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的见证者——凌烟阁
今天读完了《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面对浩瀚的历史,和众多的大唐风云人物,真是感慨万千。大唐盛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光芒。书中既有开国元勋的辉煌,也有乱世英雄的悲壮。通过一个个人物,顺着他们走过的足迹,共同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书不仅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还揭示了他们在时代变局中的无奈与奋斗。小小的凌烟阁成了大唐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本书是于赓哲教授所著的一部通俗历史叙事作品,以唐代 300 年的历史为背景,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二十四位凌烟阁功臣,通过剖析他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功绩成就以及与时代的关系,展现了大唐的兴衰历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大唐的风云人物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唐代先后有四位皇帝陆续将功臣画像添列其中,如郭子仪、李光弼、张九龄、褚遂良等赫赫有名的功臣,总数最终超过百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人。一是,“五福老人” 郭子仪。他不仅功高盖世,而且按照当时的标准,在做人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是郭子仪保下来的,对国家而言他有再造之功。唐代能在安史之乱后延续一百多年,郭子仪是首席功臣。曾国藩曾视郭子仪为偶像,他说:“立不世之勋而终保令名者,千古唯郭汾阳一人而已。” 郭子仪的人生应该说是激情岁月,同时充满智慧、大度和豁达,他的处世智慧值得深思,更值得学习。另一个是,明哲保身的李世绩。作为一个武将,自降唐一直到去世,李世绩始终保持一定的独立,从来不依靠哪个山头,可谓特立独行。他在玄武门事变前保持中立,在贞观后期储位之争中仍旧保持中立。虽然参加了立储会议,但基本属于看客,因为他知道这是核心集团内部的事情,作为外来户少说为妙。我觉得李世绩的一生谨言慎行,他很聪明,从不参与派系之争。他是真有格局,有远见,有定力。让人佩服!读完此书,我专门上网搜了搜,“凌烟阁” 最终毁于战乱。虽然凌烟阁消失了,但是凌烟阁功臣们的事迹永留青史,继续激励着后世的人们。这是一阕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交织着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凌烟阁的历史就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与财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启示的经典之作。本书语言生动,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趣味性,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感受到大唐的风云变幻,辉煌与沧桑。推荐给历史爱好者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大唐兴与衰清朝乾隆皇帝时期一度想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所创办的凌烟阁来表彰与记载为大清所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创办了紫光阁。所幸,清朝并没有唐朝所持续长久也没有唐朝那么多的问题,清朝皇帝极力吸取了历代的教训,禁止宦官干政,同时又将整个中国变为了多民族融合的固定疆域国家。以至于清朝紫光阁的二十四功臣图看起来相较于凌烟阁还是挺不错的凌烟阁的水分越来越大,从最初的长孙无忌、魏征等真切为建国守国做出贡献的人到鱼朝恩、程元振这些宦官蠹虫,见证了唐朝的兴与衰与权力的博弈。一座凌烟阁,一幅大唐史。陆贾跟刘邦说马上可以打天下但不能治天下,为人主要居安思危。一个朝代的兴盛通常都是最初的那几任君王,之后的君主就跟 “回归平均定律” 一样,直线下滑,骄奢淫逸、荒废朝政,俨然一副昏君的样子。历朝历代无不是重复这样一个荒诞又可笑的过程,即是李世民一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的君主也打破不了这一魔咒。人终究还是打破不了人性的魔咒,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苦难和挫折才能够体会成功的苦楚与艰难,才会更加珍惜已有的生活。一个人生来富贵从未历练,面对他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性本身。人性在一个克制的人身上会有所收敛,但在一个放荡的人身上则是恶魔。回看历朝历代,每一代都有贤明君主也有昏庸君主,亦有为昏庸所忠诚的臣子。他们虽然本身所做出的事也具有时代的限制,但他们可配得上忠义二字,甚至在当下我们看起来有一些暴虐的忠义。徐茂公一生谨言慎行、颤颤巍巍的保持中立,最后受孙子徐敬业造反而被开棺戮尸,不禁让人唏嘘啊。仆固怀恩的一生忠诚,最后却落了个叛臣的下场,一切都源于互相的质疑与偏见。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人为了自保与生存,彼此怀疑对方攻击对方,造成的只有彼此间的更大隔阂,最终一语成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这一词已经成为了帝王与功臣的结局代名词,但又有多少是自己造成的鸟尽弓藏呢。透过历史人物,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的过程与结果,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做人处事的智慧。学娄师德的隐忍与坚守底线、郭子仪的为人所敬爱、褚遂良的忠义……,摒弃鱼怀恩程元振等人的奸佞行为。这也是历史能够带给我们的 “以史为镜” 的智慧,历史从未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将方案照搬到现实,只有学习一些共通的规律来引导我们。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唐朝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影响历史进程的英雄豪杰们的风采。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慨万千。首先,我被书中描绘的大唐盛世所震撼。那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昌盛、国力强盛的时代,无数英雄豪杰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或文或武,或智或勇,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让我对那个时代充满了向往和敬仰。其次,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打动。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每一个都是那么鲜活、那么生动。他们有的忠诚勇敢、有的智勇双全、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坚韧不拔……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坚持。这些人物形象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最后,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多启示。首先,我认识到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唐的功臣,都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其次,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唐朝的盛世中,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够共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最后,我认识到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辉煌和沧桑,更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总之,《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领略了大唐盛世的风采和英雄豪杰的风采,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我相信这本书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和前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通俗人文读物刚开始是听于赓哲老师的名家讲书系列,看到的这本于老师自己写的书。里面关于贞观时期的叙述,符合史书记叙。看到的很多内容让我不自觉的想起电视剧《贞观之治》里面的情节,生动形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比较老版的《贞观之治》,我个人认为剧情还是排的相当不错的。中晚唐时期的凌烟阁功臣,更不应该被时代所遗忘。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浑瑊、李晟、马燧… 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大唐续命一个多世纪。当下,在世界很多地方还有唐人街、唐装等影响后辈的文化习俗,书中的凌烟阁功臣他们在历史上的功名不言而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听过作者自己对这本书的解读。让我感触较大的是:提到了李光弼和郭子仪的生平及他们人生经历的比较。其中有一个观点是,李光弼是个专业型人才,而郭子仪则是个将才,更是个帅才。他们之间人生境遇的不同,源于郭子仪更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他在技术上可能不如李光弼,他指挥的战争有输有赢,但在战略上,由于他有高超的协同能力,所以在整体布局、部队调配和资源规划上都有很多建树,远强于李光弼。当然,这一点在他们进入更高阶的政治生涯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这给我的感触是,一个专业性人才在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时,应该提升的是自己的协调和交往能力。当你评价一个领导专业性不强,但职级却比你高,成就远大于你时,要想想看,是不是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他可能是一个战略性人才,而你只是一个战术性人才。所以,作为专家,如果想有更大的回报或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谨慎、审慎、低调,多向成为你领导的人学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