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论欧洲分裂的必然
书简明易读,作者是英国人,成书的 1996 年,作者就不看好欧盟能统一,那时北约还没有东扩,欧盟只是创始国六国法德意比荷卢加上丹麦,英国,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以上 12 国。但之后欧洲整合席卷欧洲大陆,签订了《申根协议》,统一了货币,成员国也扩大到 25 个,2012 年欧盟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可惜好景不长,2016 年以后以英国脱欧为标志,到最近的战争,欧洲再次走向分裂。本书作者描述了欧洲地缘政治形势,欧盟说白了就是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体系,法国发声,德国出钱,英国在其中一直三心二意(挑拨离间),对俄罗斯关系是敏感问题,俄罗斯自认为是欧洲国家,如果法德俄整合欧洲就一体了,可惜俄罗斯太大了,因为地域横跨欧亚大陆,欧洲人认为俄罗斯属于东方,传统东西罗马帝国就是分裂的,千百年来交互地带民族和宗教错综复杂,中东欧地区传统就是火药桶。看欧洲如果把视角转回亚洲,中华大地看成欧洲(欧盟如同长江以南),看欧盟中德国要为落后地区转移支付,欧洲目前松散的邦联体制注定不能持久,感叹中华民族的幸运。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增长停滞之后,分配公平成了最重要的政治话题,这其中还混杂着北欧 - 南欧、西欧 - 东欧 - 俄罗斯的鄙视链... 根本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欧洲,有的只是大小不一的各种势力而已摘抄:本书的目的旨在表明,真正统一的欧洲完全是不可能的,坚持这种梦想是不明智和自欺欺人的。如果把欧盟看作万灵药,像咒语那样吟唱 “欧洲” 之名,在顽固不化的 “民族主义者” 异端面前挥舞 “欧洲” 的横幅并高呼 “悔改,悔改!”,那么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欧洲” 的神话不仅完全无法解决这个大洲的问题,反而阻碍了对它们的认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如果把欧盟看作万灵药,像咒语那样吟唱 “欧洲” 之名,在顽固不化的 “民族主义者” 异端面前挥舞 “欧洲” 的横幅并高呼 “悔改,悔改!”,那么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欧洲” 的神话不仅完全无法解决这个大洲的问题,反而阻碍了对它们的认识。我们将发现,政治正确的做法几乎被等同于掩盖地方难题,仿佛仅仅提到欧洲的承诺就可以解决当地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很少有人想要否认欧洲所谓的本体存在。把它描述成仿佛已经是某种更强烈和集体意义上的存在,这样做会起到一些自我实现的效果 —— 此类愿望的确能够推动思想的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些事是它无法做的,有些问题是它无法解决的。“欧洲” 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但也不是答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存在未必合理《论欧洲》是托尼・朱特写的一部小册子,作者用鲜明的观点和有力的事实论证了一个结论,即:欧盟不可能统一欧洲。在作者眼中,欧盟的成立和扩张就是一个悖论:单个国家为了让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成立了欧洲,又怎会为了欧盟这个组织的成长和扩张甘心付出代价呢?从这个角度看,逻辑确实是成立的。“存在必然合理”,黑格尔的论断经常被人引用,但是这句话往往是在为失败做辩护,但这本身就说明了这句话的局限性。存在得事物现在得以存在,就是因为他在现在这个时刻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这个合理性未必是长久的,很可能正在快速消逝,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往往这个事物也就不是那么合理了。而且,据说黑格尔原话也是 “有合理性”,是翻译过来为了顺口就改成了 “存在必然合理”。日常工作中必然有一些,心理要有个数,一方面,这些 “惯例” 长期坚持下来,必然有一些合理之处,这个要吸取。另一方面这些 “惯例” 也未必全都合理,需要甄别、审视,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看到 “存在”,要分析背后的 “合理性” 才能活的明明白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