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好运的查理
这是一本让人深入了解欧洲历史的好书。作者在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经济和政治数据,以及其他有关文化方面的细节,从而描绘出查理五世时代的欧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70 多万字,20% 以上的文献篇幅,也从侧面印证了写这么一本书的难度,但作者丰富的学术经验、全球化视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这部作品极具阅读价值。本书以时间顺序逐步描述了查理五世的生命历程。他的童年是在不稳定的情境下度过的,还受到了强烈的家族冲突的影响。然而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通过自己的力量(当然还有好运气)来改变这一切,成为了一个极为出色的领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在外交领域中也是独具匠心。宗教路德派的崛起,是本书的又一条主线,世俗王权极致的查理也无法抵挡,留下了一生遗憾。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顾衡讲好书完结19/50相较于上一本基辛格,这本关于查理五世的传记可读性上要强一些。作者在比较客观地展现了老查戎马的一生的基础上,时而诙谐地展现这个帝王作为人生动的一面时,略胜一筹。就像布兰迪评价的一样:“查理五世一生中自相矛盾之处不胜枚举。但他的人生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主宰他的帝王生涯的是王朝原则。” 但这种原则是否是支持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并不这么认为。就像基辛格说的:“一切成功的政策似乎都是预先注定的,领导人喜欢把成功的政策归功于自己的先见之明,把一连串的随机应变称为预先的谋划。” 简言之,也是书中提到的,老哥哥运气忒好了。因为运气好,老查从祖父马克西米利安继承了东欧、从祖母玛丽继承了尼德兰、从外祖母伊莎贝拉继承了卡斯蒂利亚和美洲属地、从外祖父斐迪南继承了地中海属地。这样的底气,修了 800 辈子的福气都不一定能换来吧?因为运气好,作为我眼中标准的病秧子,竟然御驾亲征了那么多次。不光驾了,还都安全地撤了下来,导致老查有了迷之自信的资本。不光如此,无论是出于勤勉还是碍于帝王的责任(面子)40 次地奔走于自己的领地,让我想到了凯撒。只不过一个是开疆拓土,一个是所谓神佑下的旅行。因为运气好,他在和法国这个死对头较劲一生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上风。哪怕到了人生的尾声因为痛风站都站不起来时,面对法国来使,老查还要玩梗、打嘴炮来羞辱法国的国王和弄臣。期待顾老师解说布兰迪眼中的另一只狐狸精彩的一生吧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权利的游戏这几年翻看了不少欧洲王室史,对哈布斯堡、金雀花、都铎、波旁、美第奇以及教宗的盘根错节始终抓不住脉络。顾衡在《讲透欧洲史》里力荐帕克的《查理五世传》,于是利用这个五一假期一口气读完。查理五世、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八世三位的较量,将哈布斯堡家族、法国波旁王朝、英国都铎王朝以及意大利美第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元素全部串联起来。梳理皇帝的亲友团和朋友圈,体会领土在封建时代的意义。探寻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的宿怨,在几轮大战中理解帝国困局。从皇帝对待印加君王之死的遗憾,领悟欧洲王室对拿破仑的鄙视。曾经的一团乱麻,慢慢理出头绪,这感觉真好。顾衡说中世纪的战争多因为宗教。然而,读到弗朗索瓦一世与苏莱曼大帝达成同盟,和穆斯林一同攻打同为天主教的查理五世时,实在有点坐不住了。什么宗教?分明是为利益!1526 年查理五世娶伊莎贝拉。这段政治婚姻的背后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教宗的协调下瓜分世界。伊莎贝拉名为皇后,实则生育工具,代管西班牙却无实权,就是个看家婆。结婚 13 年,9 次怀孕,36 岁死于产褥热。读到伊萨贝拉一次次怀孕、流产、丧子,我突然有种一阵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悲凉。这样的伊萨贝拉是世俗意义上正常的皇后,而查理五世的母亲胡安娜,却因想成为一个正常的妻子和母亲,被贴上 "疯女" 的标签。仅凭这点,我就不想穿越到过去,哪怕当皇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断断续续读了 11 天,尽管许多地方因为使用报告、信件等,显得琐碎,但仍不失为一部内容详实、视角客观的历史佳作,也让我对 16 世纪及之后的欧洲格局有了更深的理解。“好运查理” 这样的概念,令人联想到中国的报应观,不过二者仅仅形式类似。须得承认,复杂系统的演化许多时候非人力所能逆转。上帝副手(God’s lieutenant) 和天子谁更谦敬?同时期,中国已经进入明朝了。相较而言,中国发达的文官系统使得中国的皇帝更像虚君,皇帝不可能如查理五世一样躬冒矢石。至于其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对欧洲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容错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