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工作没有意义

    作者是剑桥人类学家,从人类 30 万年的历史考察,本书主要观点:人类和一些动物类似(如非洲的黑面织布鸟),做很多无用功来消耗能量,如参加马拉松和建造摩天大楼。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前,游牧采集生活每天只工作 3 个小时就够了,摄入的食物种类还比今天多样化,健康。这段时间占人类发展史 95% 的时间。农业文明让地球人口从 400 万发展到 7.8 亿,也延长了人的劳作时间,人类开始了储蓄,出现阶级。也开始了劳作。近代工业化才带来了钟表有了 “时间” 概念,化石能源带来的灯光,延长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带来了城市化,等级和贫富差距。与贫困相比,财富意味着更多劳动,也意味着更多焦虑。5. 智能社会的到来,不会缩短工作时长,AI 虽然代替了很多重复性劳动,但也让人被迫成为 “自由职业” 者,无时不在的通讯,反而是更长的工作时长。人类应该反思工作的意义了,克制自身的欲望,环境的破坏,寿命延长了但并不健康。应该改变对工作的态度了。本书听书有解读,原著比较学术有些啰嗦。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工作的意义》。要想活出有意义的人生,竭力工作不可或缺。工作是上帝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是赋予人生目的的一大支柱。我开始更多地把自己的工作场所看做一个熔炉,上帝在那里陶造我、磨炼我,使我完全,而不仅仅是一个让我积极、有效地服侍他的地方。我相信福音的真理 —— 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并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之后将自己的爱子赐给人类,救赎这个堕落的世界。我相信上帝的旨意是让我这个工人和领袖,能够与其他人一起积极地影响世界。但在面对竞争激烈、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职场,而我又不得不在其中行管理、带领之职时,我不知道如何行出上帝对我的计划。一份工作,只有当他人呼召你去做,而且你是为了他人而非自己的益处去做,才能被称作职业。因此只有将工作视为一份服侍使命,而不单是为了自己的益处,这才是呼召。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希望在工作中忠心,你会发现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复进行着思索衡量:●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促进社会公益。●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成为一个诚实之人,并向同事传福音。●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提高技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创造美好之物。●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以荣耀上帝为动机,并以此为目的去促进和影响社会文化。●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无论经历高山幽谷,仍然以感恩、喜悦、被福音更新过的心来工作。●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做任何能给你带来最大喜乐和激情的工作。●在工作中服侍上帝就是竭尽所能去挣钱,然后竭尽所能去慷慨施舍。除非有上帝。如果圣经中的上帝确实存在,今生背后是另一个永恒的世界,而并非只有今生,那么每份善的努力,即使是最小的、最简单的努力,都在回应着上帝的呼召,并具有永恒的意义。整本圣经一开始首先谈及的就是工作。由此可见,工作十分重要,是一切的基础。《创世记》的作者将上帝对宇宙万物的创造视为工作,把伟大的创世之工放在一周七天之内完成。接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伊甸园里的工作。这种将神圣有序的创造和人类受造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工作观,在世界各大信仰和宗教体系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创世记》告诉我们一个令人讶异的事实 —— 工作乃是伊甸园的一部分。一位圣经学者总结道:“无疑,上帝良善的计划中少不了人类的工作,或者更具体来说,人总是生活在工作与休息的不断循环中。” 总而言之,要想活出有意义的人生,竭力工作不可或缺。工作是上帝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是赋予人生目的的一大支柱。但是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工作,不可使其凌驾于上帝之上。我们要不时地停下工作的脚步恢复身体,同时也要享受这个世界和平凡的人生。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为人生提供意义的基础。如果我们的人生基于工作、成就、爱情、愉悦,抑或学识,那么我们终会变得焦虑和脆弱。因为人生中凡事都可能会威胁到这些 “基石”,而死亡必然会夺取一切我们视为宝贵的东西。《传道书》的论点就是要我们实际倚赖一位恩慈的创造主。上帝不是一个抽象的信念,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坚定不移、充满意义。传道者实际上是在称赞 “一掌盛满安宁”,这与其他两种选择形成了对比。其中一个选择便是从劳碌捕风中得到 “两把” 财富,另一种则是做毫不劳作的愚昧人,最终空手而归。