地给内网造成巨大破坏。2010 年的 “震网” 病毒悄然袭击伊朗核设施的事件就是极好的证明。网络防御策略总是比不上攻击者的速度,所以网络防御的一个关键因素应当是要能够比攻击者更快地移动且不可预测,也就是韧性要优于力量。而如何做到比病毒更快地迭代?像生物免疫系统一样思考或许会有帮助。
                              原则 9:系统优于个体
                              从传统思维来看,探索大脑是神经学家、脑科学家的事。但对于平均拥有一千亿个神经元的大脑来说,探索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所需的能力和方法远不是某一学科领域,或者说可能不是当今现有的任何一种学科能够完成的。2005 年光遗传学的出现给大脑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可以通过基因改造使神经元识别不同颜色的光,这项技术可被用来探索对于失明、帕金森氏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病症的治疗。
                              创造 “神经光控开关” 的埃德 - 博伊登是将大脑置于了更大的系统中进行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外科手术、光学纤维和激光方面的技术。当面对一个复杂系统时,问题的解决思路也不再是从单一的学科范围内寻找,相反,通过消除现存学科间的界限,重新塑造全新的 “全科学”,反而能够发挥巨大的科研潜力。
                              对个人来说,系统优于个体的原则很像是 “要开锁,应去哪儿找钥匙” 的问题,一味地盯着锁眼,是没法找到钥匙的。在这种时刻,多样性就成了关键,这也是为何会建议个人必须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的原因。
                              以上罗列的九大原则,可以说为我们未来如何在智能时代更好的生存提供了一份指南。但务必要注意的是,也仅仅是一份指南,并不是唯一生存路径,也不一定是最佳生存路径。好比做数学题不看条件,上手直接套公式会得零分一样,脱离当下环境谈最佳策略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未来无法预测,也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条件的最优策略。我们能做的是当我们一路向前时,多听不同的声音,做自己的决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太看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爆裂

                                  多个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涌现优于权威,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从不断涌现的过程,从很小的公司起步成长,而不是权威的大公司大企业,国家的计划经济并不能指导和培养明星企业,并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突破,很多技术就是从不同的路线不同方向进行发展从而实现确定性;拉力优于推力,主动则拉,不主动则推,但是拉力有他自己的主动性,给点外力就会爆裂;指南针优于地图,不是所有的行业事情都有地图,只要大方向是对的,跟踪大行业趋势,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在不确定的乌拉时代就是这样,走对了就对了,走错了换个方向,换对了就活着,换错了就淘汰;风险优于安全,安全是确定性,风险收益大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实现更大的进步;违抗优于命令,就是企业中不听话的人,会议中不同意见的人,坚持自己对的事情,不盲从于权威,企业要营造多样性,就要减少权威的强度;实践优于理论,先做着,对所以的理论先报着怀疑态度,实践出真知;多样性优于能力就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新奇和不同;韧性优于力量,可以承受压力不屈服于力量,才会有更好的下一步,就像大风中的小草,而不是大树;系统优于个体,系统性的去看待问题不局限于小角度,人类整体性的进步才会让社会和时代进行发展,才会有更多样性的思想碰撞,才会有更好的文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目前,我们的旅程一直很舒适、惬意,路况一直很好,食物也充足、美味…… 事实上,如果我没经历过那些前所未有的糟糕透顶的事情,我会说,麻烦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放弃了,太生硬了,感觉强行造了些概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提炼了 9 个原则,这 9 个原则是研究院的标语,也是这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了个大概,好像明白了个大概。有时间再读一遍。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