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合作是大前提
受书名吸引点开此书,但个人感觉书的内容与 “超越自卑” 关系不大,全书更多地在强调 “合作” 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荒芜的星球上,无法凭借个人的力量独自生存;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联接;且分为男性与女性两个性别。这三个问题带来了三个范畴:职业、社会和性,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合作。作者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 “刺激其他人的关注和兴趣,跟其他人开展能使彼此获益的合作”。我们无法独立生存,我们只能学会合作,而通过合作彼此受益便是生活的意义了。接下来,作者又讲述了童年记忆的影响、心灵和肉体、梦境、青春期、犯罪、爱情和婚姻等话题,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早期记忆(大约四五岁)和对记忆的描述,体现了我们基本的人生观,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起点。所以不论是职业兴趣还是青春期亦或是犯罪以及婚姻等,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我们从早期记忆中去寻找症结所在。而所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能否学会合作的问题,所以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都需要不断训练人的合作能力,让他对人产生兴趣,而不只是关注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当他信任他人且从合作中受益时,便不会产生其他问题了。比如婚姻,双方是合作关系,夫妻双方对彼此的兴趣都超越自己,相互平等,彼此坦诚,将对方的感受和幸福放在自己之上,互相离不开,就不会有婚姻破裂的危机了。另外,作者表示当人认为自己有改善的空间时,就会有自卑,也就是所有人都存在自卑情节,而这种情节也推动人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不要再拘泥于自身的不完美,因为人永远不满足,满足欲望追求更好的过程,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并不是懂得很多道理后就可以过好这一生!从书名来看看不管是《被讨厌的勇气》还是这本书《超越自卑》。阅读下来以后都能改变关于自己的认知。就像《被讨厌的勇气》,总是用自己的个人经历去看书名的话,就是解决自己经常被人讨厌的心理安慰。但是只有真的对书本进行拜读后才知道,重点是勇气!重点是我们如何选择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正确认知!《超越自卑》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足够,当我们对其他人的认知足够以后。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认知,认识到我们对其他人的羡慕的看法有多么的片面,能更客观的认识他人!能看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其实自己身上也拥有的闪光点!尤其是,认识到我们自身与他人的真实,不是自己想多了以后从自卑变成了拥有自卑情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卑,获得行动力这本书是我在大二出国交换期间一个人过生日的时候遇到的。当时有一个美丽又明媚阳光的女孩子,但无论我怎样接近,她似乎不愿意成为我的闺蜜,我觉得有点失落,甚至感到自卑。于是我遇到了这本书。阿德勒说自卑是正常的,甚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们都是发展自己的不足,开始自卑焦虑,然后不断学习进步,克服原本自卑的弱点,甚至能发展为自己的长处,渐渐获得优越感。是的,人生最大的成就感不就是自卑感与优越感的起起伏伏吗?后来我的室友因为自己面试老师受挫感到自卑,甚至在宿舍难过到哭泣,我用同一套理论鼓励了她,她居然瞬间缓了过来,还开玩笑我有做传销的潜质,我们都笑了。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积极面对自己的自卑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获得改变的动力,发展出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因为自卑就定性自己不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如果感到自卑而自己又迫切想要,那就告诉自己,恭喜你上了竞技场,你在不断磨练自己,而不是那个永远缩在场外,舞台光环与之无缘的观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类都受到三大因素的制约:1. 人都生活在广袤无垠的地球上,并且亿万星河中只此一颗,所以面临资源有限,森林,河水,土地,空气等等。所以人必须得奋斗。如果资源无限,那么懒惰可能就是一种美德,而勤奋就是恶习了。2.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还有成千上万的同类。所以人要生存必须学会合作。怎么处理和其他同类的关系就至关重要。3. 除了男人以外还有女人,所以婚姻关系,两性关系也是绕不过去的挑战。作者围以这三点为底层逻辑,对形形色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阐释。任何一个人都必将受到的这三个方面的制约,以能够良好的适应这三个挑战为锚,指导当下的生活。绝大多数观点都是以作者的亲手经历为依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自己的生活,育儿,婚姻,职场都有一定的启发,值得一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个体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阿德勒的结论我很认同,因为我自己的一路摸索和思考,最后也找出了这条道路,当然这并不一定是唯一的道路。合作与奉献其实在现代社会早已见诸各种社会活动中。工作,学习,各种群体,不过我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一些追求利益的群体似乎把包括这两个词在内的好多主流价值给私有化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吊诡的一幕:嘴里宣扬着这些的人心里想的全是生意,而真正贯彻这种精神的人群被挤在边缘失语了。这大概也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困境之一,为了很好的生活、为了保护家人我们必须追求物质,但因为无法诉诸宗教,我们在精神上走向了虚无浮泛。没走通往真理的路,真理落在大街上,多到难以分辨,同时真理又高悬峭壁,只有一心想要的人才能靠近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