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因为安藤忠雄来到了这里

    因为看过安藤展,被牵引到了这本书的空间里。如果说很多中国城市建筑在模仿安藤风格,那么安藤自己就是柯布西耶的布道者,柯布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斗士,把工程模块思维引入居住建筑领域的第一人,他是积极引入混泥土新材料的先锋,是给老百姓盖房子的人。最喜欢的一句:"秩序是真正的生命之匙。正是对秩序的探寻,把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新建筑标准的先驱

      勒・柯布西耶是出生于瑞士的法国建筑师、画家、城市规划师,现代建筑运动先驱者之一,与德国建筑师 W. 格罗皮乌斯、芬兰建筑师 A. 阿尔托、瑞士建筑理论家 S. 吉迪翁共同创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使得现代建筑运动成为国际性的趋势。柯布西耶在进行原创性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同时,也做出深入的理论思考,他的实践与理论对 20 世纪的建筑发展与城市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走向新建筑》一书可以说是他的关于建筑与城市艺术的一系列理论思考的结晶。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书中有关建筑的很多原则,人与城市相互关联休戚与共的思想并未过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新建筑》

        《走向新建筑》是柯布西耶最知名的著作。柯布西耶从 1920 年起,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提倡建筑的革新。1923 年,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走向新建筑》。近一个世纪以来,本书是建筑业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想要理解现代建筑、理解现代城市,《走向新建筑》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本书核心内容:一、为什么柯布西耶能够率先引爆建筑界的现代革命?二、柯布西耶的理论贡献。三、我们生活的城市如何受到了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在柯布西耶看来,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处在新旧交接的时代,他倡导的建筑,是跟普通人息息相关的住宅。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很多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会被奉为经典,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新旧交接的时代,还是了解古典建筑法则的。于是他们一方面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另一方面又在作品中呈现了古典的美和比例,所以他们的作品既跟当下的新技术、材料接了轨,又具有过去时代的美的神髓。柯布西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也很大,1930 年代国际建协的《雅典宪章》就是在他主导下完成的,宪章里面对现在影响很大的就是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规定,将城市分作住宅区、工作区、休息区等等功能严格划分的区域,然后各个区之间通过小汽车交通。第一,介绍柯布西耶的在住宅设计方面的贡献,讲到了他对新材料的积极使用,以及改变了现代住宅的多米诺系统。第二,介绍他的理论贡献,认识到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开创了新的风格,更在于他吸收了古典建筑文化中对比例的重视,设计出了横跨两个时代的优秀住宅。第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念,虽然这个理念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但也实实在在影响了后续的城市规划行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走向新建筑》是柯布西耶最知名的著作。柯布西耶从 1920 年起,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提倡建筑的革新。1923 年,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走向新建筑》。近一个世纪以来,本书是建筑业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想要理解现代建筑、理解现代城市,《走向新建筑》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新建筑

            “现代建筑的旗手”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和实践。柯布西耶这样的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一方面非常了解古典建筑法则,另一方面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始现代建筑的时代,体现了新旧建筑风格的转变。他利用多米诺体系,快速复制大量住宅。柯布西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也很大,1930 年代国际建协的《雅典宪章》就是在他主导下完成的,宪章里面对现在影响很大的就是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规定,将城市分作住宅区、工作区、休息区等等功能严格划分的区域,然后各个区之间通过小汽车交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偏激的作者,不过我赞同他的思想

              建筑领域的经典书目,确定了现代建筑的基本规则,因为这本书,欧洲人从用石头建的房子里搬出来,住进了钢筋混凝土建的高楼大厦。作者勒・柯布西耶,20 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 “现代建筑的旗手”。他的建筑思想,甚至依然在影响着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这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在这本书里,柯布西耶以亲历者的口吻,讲述了建筑领域的现代革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我们理解现代建筑的最重要的思想界碑。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核心是多米诺体系。他认为,自己所处的这个新时代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审美:工程师美学。工程师通过数学、科技知识,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出来的建筑或者机器,有一种数学上的和谐之美和秩序感。柯布西耶向往的光辉城市是健康、明朗、积极向上的。所以他的方案超级疯狂,他想彻底消灭街道,把巴黎的右岸几乎全部拆光,只有卢浮宫和城岛上的圣母院保留下来,其余所有房子改建成一个个点状的摩天大楼。这当然不可能实现,巴黎人不买柯布西耶的账。这种到处都是摩天楼的城市,优点很明显,符合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看起来也特别雄伟壮观、特别有秩序感,不过对于这种城市,也有其他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美国有个女记者叫简・雅各布斯,她写了一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来描绘自己理想中的城市。她说,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街道空间。一个好的城市,得有很多条小街道,街道旁边有小商店,一方面经济可以发展,一方面住着也舒服,这样城市才能越来越有活力。柯布西耶向往的这种城市照顾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考虑得比较少。这也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关系。在他早期游学生涯中,有次他去参观意大利的一个修道院,一进去他就目瞪口呆,激动地说:要是能在这里过一辈子,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你想,这种愿意在修道院里清心寡欲过一生的人,当然对七情六欲的城市生活不感兴趣。柯布西耶画过一张很有名的画,一半是太阳,一半是满头毒蛇的女妖美杜莎 —— 其实我们可以用这幅画来比喻他的建筑和城市思想。他的建筑艺术,真是光芒万丈,当他处理单个建筑的造型、空间、材料这些东西时,是非常非常有魅力、趣味无穷的,也成为一代一代现当代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之源和指路明灯。然而他的城市规划思想,尤其是那种乌托邦情结,某种程度上看就像一个魔鬼。他可能过于简单化地认为,一个伟大的建筑放大多少倍就变成一个伟大的城市,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城市生活的色彩缤纷似乎是柯布西耶的建筑太阳一直未能照耀到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创时代的大师