传道者承认在这个堕落的世界想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实则是来自上帝的奇妙恩赐,而我们有责任通过寻求一种特定的平衡来得到这个恩赐。不用劳作的安逸并不能带给我们满足,毫无安息的忙碌也同样不能。我们既要劳作,又要安息。如果不为一个超越自我的目标而奋斗,一切工作动力都将源于另外六宗罪中的某一种。你可能工作分外勤奋只是为了出人头地,或出于骄傲想要证明自己,或为了满足贪欲及纵情饕餮。简而言之,怠惰是最难察觉的一种偶像崇拜。它把那愤世嫉俗的自我摆在生命的中心。一旦陷入怠惰,你会放任最可怕的恶行和罪行,成为工作主要的推动力。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借助历史反思现代性的作品,作者的目的,不是要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过一种绝对平等主义的生活,而是提醒我们重新反思工作的意义。对个人来说,需要更关注价值,而非欲望;对社会来说,要更关注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永远不要颠倒目的和手段 —— 把人物化成工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工作狂是一种病

          1957 年曾经上演过《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现实版本,男主是一个刚退休不久的考古学家,还是世界知名的那种。这位 64 岁的老人可以说是得偿所愿,葬身于谷底,最初人们以为是失足,后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自杀,而自杀的原因可能让不少人很意外,至少在当时来说有些匪夷所思。他是认为自己已经老到无法再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回首过往也觉得曾经的工作大多数徒劳和无意义的。在他看来,工作的意义就是证明了他存在的价值,也是衡量生命是否存续的一大标准,甚至是他眼里唯一的。 如果照此来看,在他眼里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值得活,幸好我们没有生活在这样极端的一个社会。不过细想一下,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蔓延着类似的气息。活着为了工作可不是从原始人社会流传下来的,更多是在步入农业社会开始产生,到工业社会逐渐发展壮大,以至于被当下不少人接受。不过要是按照赫拉利《未来简史》的思路来看,未来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产生不了什么价值。 时间就是金钱,只要你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人生目标,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样的故事在 08 年金融危机后再难讲下去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当前的社会体制对穷人来说极为不利,有钱人想要赚钱太过容易,没钱人靠努力工作也可能只是勉强生活。 由此导致的过劳死和过劳自杀越来越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重复的无意义工作中人们甚至找到了满足感,至少可以享受其带来的陪伴感和孤结构感,不至于让自己的生活孤独和凌乱。简言之,依靠工作,人们似乎让自己处于一种比较好的状态,维持这种假象可以让内心更好受一点,以便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暂时安顿自己。于是更多工作狂的诞生也就不意外了,不过这是一种病,工作本身并不能治愈。即便是把自己当做大机器的螺丝钉,也会出现不被需要的情况,更有甚者,赖以生存的大机器会轰然倒塌,瞬间化为齑粉。 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壮大,让很多工作变得自动化,以往需要人的地方不再需要了,这可能是一种解放。却也会导致很多人的失业和无所适从,那些曾经无意义的工作也消失了,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凌乱和孤独,让成年人可能瞬间就崩溃。辛辛苦苦付出了多年心血的公司一夜之间突然将你扫地出门,仿佛你不曾存在过,对于谁来说都不好受,都是人生中重大的挑战,从此踏入了至暗时刻。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所谓的传统行业,它会出现在每一个岗位,尤其是那些我们以往认为让人羡慕的。在时代的狂潮和技术的巨轮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于难。 遗忘历史注定要重蹈覆辙,《工作的意义》回顾了工作从史前到当下的历史,不光是简单的想告诉我们其变化和发展的故事,更是想提醒我们从中寻求出新的道路。即便如此,作者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来,可能是因为问题过于宏大,也可能是作者也手足无措。不过在作者要传达的精神和乐观情绪之下,确实应该改变对于工作的想法和态度,甚至于我们之前对此的所有认知都值得再重新审视一遍,不然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世界。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和被逼无奈做出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做法。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经济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吗?

