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愧是笛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年的第一本手不释卷

      时至今日,我仍清晰地记得,笛安在后记里如此写道 ——“西决这个人是我的理想。在《南音》里,我把我的理想砸碎了”。那时正上中学的我,还在作文里写着 “梦想离我远去了,理想在前方等着我” 这种话。当年读笛安的几本书,充分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让我常有 “原来这个成语放在这句话的这个位置里,也是正确、恰好的” 的发现。原以为,以我如今的阅读量,不至于再被什么词汇丰富到,没想到笛安安排了一个中年工厂老板,随口说出了句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当年我平等地喜欢笛安笔下每个人的活色生香 —— 大多数时候有条不紊,偶尔合情合理地疯癫 —— 除了在西决被写碎掉时。当时理直气壮地浮想联翩,浮想着成年后的我同时拥有西决的耐心、东霓的拼命、南音的轻快。尽管当时我明明读到了他们各自背负着的、沉重的际遇,但当时我对那些际遇毫无类似体验,也就无法真正共情 —— 只是一些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心事,又不是战争、饥荒或瘟疫。读其他经典,比如《檀香刑》《许三观卖血记》时,虽然沉浸之后也会有沉痛感,但心理上仍算是站在对岸,并没那么切肤。这两天读《亲爱的蜂蜜》,让我有在此岸的感觉。仿佛看到了某个时刻的自己:有时是过去的自己,有时是预想中未来的自己。虽然在理性上,我对《亲爱的蜂蜜》谈不上钦佩或景仰,毕竟笛安十几年前就已经是这个水平,但久违地心无旁骛、手不释卷了一回,实属奢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

        《当代》刊发的长篇小说都值得读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风趣 情感细腻

          这本书故事情节不复杂,但很吸引人,拿起来就想一口气读完。主要是语言生动风趣,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有特点,而且故事视角也比较独特。故事讲述了一位都市白领男人与一个带着三岁女儿的单身妈妈恋爱的故事。特别的是故事视角是从这位男士展开的,他们的初识,他曾经的情感婚姻经历,他们相爱,他们的相处,穿插着他与小朋友从陌生到建立信任,直到相互依赖,成为一家人的波折过程。小朋友是个很神奇的物种,有时可爱,有时让人疯狂,更多的是让我们成长。作者笛安是位女性,她对细节的观察,对儿童心理的洞察,非常敏锐,加上细腻的笔触,风趣的语言,小说非常好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治愈我们的只能是自己

            “我” 在蜂蜜身上找到了自愈的力量。因为孩子足够直接足够坦诚,问问题也都直击要害。有时候天真的不忍心让她长大,不想她面对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我” 也能明确的感受被需要,补足自己童年时的寂寞。那不是蜂蜜,是具象的童年,残酷而温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笛安的作品陪伴了自己整个青春,直到已成五岁娃的妈妈,依然抑制不住见到作者名是她时的狂喜,以及一口气读完的酣畅。这个由接纳孩子到接受爱情的故事,不矫情,有新意,但也不惊艳。或许成年人的爱情与生活本就该是这样的姿态吧!百年好合,便是唯一的出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要怎么才能爱上一个人,无论他是大人还是小孩。此书可能给了我们一些示范。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