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0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该书作者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旅行游记

      热爱旅行文学的读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保罗・索鲁,而熟知保罗・索鲁的人,应该都知道本书。1983 年,作者出版了《船行中国》(Sailing through China)一书,记述自己乘船沿长江游中国的经历,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在历经浩劫之后求新求变的氛围,引发了许多思考。1986 年,他背起行囊乘火车从欧洲出发,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来到北京,再次开启了中国之旅。这一次,他沿着铁路走过二十余个大小城市,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本书正是根据此次经历完成的作品。他熟谙中国的历史风物,几乎每到一处,相关掌故和文学作品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到了内蒙古,他脑中闪过柯勒律治的诗歌;途径杭州,他要讲一讲马可・波罗;而到了戈壁滩,他又拿出女传教士盖群英的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同他们交谈,窥探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个视角下的中国

        1,外国旅行者眼中的中国本书作者搭乘了近 40 趟列车,书中记录的是其中 22 条线路。他跟随旅行团从伦敦出发,先后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自蒙古入境华北,而后便开始沿着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漫游中国大地。他的的脚步始于大同,终于拉萨,北至边陲小镇朗乡,南至繁华都市广州。每条线路一个章节,可作为游记独立阅读阅读负担小,乐趣横生 2,80 年代的中国本书毕竟记录了 80 年代的中国,近几十年的中国风云巨变,读当时的游记,又是非虚构写作而成有一种回看历史的感觉,也是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38年前的中国

          现在网络上很多嘲笑印度的视频,各种不洁和暗黑料理,欧美人士当年就是这样的眼光看中国,因此才原地踏步也不相信中国人能够追赶上来。本书是作者保罗 - 索鲁(41 年生人)著名的旅行作家,特点是乘火车,本书是他 1986 年乘坐火车旅游中国的生动记录,旁观者清,我 35 年前离开北京,四处游荡,正因为我外乡人的视角,才能更细致的观察本地人不注意,并习以为常的细节。本书作者很好的记录了 38 年前的中国,当时的落后是今天年轻人不能想象的:青岛到烟台的火车 240 公里要 7 个小时(现在 1 个小时),这趟火车上最贵的套餐 10 元(八菜一汤),火车票价人民币 6.4 元。上海人在公园的英语角学英文,希望能辞掉国企的工作去希尔顿酒店工作。酒店住宿还分外国人,华侨和本国人三种价格,人民币对美元是 1:4,还用外汇卷。作者乘京沪线的直达火车,还会发生农民的手扶拖拉机撞火车,致使火车停车很久。当时的中国因为汽车少,石油是出口的。很多人都想让作者给起个英文名字,梦想是出国能带回日本的电视机和电冰箱。吃野生动物,对他来说全程都糟糕的食物。作者乘坐 20 多趟内地列车,走遍中国,但典型的欧美思维,细节观察很细微,但没有历史战略的眼光,他 1980 年来过中国,当时还参观过人民公社,6 年后回到中国,发现中国大变样,城市里的打桩机日以继夜的工作,可欧美人傲慢的,看到的是到处的随地吐痰,厕所肮脏和拥挤不堪,中国官方安排一个人陪同,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可他认为是监视,作者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很难改变,全书涉及到新加坡和李光耀的时候,作者都极尽讽刺,不知他 68 年在坡县受到了什么刺激,要了解一个国家,先要学习对方的文化和历史,如果自持文化优越,注定会露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阅读本书,抚今追昔,感慨万千,40 年就天翻地覆了,现在中国人去欧洲看到的是满世界的流浪汉和刺鼻的尿骚味,真是讽刺,现在的中国是火车旅行的圣地,火车可以直达拉萨,作者如果再来中国故地重游,会深感换了人间。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与中国没有“血缘关系”、可以冷眼旁观的看客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美国知名旅行文学作家保罗,1986 年从伦敦一路乘火车到中国,继而开启了中国东西南北深度游。​​国内外的旅行文学作品我也看过一些,感觉这本书在结构和写法上并不算新颖,但内容却非常出彩,会让人忍不住读下去。作者言辞犀利(属于毒舌级别了),场景和人物的刻画简洁生动,对见闻的反馈富有内涵;他不会一味地赞美,反倒是吐槽比较多,也许会让部分中国读者不舒服,但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视角 —— 一位与中国没有 “血缘关系”、可以冷眼旁观的看客。​​80 年代的中国很有特点,一方面,整个社会仍然保留着大量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痕迹;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开始对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思想上产生影响。作为 85 后,我依稀有些印象,但因为年龄尚小也因为 “身在此山中”,所以这样的外部视角很值得一看。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其实即使是现在,搭火车去旅行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更何况这是一趟 “穿越时空”(20 世纪 80 年代)的旅行,旅客还是一个老外。我们可以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大地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通过乘坐火车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他的所见所闻和他自己的认知进行比对,在字里行间,你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更让人惊喜的是,作者居然也来过我生活的城市 —— 大连,而且为他做向导的还是我的校友😂。作者不仅对大连的历史非常熟悉,而且也对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充满了好感。看着作者在书里提及的一个个地方也都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所以,我强烈推荐你打开这本书后先翻翻目录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家乡和你居住的城市。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他曾经是一个火车迷,那个时候他对全国铁路的车次、车型、路线简直是如数家珍,我一度怀疑他脑子里装了一个全国的列车运行图🌝。他不仅迷火车,还愿意坐火车。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可以知道他对火车痴迷到什么程度了:大连以前在市内有好几个客运火车站,从大连站始发到周水子火车站大概只需要 10 分钟的车程,我这个同学为了坐火车玩,居然在春运期间排着大长队去火车站买票(那个时候还没有 12306),当他说出要买一张从大连站到周水子站的火车票时,售票员和我同学身后的乘客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就听后面背着大包小卷的乘客对他喊:你去周水子你跑来跟我们这些人凑什么热闹,你去坐公交车好不好……😡,这段趣事我们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拿出来讲一遍🤣🤣。如果我有幸拿到这本纸质书,我会把这本书送给他。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

