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2024经济全盘观察信息获取
1,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温和滞胀格局。全球 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 GDP 缩减指数都可能小幅回落,但全球通胀率依然显著高于全球增长率。也就是说国家预测 2025 与 2024 相对比整体的物流成本会降低。但是人力成本仍然会同步上升,只是对比其他国家通胀率较低。2,受到去全球化趋势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冲击,欧元区经济在 2025 年仍将维持弱势增长格局,全年预计增长 1%,欧洲央行降息幅度与频次可能高于美国;日本经济在 2025 年仍将维持 0.5%-1% 的增长,日本央行很难连续加息。欧元兑美元汇率有望维持在 1.1 上下,日元兑美元汇率可能在 130-140 区间波动。这就进一步标明,日本仍然是老美的前哨站,这其实是一个贸易顺差的风口。3,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仍将面临总需求不足的局面,具体体现为消费与投资增速仍处于相对低位,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与 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都可能在 - 1% 至 1% 区间内波动。结合 2025 年出口增速下行风险增大。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可能降低外部需求;另一方面,来自美欧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可能进一步上升。这其实就标明了一个信号,2025 国内进一步的卷起来,出海现阶段风险较大。4,东南亚地区电商战处于一个风口开始期,该地区仍然是货到付款模式,在中国的成熟基础上缩短了十年,属于混战期间,暂时没有领军巨头出现。5,中国电动车出海已经基本没戏,美国关税增加 100%,欧盟也增加到 45%,同比下降 16.7% 出口率。代表国内车企会进一步的卷起来,同时 2025 会再死一批新能源企业以及合资企业。6,人类研究已经突破了全新的基因调控原理,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一直在求解:为什么一个生物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携带的是相同的遗传信息,最终却发展成为功能截然不同的细胞?安布罗斯和鲁夫昆给出的答案是,这取决于遗传信息如何受到调控,而微核糖核酸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miRNA 是一类天然生成的小型非编码 RNA 分子,长约 21 个 - 25 个核苷酸,别看其个头小,在基因调控中作用却极大。这就代表着人类延续这个方向将会引导所有的细胞进行良性的发展,从而规避所有的疾病。7,人工智能方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J・Hopfield)和加拿大伦多大学教授杰弗里・辛顿(Geoffrey・E・Hinton)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现和发明,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再是原来单独的程序编写计算,而是进入到了一种类似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不同的节点相互交错响应的学习机制。8,人类今年突破了可以氨基酸序列中预测蛋白质结构。也其实就代表着人类开始进入到自由设计自然生命的领域之中,而原先做到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存在,而这个基础应用就那些不可控制的存在成为一种可控的存在,比如器官生殖替换等等。9,最后提到严复,文章开头其实可以作为总结,从中国古代的士人到现代的知识分子,有一定精神联系,但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进化过程。古代士人阶层经历了现代社会转型的熔冶锻炼,被注入新质以后,才逐渐成为新型的文化人。现代社会转型包含了君主专制的倒塌、封闭文化体系的崩坏,以及在西方列强炮火下被迫进入半殖民地化社会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其新质就是现代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的建立。也就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脱离 “大锅饭”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惶恐心理,与百年前刚刚脱离科举制度的士人阶层有相似之处,这里涉及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价值取向以及他们与政治、社会的复杂关系。现代知识分子的工作岗位究竟在哪里?要弄清楚这一切,就应该以学习和研究严复的人生道路为起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1. 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温和滞胀格局。全球 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 GDP 缩减指数都可能小幅回落,但全球通胀率依然显著高于全球增长率。2. 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冲突依然易发频发,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去全球化态势仍将持续,新冠疫情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碎片化趋势也将维持,这三股力量成为强化全球供给侧约束以及抬升通胀中枢水平的主要力量。3. 由于美联储及时降息且初次降幅较大,宽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之间形成了较好的配合,2025 年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较高,全年预计增长 1.5%-2% 左右。4. 受到去全球化趋势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冲击,欧元区经济在 2025 年仍将维持弱势增长格局,全年预计增长 1%,欧洲央行降息幅度与频次可能高于美国;日本经济在 2025 年仍将维持 0.5%-1% 的增长,日本央行很难连续加息。欧元兑美元汇率有望维持在 1.1 上下,日元兑美元汇率可能在 130-140 区间波动。5. 2025 年美国股市波动性可能显著加大,但美国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较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