                听说柯布西耶很多年,以前看见他的一些建筑作品,觉得方方正正的,也没看出高明之处。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在建筑这个领域,他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让建筑走向平民化、功能化、工具化,注重建筑的实用性,注重人置身于建筑中的感受。对于建筑美的表达,更多是一种理性的数学之美,几何的线条、建筑的模数、规划的轴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有个性的语言风格,思想敏锐,洞见深刻,讽刺辛辣。如果有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与评价就会更加出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建筑师通过各种图形布局,实现了一种秩序,它完全是他精神师的世界的呈现。通过那些图形,建筑强烈地触动我们的感官,刺美激我们麻木或平静的情感;通过他创造的种种联系,唤醒我们学深深的共鸣,赋予我们有节奏的秩序感,使我们与所处的世界产生融洽的感觉;他决定我们精神和内心的波澜壮阔,我们因此得以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米诺体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邁向新建築》

                        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邁向新建築》(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1923 年出版)在建築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被視為現代建築運動的宣言書之一。以下是該書在建築史上的主要意義與影響:1. 奠定現代建築的理論基礎《邁向新建築》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建築哲學,強調功能性、工業化與現代技術的應用,並批判 19 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勒・柯比意認為,建築應該反映時代的需求,而非拘泥於過去的形式。他在書中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的概念,主張建築應像機械一樣,追求效率與實用性。2. 提出「新建築五點」勒・柯比意在書中闡述了他對現代建築的核心原則,後來被總結為「新建築五點」:底層挑空(Pilotis):將建築抬高,釋放地面空間。自由平面(Free Plan):透過柱子承重,實現內部空間的靈活分隔。自由立面(Free Facade):牆體不再承重,外立面設計更自由。水平長窗(Horizontal Windows):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線與視野。屋頂花園(Roof Garden):利用屋頂空間,恢復自然環境。這些原則成為現代建築設計的基石,並在他的代表作如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中得以實現。3. 強調工業化與現代材料的應用勒・柯比意在書中讚揚現代工業的成就,例如汽車、飛機和輪船,並將其視為建築設計的靈感來源。他認為,建築應該像這些工業產品一樣,追求簡潔、功能性和標準化。他提倡使用鋼筋混凝土等現代材料,並推動建築的工業化生產,以滿足大規模的住宅需求。4. 改變建築的審美觀《邁向新建築》重新定義了建築的美學,主張幾何形體的純粹性和簡潔性。他認為建築的美來自於形式與功能的和諧,而非裝飾性的細節。這種觀點對 20 世紀的建築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興起。5. 對城市規劃的啟發除了建築設計,勒・柯比意在書中也觸及了城市規劃的問題。他主張以功能分區為基礎的城市設計,並提出高密度、高層建築的概念,以應對快速城市化帶來的挑戰。這些理念後來在他的其他著作如《都市學》(Urbanisme)中進一步發展。6. 持續的影響力即使在出版一個世紀後,《邁向新建築》仍然被視為建築理論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影響了 20 世紀的建築師,也啟發了後現代建築和當代建築的發展。該書的核心思想 —— 建築應該服務於人類的需求並反映時代精神 —— 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總結來說,勒・柯比意的《邁向新建築》不僅是一部建築理論的里程碑,更是一場建築文化的革命。它改變了人們對建築的理解,推動了現代建築的誕生與發展,並為後世建築師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直延续的新思潮

                          对建筑住宅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从更大的维度和广度去思考,关于比例,关于审美,关于工业化,以前提出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我们作为从业者也在不断思考该如何处理建筑相关的问题,怎么样提升工业化水平,如何低碳减排保护环境,我们需要思考,更需要不断自我精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不知所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