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些文字和这些文字搭建的世界,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任意门,只要翻开书页,现实世界就消失了,我们就到了那片山上,古老,神秘、充满故事的阳关山,作者用文字复活那些鸟兽,那些文物,那些人事。通过三个故事,我们好像读懂了这座山的灵魂,鲜活的穿越了千年的丰饶包容的阳关山。人们来来去去,山海沧桑变变幻,白云如苍狗,这座山巍然屹立。人们都在寻找,寻找过去,寻找未来,寻找自我,寻找他们,一切都在山里。单纯从文字的美来欣赏,也值得读这本书,看到这样的描写,想流泪。“冬日的阳光留在窗台上的脚步毛茸茸的,像一只猫正在那里无声行走。”“在这样寂静的山林里能听见时间层层剥落之后,掉在地上的扑簌声,如落叶一般。”“如此古老的村庄多少让我有些敬畏,就像亲眼看到了那些史前的巨兽缓缓从时间深处走了出来,走到了我面前。”“走到一处陡峭的山崖边,一侧是个幽深的山谷,我在山崖边伫立了片刻,抽了一根烟,看着那深渊在我脚下绽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本来看完这本书还有些迷茫,链接着贾行家老师关于山水意向的解读,隐隐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味道。山从来在各种文化中都重要,而山里生活,这种农耕靠山吃山的生活,赋予每一个人不可辩驳的位置,寄情于山水之间,总还是一番佳话。而如今,我们离开山离开土地,群居在城市里,哪里是你我的位置,哪里是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从一桩疑案开始,一步一步走进一个群体,用 "非审视" 的目光观察和记录人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脾性;第二个故事人重归山林、重温安静之事、重听鸟兽草木之声、重逢安静之心,重建一座注定荒凉的山庄;第三个故事人与研究文物的老者相遇、与古物相处、互相影响,漫游神秘浩瀚的时光。三个故事,依次序逐渐钻进时空更深更阔处,但又都是用孤单深邃的眼睛看一处人间,饱含理解、敬畏、尊重、温厚与澄净。沧海桑田,万物已沉入黑暗,人的一生只是地表一层薄土。世间本是空无一人,将来也是空无一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的写得好好,从文笔到故事情节,都让我觉得丰富,有内涵,有感动。字里行间都是哲理,每一段都值得推敲。最喜欢最后一篇小说,读完令人沉思。“人算什么呢,连阵风都不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抵抗与无奈

            山地民和城里人的冲突贯穿始终,似乎在不断强调,面对时代洪流,一切抵抗背后都是无奈。对于宏大、庄严事物的痴迷,对深邃、黑暗的敬畏,以及对光明、灿烂的渴望,在 “山林三部曲” 中随处可见,俯拾皆是;而这一切都聚焦于白昼与黑夜交替的一刹那,从而使她小说中的黄昏现出别样的风采。感谢文字,提醒我们仰望星空,然后好好脚踏实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