                1986 年,本书作者保罗・索鲁,背起行囊乘火车从欧洲出发,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来到北京,再次开启了中国之旅。这一次,他沿着铁路走过二十余个大小城市,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本书正是根据此次经历完成的作品,该书于 1988 年出版,次年便获得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全书视角独特、语言辛辣,许多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保罗・索鲁从来不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他是出了名的毒舌作家,不但善于讽刺,还会时不时地说几个笑话。他在旅途中隐瞒身份,看不惯旁人,却又要缠着他们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笔下太过出言不逊,他对什么地方的人都非常不客气,他总是冷眼旁观,挑人家的毛病”。不过,保罗・索鲁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写手,很多时候只要寥寥数笔,便能生动地告诉你他在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熟谙中国的历史风物,几乎每到一处,相关掌故和文学作品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到了内蒙古,他脑中闪过柯勒律治的诗歌;途径杭州,他要讲一讲马可・波罗;而到了戈壁滩,他又拿出女传教士盖群英的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同他们交谈,窥探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本书原作成书于 1980 年代,书中所述为三十年前之事,如今读来难免有时空交错之感,加上作者语言风格鲜明,学识渊博,文中诸多旁征博引,因此在翻译之时颇为不易。为了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译者只好化身演员,先跟随原文 “穿越” 回去,在深度体验了一把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后,再回到现实空间,扮成作者本人,将此段经历呈现出来。原文中与史实相关之处,也已一一查询考证,以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特别是 80 年代的人们的所思所想给人印象深刻。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的火车上,碰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取决于他们的年龄,” 陆先生说,“‘文革’刚开始时只有十岁到十五岁左右的那些人最坏。他们被夺去了一切,根本就没有童年,没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一点幸福感都没有。现在他们已经三四十岁了,他们感到很愤怒,面对谁都是满腔怒火。他们感到自己被欺骗了。我在兰州认识一个女的,她就跟我说:‘如果市政府不给我分房的话,我就自己找一套强行住进去,我是不会让步的。’我告诉她这么做是违法的,但她表示‘我不在乎’。这并不是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但她已经三十五岁了,在‘文革’期间失去了一切。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奇怪的时代。”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译后记