            📖书名:工作的意义: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作者:【英】詹姆斯・苏兹曼为什么推荐这本书?本书首要目标是缓解 “稀缺经济学” 对我们工作与生活的钳制,削弱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这种关注是不可持续的),促使人们意识到许多支撑当前经济制度的核心假设其实都是农业革命的产物,并且在人们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被放大了。意识到这一事实之后,我们就可以放飞思维,设想一个全新的、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更有可持续性的未来,从而驾驭未来的挑战,利用自己无尽的能量、强大的决心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去塑造未来的命运。🌟 我们的基因决定我们必须工作,目标、智慧和勤奋共同塑造着人类命运,促使我们为公共建设添砖加瓦,无数个体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我们对自动化未来的种种焦虑,同许多思想家、空想家的乐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这些人一直坚信自动化是开启经济乌托邦的钥匙。“现代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大力赞颂 “非常精巧的机械”,相信它们未来将 “节约劳动”。一个世纪之后,奥斯卡・王尔德则幻想未来 “所有必要却令人不悦的工作将由机器完成”。但无人能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那样全面阐述乐观愿景。作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在 1930 年就曾预测:到 21 世纪初,资本的积累、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应该能将我们带到 “经济乐土”,届时,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很容易被满足,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不会超过 15 个小时。🌟 凯恩斯认为人类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经济问题,也被称为稀缺性问题。他的理论认为人是被贪婪的欲望所诅咒的理性动物,但由于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所以一切资源都是稀缺的。我们有无限的需求,而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一观点是经济学的核心,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分配稀缺资源来满足需求和欲望。这一观点还支撑着我们的市场、金融、就业和货币体系。因此,对经济学家而言,稀缺性是驱使我们工作的动力,因为只有通过制造、生产和交换稀缺资源,我们才能弥合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的鸿沟。🌟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人类的祖先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关注资源稀缺性。这就提醒我们,工作的内涵不应该局限于努力解决经济问题。我们经常把各种有目的的活动都描述为工作,比如建立人际关系、健身甚至休闲。经济学家把工作定义为我们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花费时间和精力。🌟 关于工作,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在一项任务上花费精力或付出努力,以实现某个目标或目的。对于这个定义,狩猎采集者、身着条纹西服套装的衍生品交易员、手上布满老茧的农民,还有其他职业的人都会认同。🌟 在描绘人类与工作的关系的历史时,有两条路线是最明显的,这两条路线彼此交叉。- 第一条路线描绘了我们与能源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所谓工作,终究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而活的有机体与死的、无生命的物质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做某种工作的能力,因为只有生物有机体才会主动寻找并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存、生长和繁殖。- 第二条路线是人类的进化和文明之旅。早期的文明里程碑上标记的是粗糙的石器、古老的炉具和破碎的珠子,后来的里程碑包括强大的引擎、大型城市、证券交易所、手工工场、民族国家以及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机器。这条道路也布满了许多无形的标志,它们表现为思想、观念、抱负、希望、习惯、仪式、惯例、制度和故事,构成了文化和历史的基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472 本 #《工作的意义》📕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它是由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共同催生的。我们被告知它将带来指数级的变革,远超之前历次革命。在工厂、企业和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任务将由算法驱动的物联网完成,但除了这一事实之外,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这场技术革命未来将如何演变。📕在描绘人类与工作的关系的历史时,有两条路线是最明显的,这两条路线彼此交叉。第一条路线描绘了我们与能源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所谓工作,终究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而活的有机体与死的、无生命的物质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做某种工作的能力,因为只有生物有机体才会主动寻找并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存、生长和繁殖。📕第二条路线是人类的进化和文明之旅。早期的文明里程碑上标记的是粗糙的石器、古老的炉具和破碎的珠子,后来的里程碑包括强大的引擎、大型城市、证券交易所、手工工场、民族国家以及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机器。