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就等于拯救了整个世界
1. 这本《辛德勒名单》讲了一个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 1200 余名犹太人生命的故事。2. 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同名电影,看时已是 N 年前,看完久久不能释怀 3. 辛德勒拯救了 1 千多名犹太人的同时,其实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4. 印象最深的场景是那个红衣小女孩;以及在电影尾声,辛德勒泪流满面地说: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赚点钱…… 我太荒唐挥霍了……5. 战争带来的伤痛,值得每一个生活在和平中的我们铭记,珍惜现在的生活 6. Theme from Schinder’s List 的主旋律,让人无法忘记,感受一种深深陷入悲伤且不可自拔的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凭他多少恶行,难废江河长流,亚当仍在耕地,夏娃依旧纺纱。上小学时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从此对黑白照片产生莫名的恐惧,也落下坚决不吃猪大肠的毛病,因为一幅照片上罹难者被开膛破肚。小孩子的神经太脆弱了,真的受不了那样的刺激。而当年那些亲眼目睹杀戮的犹太孩子,凭着天然的直觉和早熟悠然躲过党卫军的红衣女孩,又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看着一次次不同场景的屠杀,想象上万具堆积焚烧的尸体的占地面地,突然感觉数字是那么冰冷,也理解了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一桩桩惨剧,罗列一个个名单。那些我们认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离开了活生生的名字就只剩一个数字,而数字加一个零或减一个零是那么容易,因此一个个真实的名字才是最坚实的证据。 书中提到了艾希曼对于停止屠杀的命令佯装不知,果真如此,就不仅仅是阿伦特笔下的平庸之恶了。书中也有大量犹太委员会、犹太警察敲诈勒索、与党卫军合作造成大量犹太人死亡的描述,与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致。当年攻击阿伦特的人指责她为纳粹开脱,虽然这些内容在阿伦特书中占比极少。也许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愿意本群体中出现负面人物,即便这些人物确实存在,也不愿意他们被曝光,只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一份子,对他们的揭露等同于对自己的否定。 党卫军焚烧尸体意图消灭罪证,然而试图消灭罪证的不仅仅只有党卫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奇葩的第三帝国我一直搞不懂一件事,在纳粹德国最后的岁月里,当时东线战场战况对德国十分不利,然而却把东线铁路本来就不富足的运力分出相当多的一部分,来运送犹太人,把他们全送的焚尸炉里面。这里面道德方面的问题暂且不论,就单纯算经济账,如果把这些死亡列车的运力全部运送兵力和弹药,东线战场的战局很可能就是另一幅景象了。据我的了解,这些运送犹太人的死亡列车居然比国防军运送弹药的火车有更高的通行权,也就是说,德国军队运弹药的火车需要给这些死亡列车让路,细思极恐。难道纳粹高层宁可仗打输了,也要把欧洲的犹太人都清理干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希某人肯定病的不清。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以元首为核心的纳粹高层,其内心当中的种族偏见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连经济帐都不算了,如果这个政权是要建立在这样大规模的杀戮之上的话,那么,这样一个政权也确实没有必要再存在下去了。纳粹德国可以说是制度性的腐败,党卫军头子希姆莱自己就是一个腐败分子,那些从犹太人搜刮来的金子最后全进了他自己的小金库,有这样的好领导那么下属一定会有样学样的,于是当年的集中营守卫每一个不腐败的,天天收贿金,并且还把长的漂亮的犹太女子养作自己的性奴隶。小说当中辛德勒先生天天腐蚀那些党卫军军官,以拯救自己的犹太囚犯。那些党卫军军官没有一个不腐败的,所以每到一处,辛德勒先生都可以靠花钱来解决问题,虽说这些纳粹党卫军毫无人性,不过每次在辛德勒先生的金钱攻势面前他们每次都会选择放人,这既是辛德勒先生的智慧,也是因为那些党卫军他们本性就是这样。犹太民族的悲剧就在于他们太有钱了。一个民族有钱,而且是异族,永远都是最招人恨的。他们善于经营,在商业竞争当中,那些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们都不是犹太人的对手,这使得犹太人得以积累巨大的财富,而本身异族的身份使得那些基督徒心里充满了嫉妒,进而最终对犹太人痛下杀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辛德勒的名单#重温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不仅担负着见证自己民族历史这一压倒性的责任|还要担负最终与自己和解的个人重担影片中的这一幕,“男主角在纳粹屠城的时候,却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穿红色衣服的犹太小女孩,# 这是影片中唯一的色彩。小女孩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周围是纳粹正在逮捕和射杀犹太人。男主角的视线就一直盯着这个小女孩,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分半钟,背景音乐是一首温和的犹太童谣。# 这一幕在影片中得到了强化,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是个可爱、全然不知身边危险的犹太小女孩。黑白的电影胶片上,唯有她的衣服和帽子是一抹动人心魄的鲜红色。辛德勒目不转睛地追寻着这一抹红,眼看着党卫军用枪打中队伍里无辜的人们,心里百转千回。在电影中,镜头一转,这一抹红色出现在随后被运出的尸体中,把辛德勒悲愤的情绪推到顶点。“每看到这里眼眶都会湿透” 今天同时也看了这部原著的小说,情况稍有不同,# 小女孩悄悄从队伍里溜走,奇迹般地回到了她最初被抓获的家里。作者说,这是一个 “微小却意义重大的胜利”,把拯救的可能,直接展现在辛德勒眼前,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对此,小说里是这样概括的:“‘经过这一天之后,’辛德勒后来说,‘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清楚地看到了将来的情势所趋。就在这一刻,我下定决心,我将竭尽所能,不遗余力,跟这个邪恶的体制战斗到底,并战而胜之。 ’ ”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