                  林语堂、梁实秋、钱锺书推崇文学大家作品。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 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激荡传奇的 80 年代,在一个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热爱旅行文学的读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保罗・索鲁,而熟知保罗・索鲁的人,应该都知道本书。1983 年,作者出版了《船行中国》(Sailing through China)一书,记述自己乘船沿长江游中国的经历,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在历经浩劫之后求新求变的氛围,引发了许多思考。1986 年,他背起行囊乘火车从欧洲出发,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来到北京,再次开启了中国之旅。这一次,他沿着铁路走过二十余个大小城市,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本书正是根据此次经历完成的作品,该书于 1988 年出版,次年便获得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全书视角独特、语言辛辣,许多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保罗・索鲁从来不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他是出了名的毒舌作家,不但善于讽刺,还会时不时地说几个笑话。他在旅途中隐瞒身份,看不惯旁人,却又要缠着他们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笔下太过出言不逊,他对什么地方的人都非常不客气,他总是冷眼旁观,挑人家的毛病”。不过,保罗・索鲁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写手,很多时候只要寥寥数笔,便能生动地告诉你他在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熟谙中国的历史风物,几乎每到一处,相关掌故和文学作品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到了内蒙古,他脑中闪过柯勒律治的诗歌;途径杭州,他要讲一讲马可・波罗;而到了戈壁滩,他又拿出女传教士盖群英的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同他们交谈,窥探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 本书原作成书于 1980 年代,书中所述为三十年前之事,如今读来难免有时空交错之感,加上作者语言风格鲜明,学识渊博,文中诸多旁征博引,因此在翻译之时颇为不易。为了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译者只好化身演员,先跟随原文 “穿越” 回去,在深度体验了一把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后,再回到现实空间,扮成作者本人,将此段经历呈现出来。原文中与史实相关之处,也已一一查询考证,以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此外,为帮助读者理解,本书还选择性地添加了部分注释,书中凡未注明 “作者注” 字样的,均为译者所添;但又为避免 “百科全书” 式的注解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相关解释一律从简;又全书以当今读者为对象,因此所有注释均从当今视角出发,其中所涉年月或内容若超出作者写作年代,望读者勿怪。翻译此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总想尽善尽美,交稿日期便一拖再拖,从动笔到完稿,前后历经了好几年时间。每每想到此,我的内心都感到十分愧疚,好在后浪出版公司各位编辑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倍感温暖。如今本书得以付梓,离不开张茜女士、黄杏莹女士、赵波先生和欧阳潇女士等人的辛勤努力,在此谨表谢忱。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永远是遗憾工程,受译者学识及视野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或偏颇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陈媛媛 2019 年 7 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般,看不懂,没意思!

                    1986 年,他背起行囊乘火车从欧洲出发,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来到北京,再次开启了中国之旅。这一次,他沿着铁路走过二十余个大小城市,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本书正是根据此次经历完成的作品,该书于 1988 年出版,次年便获得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全书视角独特、语言辛辣,许多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保罗・索鲁从来不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他是出了名的毒舌作家,不但善于讽刺,还会时不时地说几个笑话。他在旅途中隐瞒身份,看不惯旁人,却又要缠着他们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笔下太过出言不逊,他对什么地方的人都非常不客气,他总是冷眼旁观,挑人家的毛病”。不过,保罗・索鲁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写手,很多时候只要寥寥数笔,便能生动地告诉你他在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熟谙中国的历史风物,几乎每到一处,相关掌故和文学作品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到了内蒙古,他脑中闪过柯勒律治的诗歌;途径杭州,他要讲一讲马可・波罗;而到了戈壁滩,他又拿出女传教士盖群英的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同他们交谈,窥探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平等看待一切文明

                      保罗。鲁索是个刻薄的作家。带着一种他所在文明的优越感,傲慢地看待中国旅行中的人和事,以至于我产生了一种错觉。风光是熟悉的,而人已面目可憎。旅行本来是带着我们一同去欣赏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人以及充实自己的内心。而保罗的旅行却充斥了肮脏,粗鲁,莽撞,自大的感觉。平等的看待一切文明。大家无非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以一种评判而非帮助的心态,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傲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他(索鲁)好像不爱我(中国)

                        本书里记述的是作者索鲁 1986~1987 年间在中国乘火车旅行的经历,中文版晚了二三十年才出版。也就是在 2010 年以后,保罗。索鲁的一些重要作品才陆续译成中文出版。2020 年,《骑着铁公鸡》被媒体鞭挞多年后,也终于在中国翻译出版,书名里去掉了《铁公鸡》几个字,改为《在中国大地上 —— 搭火车旅行记》。也许因为这本书里有不少 “碍语”,简体中文版已经是个 “有礼貌的版本”,而不是全译本。保罗。索鲁从来不是温文尔雅的君子,他是出了名的毒舌作家,不但善于讽刺,还会时不时地说几个恶趣味笑话。他在旅途中隐瞒身份,看不惯旁人,却又要缠着他们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索鲁的尖刻之处,经常体现在这类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归纳比较,夹枪带棒,企图显得客观,『我已经习惯了酥油的味道,也不再因为西藏人不洗澡而感到困扰。』『一提起‘中国的城市’就会有一种特定的恐怖感,好比说到‘苏联的厕所’、‘土耳其的监狱’或‘新闻伦理’之类特定的词语搭配。』当然有时也不无道理,但是对于被叙述对象国的读者来说,不舒适感是会有的。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笔下太过出言不逊,他对什么地方的人都非常不客气,他总是冷眼旁观,挑人家的毛病”。不过,保罗・索鲁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写手,很多时候只要寥寥数笔,便能生动地告诉你他在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中国这些年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铁路不仅通到了拉萨,还延伸到日喀则,高铁已经覆盖大片国土,索鲁当年搭乘的 “不停喘气、滴水、冒烟的铁公鸡”(指蒸汽机车)早已被淘汰。那么,在当下阅读这本 “过时” 的中国游记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这会是个有趣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虽然是 30 多年前的游记,但作者的文字像一帧帧画面清晰流畅的在我眼前放映。那个内蒙古不就是我小时候的内蒙古吗?那人、那房、那地方,不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童年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神经质般的旁观直白写作

