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竞赛代替不了战争,就像葡萄酒代替不了鲜血
很多人认为科幻或者说科学仅仅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公式,其实并不这样,科幻是有温度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令人感动的地方。这篇有着大刘的早期中短篇的一些通病:细节上显得儿戏,人物脸谱化,人物关系描述生硬乃至有些狗血,总之就是感觉打磨不足。然而,这并不出名也并不硬科幻的一篇,却深深感动了我。小说真正想批判的是霸权主义,是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干涉他国内政而不顾其人民生活的霸权者。小说的结局惊人地真实,辛妮即使为了荣誉付出了生命,她也注定跑不过用极其专业的条件训练出的世界冠军。辛妮是西亚人民的象征,这隐喻着西亚的民间反抗战的结局:千百万缺衣少食的平民的轻武器,几乎不可能敌得过西方的打击,但是他们依旧会拼尽一切反抗,因为热爱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尊严是本能,是不可侵犯的神圣意志。小说把西亚设置成一个历经苦难取得独立的共和国,而非更贴近现实的独裁国家,想必也是想展现这种人民意志的伟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刘慈欣早年发表于《科幻世界》的短篇科么幻小说作品。为了在世界上消除战争,国际社会推出了一个 “和平视窗” 的计划,期望战争能以另一种较为无害的、尊重生命的方式进行,而奥运会则被选择为战争的替代物。西亚共和国一个因为战争长期被封锁和制裁的国家,一个人们长期处于贫困和饥饿中的国家,则成为了第一个试验品。为了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西亚共和国的运动员们奋勇拼搏着。其中为了生存沦为妓女的体操运动员莱丽为了能完成一套高难度动作在赛场上摔断了脖子,最有把握拿到金牌的萨里提出索要高额奖金未果放弃了比赛。辛妮,故事里哑巴女主角,为了实现光荣和梦想累死在马拉松赛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