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未知总是让人恐惧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车夫,是大亨,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安宁缓和医疗的首要课题,也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医生从这里开始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学科,医生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医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医生不光要有 “仁术”,更要有 “仁心”;医学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迭代的学科,医生需要长期持续的精进和学习。医学不是神学,医生也不是神仙,我们不要对医学抱有过高的期待,医生同样需要关怀和理解,医生这个职业应该获得更多的尊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了形形色色的病例,其中一个孕吐不断的例子,让我对母亲们更加敬佩了;一个致命病菌的例子(文中最后爱丽丝的例子)让我对自然更加敬畏了,也对好的负责任的医生更加敬仰;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运气和直觉可能比真理更管用。但看完其实我也是有点疑惑,医生也是普通的人,也会犯错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阿图葛文德医生这么负责以及有这么深的见解,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在危机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确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不过可以学学书中提到的决策树的方法,以及吴军老师提到的就在一张纸上写上好处和坏处这样的方法来做决策。我写着写着突然发现,紧急关键的重要决策需要一个人理性和感性思考的结合,还是需要大量的积累,所以多看书多经历还是必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们经常对医学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实际上,医学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绝对的理性和无所不能。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这就注定了医学不但有自身的局限,也要受到病症本身、病人以及医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就病症来说,目前医学上还存在大量医学无法解释的疑难杂症;就病人来说,人体的复杂性和医疗决策的不确定性,都会经常让治疗过程变得扑朔迷离;医生的不确定性就更多了,比如,医生经验水平的差异,精神状态或情绪的影响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差错,都会让原本就千头万绪的医疗过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哪个职业的成长是容易的

            有些书讲道理,有些书讲故事,我喜欢讲故事的书。道理虽然精炼但却忽略了太多细节,而读故事有点像旅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那个世界、总结出那个道理。


            阿图・葛文德非常会讲故事,故事精彩,也深刻。
            读完书中的十几个故事,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非常深入、具体的认识。具体来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一部分,非常值得阅读。
            一、孰能无过
            我们过去觉得,医生是不能犯错的,因为每一次犯错都会给病人带来本可以避免的伤害。
            这或许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忽略了几个道理:一是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医生是人,医生也会犯错误。二是经验代替不了 “不犯错”,经验可以减少犯错的概率,但是主观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可能造成错误。三是医生不是一天练成的,理论学习是一个过程,实践是另一个过程,只要是实践总有第一次、总有熟能生巧的过程。
            作为医生的修行来说,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技术层面的成长,从粗糙到精准、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另一个是心态层面的成长,如何面对错误,如何面对医疗事故,如何面对一例又一例死亡?这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有一些医生医者仁心,越来越懂得生命的价值,而也有一些医生在职业生涯中慢慢沉沦,心态麻木不仁、用药物来麻痹自己。
            看起来,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医生,怎样面对错误,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难解之谜
            葛文德在这一部分写了很多情节曲折而生动的故事,包括医疗中的迷信现象,查不出原因的疼痛,止不住的孕期呕吐,一说话就脸红的女主播,以及一吃就停不下来的大胖子。
            这些故事,葛文德称为 “难解之谜”,说是难解之谜,其实也不难解释,像治疗脸红的手术、通过手术减少胃容量,已经给脸红和肥胖带来了一些治疗方法,并且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不过,我读完这些故事,我觉得这些 “难解之谜” 或许都跟 “心理问题有关”,迷信跟不安全感、疼痛跟情绪的堵塞、呕吐跟自我厌恶、脸红跟羞愧、吃不够跟缺少爱或许都有关系,如果心理问题解决,身体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缓解。
            三、世事难料
            医学的很多事情都在变化。比如尸体解剖,二三十年前非常盛行,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人死了,但是死因并不确定,死者家属也希望对死因有知情权,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死者的死因很早就可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死者家属普遍不愿意进行尸体解剖。再比如医患关系,过去是医生占据主导,一切听医生的,而现在医生和病人则成了联盟的关系,医生更多的会听病人的意见,帮助病人做出决定。
            医学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医学的世界里,我们不得不面临各种可能性,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学科,这是一个伴随着科学性和人文性前行的学科。
            读完此书,我的感慨是:任何职业都没有天才,任何职业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没有一个职业的成长是容易的。
            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多了一分尊敬、少了一分恐惧。我不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阅读的书,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成长路径和职业环境充满好奇,这本书会给你一份答案。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也许会让你对医生这个职业多一些理解。为什么需要做那么多 “不相干” 的检查,尸体解剖有什么意义,缩胃手术是否一定可以减肥成功… 医学还在发展,仍然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作为普通人力所能及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注意身体健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医学是经验医学,机器人只是辅助,不能全信,因为每个病人,每种疾病都不一样。医学也同样是传承医学。每个病人在医院为实习医生做的贡献,都会让我们的下一代拥有更好的医学服务。信者为医,我们相互尊重才能让医生更好的看病,病人才会等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由《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p351,《生命的另一种可能》p136 推荐。阅读过作者的《最好的告别》《清单革命》,本书英文标题直译《复杂:一个外科医生关于不完美科学的笔记》,作者根据自己行医遇到的病历写的心得。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无完人,不要神话医生,但是他们却也确实了不起,了解是为了更加理解,进而配合医生的工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医学的不确定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感谢作者对医生群体判断失误、行为问题以及医疗行业里研究相关问题的分享,是很有收获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阿图总能把学术味甚浓的书,写成小说的模样。从这本书中,读到了医生的无助和伟大。正因为医生的无助,才能更加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一个好医生应该成为患者的伙伴和咨询师,应该告诉患者足够多的信息,来帮助患者做出正确决定。阿图说,做医生最重要的成就感,不是医生不会犯错,而是医生一念之间就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能够给这个人带来今后几十年美好人生。医生的斗争对象是死亡,谁能够战胜死亡呢?所以,医生的工作,注定是以失败为结局的。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敬畏生命之外,也需要尊重那些与死亡作斗争的医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摘要:医学真的很奇妙,在很多方面难以去理解。风险那么高,病人却信任我们,将性命交付于我们,让我们自由发挥。不过,当你靠近我们时,近得可以看见我们皱起的眉头、看到我们不解的神情、看到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你就会发现,医学是如此混乱、如此麻烦和不确定。其实病人并不知道,在他们身上做练习的同时,我们内心也一直受到道德观的谴责。 长期以来,医院都在被病人最好的照顾和给新人增加练习机会之间徘徊不定。…… 无论传统观点还是社会舆论(更不用说法律规定)都不赞同住院医生通过手术来练习和实践。…… 作为医生,我们也希望不必练习就能做到完美,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医生对每个人都是伤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医学的技术至上主义该休矣