                            神经质般的旁观直白写作,写出了我们以前的自然习惯、时代特征的烙印而感羞涩的耻感,读着有点厌恶这种偏执的书写,骂一句:靠!窸窸窣窣地燥急着又想继续读下去这不作粉饰的看见。毕竟现在的我们变化很多也很好很多,我想作者再来一次会肃然起敬!唏嘘己国的自由是否是带有偏见的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希望保罗·索鲁能再来中国做一次火车旅行

                              说实话,不太理解为什么得到会推荐在春节期间阅读这本书。虽然保罗・索鲁是著名旅行作家,著名的毒舌作家,但是在春节这样的节日里读来还是有点让人不太舒服。80 年代,一位外国人能坐着火车游遍中国,这其实是件听不可思议的事。我自己在九十年代坐过很多次长途火车,往返于上海和德阳之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有很多不悦的记忆。三十多年前的事,现在看来恍如隔世。作者还健在,真希望他能再来中国坐一次火车旅行,坐一次青藏铁路,那条他认为不可能通火车的青藏铁路。评分不高,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总喜欢拿监狱来打比方。哪到他进过监狱?还是经常去监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直对游记类的书有好感,何况是保罗・索鲁这个旅行家的游记,读的过程挺过瘾,但也觉得他是一个令人不讨喜的旅行者,他真实到一点善意的谎言都没有,刨根问底,追求细节,但却既没有何伟的深刻,也没有毛姆的犀利,就是那种很中国通的外国旅行者,动不动就给定个性,对 80 年代中国吐痰、脏乱、抢座、忙碌不会享受、容忍度高,对 WG 年代知识分子的坚强给以肯定,对拉萨等城市的落后的写实,但也颁奖了这样原生态城市的独特魅力,我更喜欢他那本《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读完后真怀念自己背包客行走江湖的日子,还有绿皮火车的旅行,最长时间是第一次去西藏坐了 44 个小时绿皮火车,窗外景色太美了,竟没有感觉时间过得太久呢。涝疫结合的八月,又勾起了我旅行的心,奈何疫情又开始严格管控出省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特别好看的一部中国游记,外国人的视角记录 80 年代在中国 20 多个城市间通过搭乘 “蒸汽” 火车的经历。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城市及在城市中的人的面貌,很有趣,仿佛看到了自己父辈们年轻的样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时代的碎片,回首望去,更是珍惜。

                                    一个时代的碎片,回首望去,更是珍惜。随着作者见证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也见证了作者的内心变化。作者的变化并不是他自己主动的改变,而是中国的崛起对作者造成的影响,使他起了变化。这本书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某种程度上的 "纪实文学"。虽然其中夹杂着作者的私货,但仍然是一本让我们掀开门帘,与 30 年的中国回首相望的书。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略有不适。语言犀利,从作者对 "搭火车" 的字里行间了解到一些改革开放初期,各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状态,但是能够感受到作者带着 "白人" 优越感,对这片他根本不熟悉的土地和人进行评判和讽刺,甚至有些描述非常刻薄。后来了解到这本书是 30 年前的作品,作者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国,那个年代确实是和作者的描述大差不离(当然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的主观描述非常重),现在的中国已经不一样了,如果有机会希望作者能再来一次中国,再次搭火车游中国。蓦然回首,发现这 30 多年,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中国大地上的风貌肯定不是作者当初来的时候那个样子了,但是中国人没有变,还是那些勇敢,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中国这片土地,讲的是中国大地上的人,讲的是一个时代的碎片。而作者看到的也只是庐山一角而已。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之旅是如此漫长,我为此耗费了许多精力。于我而言,它不再是一场旅行。它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旅行结束时,我感到自己即将踏上的不是归途,而是一条离别之路,真舍不得离开。几天之后离开西藏时,我抬头望山,双手合十,我发明了一句笨拙的咒语:请让我再回来。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去往新加坡出差并转机厦门福州的航班上读完的这本厚书。絮絮叨叨,不停吐槽,主观却真实,记录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火车旅行的故事。那是接近五十年前了,你不得不惊叹保罗索鲁在五十年前已经去到了中国绝大多数地方,是提前 20 年的何伟。如果没有他的记录,你可能早已忘记了铁公鸡上随地吐痰的那个时代,而这些在日后都会变成历史,被记录与被遗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大地

                                          为什么登山?山在哪里。为什么旅游?路在前方。保罗索鲁眼中的中国虽然是改革开放初期,但是他以快乐眼光记录中国的所见所闻,依旧值当下人好好回味。值得认真阅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