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吧,记忆》…全心全意去爱,别的就交给命运吧…

    摇篮在深渊上方摇着,而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线光明。尽管这两者是同卵双生,但是人在看他出生前的深渊时总是比看他要去的前方的那个(以每小时大约四千五百次心跳的速度)深渊要平静得多…。记忆不是从摇篮开始,而是 1903 年那个 8 月的一天,故乡圣彼得堡的一座名叫维拉的乡村别墅里,母亲牵着四岁的小纳博科夫的左手,父亲拉着他的右手…… 风起云涌,老纳博科夫不得不领着全家去海外避风头。纳博科夫则早在革命消灭了年轻岁月的风景以前,就已经经历乡愁的种种悲伤与快乐…。接踵而至的十月革命,纳博科夫如愿也被迫的开启了真正的海外流亡,他失去了从舅舅那里刚刚继承的庄园,没有从遗产中获得任何特殊的快乐,也没有因此感到任何愤怒。他只清楚的记得舅舅常常会坐在乡村别墅的白色钢琴前,用响亮的男高音歌唱,记得那些忧伤的声音传到那条阴凉而颤动的小径上…… 全心全意去爱,别的就交给命运吧。这是母亲遵循的简单规则。带着这种规训,一个穿灯笼裤戴水手帽的漂亮小男孩,变成一个穿法兰绒裤子戴贝雷帽的四海为家的瘦长侨民,再变成一个穿短裤不戴帽子的胖老头。捕蝶的孩子到老一生追蝶,那蝶起伏躲闪。沿着陆地海洋向西飞去,又沿着落基山脉向南飞去,经历了四十年的追逐,一生爱蝶的纳博科夫最终在科罗拉多州,象蝴蝶一样被追上捉住…… 在那儿,有一小会儿,父亲身穿被风吹得飘起的白色夏季西服的身影会出现,在半空中壮观地伸展身体,四肢呈奇怪的随意姿态,沉着英俊的面孔向着天空。第二次会比第一次高,在最后最高的一次飞行的时候,他会仿佛是永远斜倚着,背衬夏季正午钴蓝色的苍穹,就像那些自在地高飞在教堂穹顶上的、衣服上有那么多褶子的天堂中的角色,而在它们下面,凡人手中的蜡烛一根根点燃,在烟雾蒙蒙中微小的火焰密集成一片,神父吟诵着永恒的安息,葬礼用的百合花在游曳的烛光下,遮挡住躺在打开的灵柩中的不论什么人的脸…… 非理性才是人本性的视角,突然变焦也是一种生命常态,文学大概是最后一位还敢责问理性的野蛮人了。从黑暗到黑暗的光有什么意义呢?这光难道就是为了证明黑暗的存在吗?崎岖的心路历程,圣愚的人间烟火,恐怕我们要亲自阅读才能感悟少许纳博科夫诗歌般又不失老子那股糙劲的亲自回忆了……(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9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纳博科夫拥有非常惊人的记忆力,能从过去的时光中抢救出无暇的记忆碎片,并用像植物一样蔓卷的语言,在文本中富有装饰性地把思绪延伸开来。纳博科夫特有的复杂性,如同巴洛克式的繁复而又富丽的花纹图式,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结构,甚至还是一种复杂的思维结构,读者能从中品尝到它所流淌出的甘美的滋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组相互间有系统联系的个人回忆文集,时间跨越三十七个年头(从 1903 年 8 月到 1940 年 5 月),是纳博科夫本人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一位鳞翅目昆虫学家透过高倍放大镜观察蝴蝶翅翼上美妙的花纹,并将之描绘下来的那种精确语言,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阅读感受。记忆和对往昔的回顾往往主宰着纳博科夫的小说,故而这本自传正是解读他的小说的绝好密码,因为回忆本身即是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隐蔽的桥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奇特而优秀

          《说吧,记忆》是小说大师纳博科夫的经典回忆录,时间跨越 37 年,是纳博科夫本人极为重要和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往今来以时间和记忆为主题的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奇特而优秀的一本。它跨越了现实与虚构,更像是一部小说。它的语言带着一种坦率的清澈和解剖学般的精确 —— 以一位鳞翅目昆虫学家透过高倍放大镜观察蝴蝶翅翼上美妙的花纹,并将之描绘下来的那种精确,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阅读感受。本书是纳博科夫忠实读者的必读书,为深入解读《洛丽塔》《微暗的火》《防守》和《玛丽》等重要小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记忆和对往昔的回顾往往主宰着纳博科夫的小说,故而这本自传正是解读他的小说的绝好密码,因为回忆本身即是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隐蔽的桥梁,作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纳博科夫在前言里开宗明义,说这部作品 “是由系统的、相关的个人回忆录汇集起来的,地域上,从彼得堡到法国圣泽纳尔,时间跨度从 1903 年 8 月到 1940 年 5 月。” 也就是说,这不是那种从头开始规划的回忆录,而是一系列的回忆散文,根据时间顺序汇编而成的,第一篇发表在杂志上的《O 小姐》后来成了这本书的第五章。但是,一旦将它们重组,无论是风格、节奏,还是重要事件和意象的重复出现,都能契合得天衣无缝。这就是纳博科夫的作品的魅力所在,他对于文本内在结构的把握异常精准,但又总是处理得自然贴切,似乎不是依靠遵照某种规则,而是纯粹出于直觉。如果把这本书比喻成一部田园交响诗,那么其中如回旋曲般反复出现的主题,一定与小纳博科夫的父亲 —— 老纳博科夫有关。父亲在小纳博科夫心目中的形象正直伟岸,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就是 “伟大的、无阶级的俄国知识分子”。纳博科夫从叙述儿时维拉庄园的一幕典型场景开始:一家子在 “楼下明亮的、有许多窗户的、镶嵌着胡桃木板的餐厅” 里吃午饭,作者在后半句陡然一转,镜头迅速从餐厅外转到了十多年之后青年纳博科夫在父亲落葬时,俯身凝视父亲躺在棺材里的情景,想象父亲的灵魂升入空中,最后再回到真实世界 —— 整段文字的焦点转换是如此突然又如此优美,其间没有任何明显的、落下痕迹的标志。阅读《说吧,记忆》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纳博科夫这种叙事技术的特质,这正是他的精髓所在,也是二十世纪叙事艺术发展到巅峰的一个缩影。总的来说,这其实是纳博科夫毕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抵御时间的流逝,如何突破意识的局限,为什么有时候用虚构的方式反而能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同时身为科学家的纳博科夫知道,这些用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也许可以把它交给文学和艺术。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阅读《说吧,记忆》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段落切入,它都可能会带来新的启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我看过的最具文学趣味和思想广度的诚实的个人回忆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句话让人陷入深思:“找到的人一旦看见了它,就再也不可能看不见它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激动的 rodina 即 “祖国” 感,第一次有机地和令人感到慰藉的脚下嘎吱作响的雪、穿过雪地的深深的脚印、火车头烟囱的红色光泽以及红色煤水车上在一层随车而行的雪的覆盖下高高堆起的白桦圆木交织在了一起。我还没有满六岁,但是在国外的那一年,那充满了困难的决定和大量希望的一年,使一个俄国小男孩接触到了成年人的谈话。他自己也难免受到一个母亲的思乡和一个父亲的爱国情愫的影响。其结果是,就是那次回俄国,我第一次意识到的回国,现在,六十年以后的今天,我感到对我来说似乎是一场预演 —— 不是永远不会实现的衣锦还乡的预演,而是在我漫长的流亡生涯中的不断出现的还乡梦的预演。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