这条道路也布满了许多无形的标志,它们表现为思想、观念、抱负、希望、习惯、仪式、惯例、制度和故事,构成了文化和历史的基石。📕在描述地球生物的漫长历史时,一般遵循两个维度:一个是能量维度,即根据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能力去描述,最早的能量来源是地热,然后是阳光、氧气以及其他生物体的肉;另一个是进化维度,即地球生命进化的方向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能量消耗越来越多以及在物理学意义上做功越来越努力的生命形态。📕“合目的性” 的行为是这样的:外部观察者可以将某个目的归因于某种行为,但该行为的主体既不理解也无法描述这种行为。当一棵树生长时,树叶最大限度地暴露在阳光下,这样就可以收集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智人是生命史上最多产、最专业、最多才多艺的工具制造者和使用者。我们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需要用到某种工具,并且发生在我们以某种方式改造过的空间里。人类现在获取的大部分能量,除了用于维持体能和繁衍后代之外,都消耗在使用工具来改变和改造周围世界上了。📕城市的存亡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共同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其居民是否有能力借助共同的经历、信仰和价值观团结在一起,然后逐渐将这些联系拓展到养育他们的农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即时满足到延迟满足

                人类社会的很多概念,很多 “约定俗成” 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一直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而来的,比如说 “工作” 这个概念。在原始狩猎时代,人类的工作大多都是即时满足的,付出马上获得回报。那个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共享” 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自然的共享关系。但是进入农业社会以来,人类的工作变成了延迟满足 —— 你必须春天耕种秋天才能获得收获。从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 “交换” 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也就变成了交换关系。延迟满足明显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你摆脱在低水平的自锁状态,可以向上形成突破。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动力。但是,为什么当效率飞升,物质创造的量级远非昔日可比的时候,人类却越来越为工作所困,产生越来越多的焦虑呢?原因在于,效率提升的同时,人类的欲望也在提升,而且,往往超过了效率提升的速度。延迟满足,变成了从不满足。套句脱口秀大会上的话,快乐最多五分钟 —— 仅在小目标实现之后的那短短五分钟。之后,就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了。我记得在玩财富流沙盘游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过质疑:“这个游戏的设定不合理。谁说只要我的被动收入增加,超过总支出之后就可以财富自由。事实是,当我的收入增加的时候,支出也总是会增加的呀!” 我当时的回答是:“那你可以控制你的支出不要增加啊。” 但是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力量,因为它的难点在于 —— 知道,但做不到。尤其是我们为 “工作” 付出了那么多之后,该如何奖励自己呢?那就消费吧,骚年!也许,我们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思考一下 —— 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00万年前就过上了“躺平”生活的那群人

                  非常适合 “躺平” 青年看的一本书! 写《人类简史》的尤瓦尔・赫拉利曾大力评赞。作者詹姆斯・苏兹曼,是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他从人类诞生开始,一直讲到未来机器时代。展现了一部人类工作的变革史。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人类诞生开始一直谈到智能化未来,虽然不能解决你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却能带领我们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看见和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朱 / 霍安西部落的 “躺平” 生活 躺平学,21 世纪的新人类哲学之一。但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生活方式。有一群人,在 100 万年前就成功 “躺平” 了。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地带,有一个叫朱 / 霍安西的部落,他们直到 20 世纪末还过着狩猎采集生活。和我们关于原始采集社会 “饥饿,肮脏,野蛮” 的印象完全不同,朱 / 霍安西的部落被称为 “富足的原始社会”。因为物质欲望很少,他们很少人每周工作超过 15 个小时。大部分时间用来休息和休闲,并把闲暇时光完全用在我们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白天散步、聊天、调情,夜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讲故事。朱 / 霍安西部落人有一个让他们的接触者都感到困惑的点,就是他们对物质的节制。从不采摘多余的食物,今天的够吃了,就算蔬菜或瓜果腐烂在藤蔓上,也不管。他们只注重满足迫切的物质需求,而没有被一大堆令人不得安宁的欲望所拖累。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的部落被称为 “富足的原始社会”。 而作者,称之为 “低欲望的原始社会”。 他们的生活方式,妥妥的就是今天年轻人倡导的 “躺平学”。不过一种是在狩猎时代的采集生活,一种是在信息时代的采集生活,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 “适度努力” 获得更多的自由。我们是为了什么在工作?未来! 如果要问一个上班族,你为什么上班?大概答案是:不上班会饿死的。