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0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厚的积累

    年轻时候马伯庸所写的奇幻小说,逻辑通顺,书中处处引用古典文化内容变做攻击手段,我在想这些内容是在马伯庸的书桌上,每写一段战斗都要翻阅不断还是在他的脑海里就有很多如此意向的内容呢。值得空闲时候翻翻读读。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初读本书,我自己就是 “罗中夏”,摸不着头脑、看不懂内容;多次蒙生了弃读的念头。因为是亲王的作品,想着再坚强一下呗,就以 “听” 为主。直到,读到 “罗中夏” 进入 “怀素” 大师自囚的 “绿天庵”,读到这句 “一缕魂魄不散...... 自囚于内,以示决心...... 名为退笔,实为退心” 时,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又转 “听” 为 “读” 了;敢情,我就是跟着 “罗中夏” 在一起成长呐。怕还有人跟我一样,读着费力,我就 “剧透” 一下,权当笔记了:1.【笔冢主人】: 秦末小吏。项羽火烧阿房宫时,躯体同万千典藏竹简化作灰烬,而魂魄不散。 2.【诸葛家和韦家】: 诸子百家的遗族,被笔冢主人悉心扶持,笔冢传承的两大流派,是绵延千年的大族。3.【函丈组织】: 董仲舒的天人笔和朱熹的紫阳笔合二为一,灭人欲,锢性灵,断绝百家传承,是笔灵之敌。4.【渡笔人】: 一般来说,一身不存二笔,但渡笔人可承载多支笔灵,如罗中夏。5.【笔通】: 笔通本无笔,却能统御众笔之灵,结成行笔大阵,如彼得和尚(前世是陆游)6.【管城七侯】: 笔冢主人亲自遴选七只笔灵,俱是炼自一代巨擘,灵性卓然,地位凌驾其他逐笔之上。《诗》青莲笔:炼自诗仙李白。《书》天台白云笔:炼自书圣王羲之。《画》点睛笔:炼自丹青大手张僧繇。《史》太史笔:炼自太史公司马迁。《道》灵崇笔:炼自小仙翁葛洪。《释》慈恩笔:炼自大德玄奘。《儒》天人笔 & 紫阳笔:炼自鸿儒董仲舒和朱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说实话,没有读完。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在序言里说的。这是青涩年纪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再版时,基本保留了原版。行文和用词,相比较其他几部,确实 “年轻和稚嫩” 很多。所以读的时候吧,就很感觉是高中生左右年纪的作者的作品。主人公也是这个背景。作品大概率由作者的阅历决定。怎么说呢,感觉就是在读一个,有一些历史和文学底蕴的高中生,在做着一个大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看,惊叹,当古人的才情化为笔,有武力值,可以用作实物对抗,提升武力值的方法在于理解和你神会的诗人的意境,一群人偷偷的在这个现代社会过着远古留存下来的武侠传统。好在结局很好,只把这些血腥当做了一个梦,还有世俗的生活在,同学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瑰丽的情节,奇特的想象,更加难得的,是作者二十多岁的作品,老天爷果然偏爱一些人。作者也没有浪费这些天赋,阅读这些作品,是一种愉快体验。尽管第二部尾部打斗有些模仿的痕迹,有些烂尾。考虑到写作的年龄,还是可以原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马王爷就是马王爷,高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放荡不羁

                本人初中生,4 天读完两册,这本书故事性很强,其中李白的青莲笔带给我很深的印象,带给我的感觉就是放荡不羁。前期罗中夏对笔灵害怕又敬畏,遇事害怕想逃避,但到后期拥有了怀素禅心脱胎换骨,遇事镇定,临危不乱。他也惦念着好友,如十九,颜正,费老等。他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们,不辜负他们,他们永远尊重罗中夏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才情横溢

                    游历中华文化,先贤才情展现,汇聚万千诗句,华夏国运永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奇绝惊艳

                      特别佩服马亲王的想象力,这个七候世界真心有趣,非常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马伯庸❤️

                        想象力太丰富了,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一起碰撞,有这么大的空间真的是非常优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马亲王早期的青涩作品

                          构想很好玩,考虑到现在很多类似的作品,异能的设计还算有意思。我个人非常喜欢异能类的作品。但是重复率太高了,大体上最后都会落入相互克制的窠臼,而且战力分配也会变得复杂,所以也就越来越觉得失去味道。其实这一类作品,还是要一开始就做好规划,不然异能重复和战力崩坏就没法避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长啊,还好中间虽然有点塌,两头还是高的,阅读感受呈现微笑曲线,又一部马亲王的作品读完,喜欢书法的我读起这部写毛笔的小说来别有一番滋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起八代之衰” 的韩愈曾写过一篇《毛颖传》,以兵事征伐比喻制笔工艺,把毛笔拟为毛氏一族,被秦始皇封为管城子,亲宠任事。从此管城子遂成毛笔代称。笔冢主人历代炼笔无数,亲自遴选出七支笔灵,并称 “管城七侯”。这七侯俱是炼自一代巨擘,灵性卓然,地位凌驾其他诸笔之上。青莲笔,炼自诗仙李白。飘逸不羁,兴壮思飞,可惜这支笔自炼成之日起,便不知所终,只留下一支青莲遗笔,占得一个 “诗” 字。天台白云笔,炼自书圣王羲之,超凡绝圣,清雅风流,占得一个 “书” 字。点睛笔,炼自丹青大手张僧繇,骨气奇伟,灵奇变化,占得一个 “画” 字。太史笔,炼自太史公司马迁,雄深雅健,高视千载,占得一个 “史” 字。灵崇笔,炼自小仙翁葛洪,通玄精微,丹杏并臻,占得一个 “道” 字。慈恩笔,炼自大德玄奘,志毅愿宏,取译明法,占得一个 “释” 字。天人笔,炼自鸿儒董仲舒。开儒门百代之兴,后来朱熹舍出自己的紫阳笔,与天人笔相合。因此,只有天人、紫阳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七侯,占得一个 “儒” 字。诗、书、画、史、道、释、儒,一共七笔。当年笔冢封闭之时,笔冢主人曾叮嘱陆游说:七侯毕至之日,即是笔冢重开之时。一转眼千年过去,七侯纷纷再度现世,而实际情况却和笔冢主人所想略有不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七侯笔录》巧借传奇写历史,以笔串连千年时。始皇焚书丧天理,书吏炼笔凝神识。汉时才子唐诗众,东晋画圣宋情痴。百家渐归儒一统,仲舒朱熹偏见持。不记何人得笔灵,但见笔写故时情。哀怨唐婉愁李煜,豪放谪仙唐僧行。七侯神笔排座次,诗书画圣皆为赢。秦吏宋人今相聚,散入尘寰永安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七侯笔录》一本优秀的小说最重要的是自洽,就算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只要可以符合自建的体系,那就应该是不错的小说。虽然,比本书相较于《长安十二时辰》和《两京十五日》有所欠缺,不过作为早期作品还是不错的。可能有很大的理想,也想有深刻的寓意,可能就是技法的原因吧,还是值得一读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书道尽中华文化的绝代风华

                                    行文痛快,才气横溢,值得细细品上第二、三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口气读完的,青春真是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欲以玄幻化文化大义文明大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还好有文学底子否则就是玄幻了

                                          比起亲王其他作品略青涩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