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5—163      从我感兴趣的保险话题开始,刚好了解一下政策的导向以便在营销客户时有话可说。翻到感兴趣的内容看慢一点,对于离生活很远的内容一翻而过,喜欢有重点地阅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读杂志方式很开心,继续阅读,享受凉快的早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期专题非常精彩,清晰阐述了香港作为全球 “超级联系人” 的地位和作用,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一国两制” 的伟大和现实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期封面文章《港股何以东升》。内容简介本期重点文章《下半年投什么?怎么投?》《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中国用药保障体系进入 “双轨时代”》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球稳定币的三大发展趋势与潜在影响:

          1. 交易媒介功能强化     ・稳定币已成为虚拟资产与现实资产的关键桥梁,其 1:1 锚定美元的特性使其在加密货币套现中具备显著优势:兑换环节简化(无需多次转换)、成本低廉(手续费低于传统渠道)、汇率风险可控(波动率远低于比特币)。     ・衍生市场兴起:伴随稳定币流通规模扩大,借贷、质押等金融服务生态逐步成型,形成独立于传统银行的平行金融体系。  2. 跨境支付效率革命     ・汇率机制创新:美元稳定币兑换其他货币时,实际汇率常高于美元现汇,出现 "稳定币溢价" 现象,反映市场对其便捷性的认可。例如尼日利亚等通胀高企国家,民众更倾向持有稳定币而非本币。     ・监管套利风险:部分国家因资本管制导致美元获取困难,稳定币通过互联网渠道突破地理限制,可能削弱主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 替代货币现象蔓延     ・在通胀率超 20% 的脆弱经济体(如部分非洲国家),美元稳定币已具备准法定货币地位,用于日常交易、薪资发放等场景。这种 "美元化 2.0" 趋势可能加剧发展中国家货币主权流失。     ・政策应对分化: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实施严格监管,香港则推出合规框架引导创新,反映全球对稳定币治理的立场差异。  核心矛盾:稳定币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正重塑货币权力格局 —— 它既是技术驱动的支付工具革新,也可能成为冲击国家金融主权的 "特洛伊木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财富指南针。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