而詹姆斯・苏兹曼的回答是:在农业社会,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个人都要工作。在商业社会,信息社会也是一样。事实上,我们很多人比起为了吃饱饭工作,更是在为未来工作。这和时代的经济形态相关。在原始狩猎时代,是 “即时回报型”。朱 / 霍安西部落的人,注重的,是 “短期思维”。时间、努力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是及时和正向的。饿了就去找吃的,渴了就去找喝的。从来不囤积食物。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他们没有内卷,也不存在什么 996。今天我们人人都敢向朱 / 霍安西部落那样去工作和生活吗?显然不敢。因为现在的经济形态是 “延迟回报型”。 我们必须同时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所有的劳动,不仅是为了当下能吃饱饭,还要考虑父母的健康,自己以后的养老,未来孩子的教育等等问题。这也是现在的人活得这么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活得这么累的原因。这些 “未来” 的问题,是一根根让我们随时都必须绷紧的弦。就像作者讲的一样:集中精力为未来的回报而努力,就意味着生活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宇宙中,这些可能性里面有些是好的,有些则是坏的,有些难以界定。他打了个比方:如果原始部落的人偷懒,不想去找吃的,那他们推迟一天再去,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相比之下,一个农民如果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一项紧急的农活,往往会承担巨大的风险。可能晚一点收割,食物就烂在了地里。所以农民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天气,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工作。因为没有人敢对 “不可预知” 的未来置之不理,放手一搏。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在心里 “辞职了几十遍的打工人,最后还是乖乖回到了工作岗位。最后无奈地发个朋友圈:“加油,打工人”!工作无意义 说来讽刺,人类并不是从诞生开始,就需要工作。甚至没有工作这一说法。等到有了工作,工作目的也不是为了 “工作”,而只是为了 “玩”。“工作” 的起源,和 “火” 有关。大约 200 万年前,人类只能通过吃植物的果实获取能量。大约 150 万年前,开始尝试动物等复杂的生物体。大约 100 万年前,当人类开始掌握取火技巧,掌握使用火和烹饪。从植物果实到生的生物体到熟食这一过程,是一场 “能量革命”。这场革命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以更少的体力获得更多的能量回报,从而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也会增加。一直大猩猩每天必须吃相当于自身体重 15% 的食物来维持健康。因此打斗、交配和玩耍的时间就不多。而脑容量逐渐增加的人类却开始无聊起来。不知道将富余的能量还和时间用到何处。于是他们总要找点事情干,“工作” 的概念就产生了。詹姆斯・苏兹曼在书里,讲到动物界有一种雄性织布鸟。每到夏季,织布鸟都要努力建造上百个一模一样的巢,然后再付出同样多的努力把那些巢毁掉。这种看似无意义的行为,科学家解释:如同我们一样,当它们能量富余时,也会按照熵定律去做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工作,以便把富余的能量消耗掉。总结起来,人类最初关于工作的起源,一个是因为 “没事闲的”,一个是因为 “吃饱了撑的”。工作,就是为了消遣富余的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就是玩儿。工作有什么意义?工作无意义,工作不过是一种消遣。这和今天年轻人倡导躺平学的生活和工作理念不谋而合。这是一种难得的 “返祖” 现象。詹姆斯・苏兹曼通过《工作的意义》,最想让我们认识到的问题,就是他说的:在人类历史上 95% 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好像活着,就只是为了工作。可是工作从来不是我们生活的永恒内容,生活本身才是。懒惰不行,内卷过犹不及,而躺平刚刚好。为什么不需要我了? 詹姆斯・苏兹曼在书里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传道士给部落的人们讲述《创世记》。说上帝为了创造世界,不知疲倦地工作了六天,第七天决定休息。这是为了提醒人们,你们想要休息,也要一周劳作六天。传教士又讲,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没能抵挡住蛇的诱惑,结果遭到上帝的 “诅咒”,其儿女不得不在田里辛苦劳作。这是为了提醒人们,你们活着必须要时时刻刻辛苦劳动。部落的人们,一直以来正是在这样的 “准则” 下生活。后来某一天,白人牧场主和殖民地的警察侵占了他们的土地,他们沦为苦工。这样持续 30 多年,直到最后他们被赶出土地,因为牧场主们投资了更便利的机器。部落很多人因此失去工作,只能坐等政府救济。到这个时候,朱 / 霍安西族人就搞不懂《创世记》里面关于人类堕落的故事了。因为,如果说他们像亚当和夏娃一样被放逐到田间辛苦劳作是上帝的安排,那么牧场主现在为何又说不再需要他们,而将他们赶出田间了呢?这是朱 / 霍安西部落人最后的疑问。“活着只为了工作” 很痛苦,而 “活着没有工作” 的危机,同样让人不安。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在朱 / 霍安西部落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历史。 等到未来,机器人能够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人失去工作,甚至不需要工作时,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疑问:   为什么不需要我了? 那个时候,我们是该兴奋,还是失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综合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描绘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工作简史,解构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个时段之间人与工作关系的演变史。你将学到:为什么原始社会人类每周只需要劳动十多个小时?农耕生活明明更辛苦,人类为什么要放弃狩猎采集生活?工业社会是如何刺激人的欲望的?人要如何摆脱欲望的诅咒,找到自身独有的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努力工作所追求的富足,是真的吗?