                              什么是医学?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过一句话 —— 医学其实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的艺术。这句话道出了医学的在科学中的尴尬地位。从学科分支上来说,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特别是现代西医,其主要基础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然而尽管西医在科学的轨道上发展了数百年,然而在人类的疾病面前,仍有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仅仅是人类的大脑,其运行机理就没有完全解开,很多人类与大脑相关的精神疾患,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因此医生在诊治疾病时,不管经验多么丰富,都不可能 100% 的作出正确结论,提供诊疗方法。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需要他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熟练技艺、学习新方法,尽最大的可能性挤压这种不确定性。然而这好像是一项永远完不成的任务,就像西西弗神话中的西西佛一样,不管他多么卖力,将石头推向山顶,石头必定会再次滚落到山脚下,于是每一次他都要从头再来。对于医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这也许是一座医生永远也迈不过去的一座高山,然而攀登却不能停止。 如果从医学的不确定性方面来理解,医生在诊治病人期间必然会出现失误,可以说不管医生是多么的努力敬业细致,失误都不可避免。除了一些客观的失误之外,还会发生一些主观的失误,也就是说本来可能避免,但由于医生的疏忽和过失而导致问题发生。医生毕竟不是机器,也有情绪低落,精神烦躁、思想不集中的时候,这时候的失误肯定会更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医生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宽容和理解。而且对医疗上的过失的判断,也有过于严苛之处,似乎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失误,都要承担赔偿责任,这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生甚至成为了一个高危的群体,近年来伤医杀医事件,不断见诸报端,正是这一问题的映射。 如何去理解医生,作者给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医生其实是很孤独的群体。的确,医生从踏上工作岗位起,天天接触的都是不健康的人,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是十分狭窄的。再加上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医患矛盾多。在这种状态下,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的确不容易。时间久了,健康的医生也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医生也需要抱团取暖,于是各种各样的学会年会交流会就成了他们十分向往的嘉年华活动,在这里,既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到新材料、新方法、新经验,也能畅所欲言的吐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 医学的出路何在?是高精尖的技术攻关?永无止境的研究探索?还是更多一些的人文关怀?美国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一句话,也许给出了我们答案::“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医学的未来发展出路,绝对不可能是 AI 能替代的,不管 AI 多么先进,它毕竟只能是冷冰冰的技术,而病人更多的是需要温情、需要体贴、需要安慰,这方面也恰恰是现在很多医生所缺失的。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费了很大的劲,挂到了专家号,可是一两分钟就给打发了,甚至根本都没有问清楚病人的症状,让病人很是失望。医学的技术至上主义该休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修炼无极限

                                医生的修炼是一种对人生的深思熟虑和探索。在医学领域的不确定性中,医生需要不断寻找确定性,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然而,即使经过深思熟虑,医生也无法保证每一次都能完全正确,因为医学科学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在医生的修炼过程中,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技能。医生需要处理来自病人、病人家属等不同角色的情绪波动和期望。他们需要在面对病人和家属的焦虑、恐惧和失望时保持冷静和同理心。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医疗团队、医疗委员会等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医疗结果。 医生的修炼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在某个时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病人或病人家属,需要接受医生的治疗和关怀。这让我们更能理解医生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需要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与医生、医疗团队的良好人际关系。 医生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责任。他们还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同时追求人生的意义。医生不仅仅是技术的施展者,更是承载着众多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他们需要用心去理解病人的需求和痛苦,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医生的修炼是一种终身的追求,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他们需要不断更新医学知识,跟上医学科学的最新进展。同时,他们也需要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履行医生的职责。 总之,医生的修炼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同时也需要具备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无论是医生还是每个人都需要认识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谛,并努力管理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

                                  变化的世界里,寻找更明智的选择,这是医生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时时刻刻面临的挑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必须要接受感染疾病地不确定性以及以及医疗的随机性、失败率。人生可能很难完美,如果能健康地活下去那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诚实的作者,细腻的文笔

                                      感谢作者和译者让我看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场景和故事,也让人感叹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充满不确定性。即使有各类 sop 和最佳方法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选用哪个 sop 也是个问题,这里面的变量实在太多,患者的身体情况就像是一个复杂系统。现在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动不动就上设备检查,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各种不确定性,排除一些风险。活着真不容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小白看得懂

                                        看的懂的科普读物,真实案例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的很好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