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星给徐友渔先生的序言

    徐友渔老师的序言非常好,有大思考和大忧虑,如果你不那么有闲钱,读这篇序言就很够用了。大概是两个思考,第一不要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修正理论,第二旧法国不给底层结社和自组织的能力训练,表面看是保护了自己,实际上是害苦了自己。这是真知灼见。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其实纵观世界史,很多国家都曾爆发过革命,但称得上 “大革命” 的,却寥寥无几。究竟什么样的革命能称得上这个 “大” 字呢?著名学者朱学勤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广义的革命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改革,是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上的,比如美国革命;第二层,是小革命,涉及到了社会层面,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第三层,是大革命,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大革命不只改造社会,还会改造人的思想。英美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是否打破了政府权力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边界,一旦边界打破,这个革命就是大革命了。但无论是政府权力想要控制思想文化,还是思想文化试图指导政府权力,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疯狂再度发生,就需要警惕两者之间的边界问题。托克维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挣脱时代的束缚和身份的偏见,在更高的视角下评价历史。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应该成为中学生必读书

        法国现行的 “大区 - 省 - 市镇” 三级地方分权体系,大区议会由民选产生,负责经济发展、交通、文化等事务,真正实现了托克维尔当年未见过的 现代地方民主 —— 权力源于选民,而非王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①在西方人的历史里,民主制来自古希腊,求的是多数之治;平等来自于基督教,求的是所有人之治。②大革命与旧制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追求的目的都是平等,只不过一个是一人之下的平等、一个是所有人平等;手段都是由间接统治向直接统治转变。③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之后的法国,自由比旧制度时更少。人们需要警惕平等对自由的侵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中托克维尔给出的革命动力有很多,我们介绍其中最主要、也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两大动力:一、言论太自由;二、政府搞改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距离这本书出版200年还有32年

              毛主席说自信人生 200 年,距离这本书出版 200 周年还有 32 年(2024 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是一种由封建残余和集权政府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社会,这种混合导致了社会的畸形,生活在旧制度中的人,无论是农民、贵族还是资产阶级,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这种不满逐渐累积起来,最终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助力下爆发成了大革命。其实纵观世界史,很多国家都曾爆发过革命,但称得上 “大革命” 的,却寥寥无几。究竟什么样的革命能称得上这个 “大” 字呢?著名学者朱学勤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广义的革命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改革,是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上的,比如美国革命;第二层,是小革命,涉及到了社会层面,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第三层,是大革命,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大革命不只改造社会,还会改造人的思想。英美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是否打破了政府权力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边界,一旦边界打破,这个革命就是大革命了。但无论是政府权力想要控制思想文化,还是思想文化试图指导政府权力,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疯狂再度发生,就需要警惕两者之间的边界问题。托克维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挣脱时代的束缚和身份的偏见,在更高的视角下评价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失败国家的社会漏洞一览

                  本书是《论美国的民主》的姊妹篇,均衡而有效的民治与颠覆性的社会剧变可谓是社会演进图景的一体两面,前者温暖和煦如阳光细雨,后者血腥暴虐如洪水猛兽,两本著作昭示了美法革命之后的两大社会变革路线。虽是一本未竟之作,依然充满对各种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洞见,今天看来,仍然极具启发意义,对于后进文明体尤其如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必须重读,第一遍只能是闻闻味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需要多读几遍才可以完全读懂的书,也许是第一次看,感觉呈现事实多,而分析原因少了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因王岐山同志的推荐,而名声大噪。这是一部名著,但却不是那么好读,称不上是一本通俗读物。   革命是一种激烈的变革方式,充满了杀戮和流血,是一个政权对另一个政权的颠覆,一套制度对另一套制度的摧毁。旧制度和大革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大革命之后是否真的就把旧制度摧毁了呢?托克维尔针对法国 18 世纪的社会、历史、制度、政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其结论有些不一样,法国大革命的产生并不是在人民最穷困权力最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发生的,大革命之后,也未能建立人们所期望的自由与平等的社会,甚至一度回到了皇帝当权的君主统治时代。   人们的利益诉求,乃至于一个阶层的利益诉求是现实而直接的,所以非常容易产生矛盾。依据矛盾冲突的大小强烈程度,就可能会产生改良或者革命。而制度和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长久的慢变量,期望与一次大革命的冲突,就能改变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是不现实的。   周虽旧邦,其命为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