                      Sir 说,“学历史的作用是让我们更自由。比如说欧美中产阶级人人都喜欢自己家门前有一片漂亮的草坪,每年花很多时间去修建维护这个草坪。草坪就是形象,草坪就是脸面。那么我们对草坪的喜爱,是出于自然的生理需求吗?不是。如果你了解历史的话,草坪其实就是个历史的产物。” 当然啦,你如果和你女朋友说,钻石和碳是一样的,那么后果自负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稀缺与冗余

                        这本书跟《贫穷的本质》放在一起读会挺有意思。采集狩猎的古老先民抱有及时满足的信念,逐水草而居,从未意识到资源的稀缺。更充裕的余闲催生了一些与喂饱肚子无关的 “无意义 “工作。正是吃饱了没事干,又不能真的闲下来,让冗余的精力无处可去,才一步步催生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最终义无反顾地开启了农业时代。相比于采集狩猎的及时满足,农业文明无疑是延迟满足模式。人类甚至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各自独立地创制了与之相关的历法。时间以年为单位周而复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最大的改变,是时间,土地,人口,农牧产品变成了稀缺之物。稀缺限制了视野,稀缺定义了价值,价值意味着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源是有意义的,以占有为目的的不平等随之愈演愈烈。工作的意义,大概就是生存的意义,汲取负熵,创造一种有秩序的低熵模式,或是发现某些能够指导这种模式产生的信息。由人类精巧协作所形成的复杂现代生活中,高度分化的工作可能无法从局部再提供这种关于意义的直观感受。工作者能体会到的,是与分工相联系的金钱回报。金钱成了价值的尺度,甚至能够衡量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冗余的精力孕育了稀缺,对稀缺的恐惧爆发了物质的巨量冗余。可贫穷不只是物质层面的结果,更是视野的不断窄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文讲了工作的发展史,引申出现代工作现实的病态,高估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这个二货,是条二哈。

                            这本书在总结现在工作的意义和人对工作的误解,全篇以一半的篇幅描述非洲那几个屯的低欲望悠闲,街溜子之我是程浩楠的狩猎采集生活,让我在阅读本书的时刻,深刻意识到我读书,到底在读啥呢?  从侧面隐喻地方式暗示我,我在摸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为啥还要努力工作?他们可能是为了满足欲望,也可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当然,更可能两者兼而有之。苏兹曼的这本《工作的意义》,带我们穿越了漫长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的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工作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变,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化成果都变得越来越丰盛。但是,作者也带我们看到,人与工作关系中极其残酷的一面,人们因为工作压力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甚至造成 “过劳死” 和自杀,在欲望的驱使下社会两极分化,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痛苦。书中还提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对人类工作的影响,比如,未来哪些职业更容易被自动化技术取代,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了。这是一本借助历史反思现代性的作品,作者的目的,不是要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过一种绝对平等主义的生活,而是提醒我们重新反思工作的意义。对个人来说,需要更关注价值,而非欲望;对社会来说,要更关注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永远不要颠倒目的和手段 —— 把人物化成工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意义

                                很多时候的工作只是因为社会性的资源调配罢了,如果真的去追寻其中的意义,会无所适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本书应该是作者好多研究工作的总结,提出了好多不一样的观点,或许提前反映了未来的某些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燃煤蒸汽机车那熏黑的烟囱中喷薄而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墙壁上的电源插座一跃而下,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子处理器的形式勃然兴起。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它是由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共同催生的。我们被告知它将带来指数级的变革,远超之前历次革命。在工厂、企业和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任务将由算法驱动的物联网完成,但除了这一事实之外,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这场技术革命未来将如何演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