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道与文不相通,妙而不可见之谓道,形而可见之者谓文。

    美丽的文身图画,以及郑重其事的命名,这就是 “文” 和 “字” 最原初的内容,历经时间的磨蚀、联想和转注,不一定有助于今天我们对文字的再思索和再理解,但我们也隐隐察觉到其中的奇异联系,微弱地穿越过漫长的三四千年时间,抓不太住,但你知道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故事有气息的文字——汉字

      这本小书特别有意思,着眼于我们古老汉字的起源。我们的汉字,与世界上大多数文字一样,一开始都是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源头是图画文字。如今,这样的文字,只有我们汉字保留着还在使用,诸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已经成了死文字。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汉字感到自豪。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表意型文字体系,六种造字方法中,像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种注重从描述文字代表的事入手。随着抽象概念的发展,一些语词的产生,就需要借助于 “假借” 法,借已有的同音近音的来表示,这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法子。再发展,在原来的文字基础上,加上形旁(意符)产生了新字,这就是 “转注” 之法,因转注产生的文字,大多都是形声字。但真正的形声字在我们汉字体系中不多见,后来形声造字与转注造字二者合流形成了我们汉字特别能产的造字方法 —— 意音造字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泛形声法。我们的汉字,生命力就是如此顽强,历经五千年而不衰。这当中的关键,我觉得就是它始终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紧密不可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的故事,即文字与时间、空间、历史、人类角力的征程。

        专业读书人唐诺的文字学,百科全书式的文字通识读本。真正人的活动是用字而非造字。那么,文字究竟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未来它又将走向哪里?书中,唐诺用诗意的想象带领读者重返大造字时代,在远古先民造字的生命现场,展开对文字这种 “极坚忍世故的动物” 的生命历程、本质与意义、责任与困境,及未来命运等问题的深度思索。一个个习见的字被还原出它们不可能相同的温度、色泽与记忆刻痕,鲜活灵动。同时,唐诺将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知识熔铸其中,对语言、命名、时间、历史、记忆、自由等人类重大主题展开思索,一幅幅由文字绵延开来的历史与文化画卷也由此展开,阔大深邃又亲切可感,磅博优美且发人深省。这是一部讲述文字历史与命运的寓言,也是一部文字学视角书写的思想文化随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作者唐诺是位作家,写过多部有关 “文字研究” 的专业著作,获过不少文学奖项。在这本书中,作者使用诗化的语言,巧妙地把一个个汉字的文化故事,放在了文字发展历史的大脉络中,既有生动的特写镜头,也有恢宏的全景视角,而且作者用诗意文字来讲述这个话题,本身就是在展示汉字的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鬼神神差的读完了这本书,追根溯源是对文字不断的使用,所产生的好奇… 前段时间还买了几本诗集、同时也有学习熊逸老师的唐诗、宋词!可能所有不断使用文字的人,最终都会到达这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字之美

              文字是可爱的,那个站在山头,驻足远望的可爱小人,那个用手挡住阳光,仔细观看的人。文字是历史的印记,有残酷的,各种处死的,野蛮而直接;有奇特的,有遗失的,27 种与马相关的字,随着马的实用用途消失而消失。文字是严谨的,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完善,不断修补,其意义细小的,缝隙严密,会让人有些透不过气。影像那种稀释负荷的作用,也许可以让人放松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字一种长期共识储存信息的办法

                有了文字,人类于是得到了一种全新而且全面的保存形式,可以把记忆、对话、思维置放于一己的身体之外,这个新的储存仓库比我们的身体更耐久,因此不会随我们失忆、老去以及死亡而跟着灰飞烟灭。记忆、对话、思维挣脱了人的躯体而独立存留,这当然是有风险的,用我们顶熟悉的现代语言来讲,这其实就是异化,让人逐步丧失主体性位置的异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需要再找点甲骨文的书看看,看看文字的演变还挺有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需得静心来读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文字书,但由于作者的博学,读来似乎并不那么连贯。虽是一本小书,倒是可以读成很厚的样子。如果对文字有兴趣,可以认真看看,当然也要先做好有时候看不懂的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之美,尽在其中。

                      可以结合老蒲识字一起来看,一个个符号的文字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华文字的内涵之美尽在其中。让人不再惧怕那方块豆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字的诞生过程

                        1. 文字让人们的思考、对话、记忆可以脱离人本身,被记录下来 2. 人们一开始造字 是描摹生活,是具象的再现,后来有一些抽象的或者概念需要描述,于是有了指事和会意,以上阶段是艺术家造字阶段这些基础元素出来之后,有了形声,把造字元素组合起来,是工人来到了生产线这样字造的差不多了就用转注和假借这两个方法把字用起来再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