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明星关于音乐最好的访谈录

    三联的王晓峰老师,可能是最早叫响 “戴三个表” 这类网名的人,光怪陆离五颜六色的港澳台陆明星,写得都很有意思,有些刻薄的文笔又不禁一笑。音乐的电影的,民谣的摇滚的,划时代的流行的,应有尽有。实在是回顾三十年华人文化最好的读物,还附赠了几个国外巨星小传,捞着了。


    BTW,尤其推荐王晓峰的淘宝店,搜 “不许联想”,质量最好的文化衫。做了很多摇滚巨星款。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有“文化”,没有大众。

      王小峰老师的这本书书名叫《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然而全本书读下来,我却感觉,在怹老人家的心中,只有文化,没有大众。其实今天的标题名,我在最初构思时是想用一句很粗鄙的话的,叫:“也许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想抽你丫挺的。”,有脏口,倒不是怕腾讯过不过审的问题,而是显得我这个人个人素质过低,影响大家阅读我这篇感悟时的判断。其实这本书我预给的评分一直在一分和五分之间犹疑。因为我觉得王小峰老师是那种我即讨厌又尊敬的一位前辈。讨厌是源于从字里行间体悟到的那种骨子里的傲慢,那种高高在上对下里巴人的鄙夷。既然被人家看不起,讨厌也就在所难免。那怎么又尊敬呢?是因为在怹的那套评价体系里,他的逻辑是自洽的,他的鄙视链是合理的,人家也确实就是没把我们这些底层民众放在眼里,对于怹的认知来说,我们这些人就是应该被教育的,我们的审美就是粗鄙的,低端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怹的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的。我虽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绝对尊敬他的行为。可直到我读到第五辑时,怹刻意的回避郭德纲,却热捧高晓攀,又无视开心麻花的成绩,还有意贬损某些小剧场的话剧。然后对赵本山老师给二人转带来的影响,有意弱化,却把和平大戏院往高了抬。这种种行为实在有违前面表露出来的种种风骨,却很像一位不愿意接受现实的老者。再反过头来看前面几辑对邓丽君、罗大佑的夸赞,对现代选秀节目的贬损,可信性就开始存疑了。到更像是生活在上个世纪的长者对新生代的妄自尊大,对新鲜事物的刻板偏见,对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的不屑一顾。这让我想起了郭先生的那个段子:损失十几亿的观众算什么,你的位置要站的很稳牢。同样的,不符合您的逻辑的音乐就是粗鄙的,哪怕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也都是垃圾,全书里用凤凰传奇作为反面对比的表述有很多处,看不起选秀歌手的表达比比皆是。说实话,我很难去说王小峰老师的言论是公允的,但还是给出了四星的评价,也就是我还是推荐大家阅读的,毕竟这是几十篇当时当令报道的集合,虽然难免有些文章过于傲慢,也有一些认知刻板偏颇,但瑕不掩瑜,整体的可读性还是很高的,挑着看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栏文章合集,如今看来有些篇章已经有些陌生,但你如果对过去几十年的流行文化感兴趣,挑自己感兴趣的看看还是不错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化和大众无法分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