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同意李仲轲的意见

    我的同事李仲轲对这本书的推荐,建议大家看看。
    我和他唯一的区别是 ——
    他给了五级推荐。而我只给四级。
    仅仅因为,我不想像年轻人那么激动。
    麦克卢汉的这本《理解媒介》会是永恒的经典。
    因为,每一代人都会觉得新媒体,新技术是外来之物。
    每当此时,这本书只需要重申它的论点 ——
    它们不是外来的。它是从我们人身上长出来的。
    你看,这个经典的位置是不是坐得很稳?

      4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眼前人、脚下路和身边事

      麦克卢汉老师的《理解媒介》初版于上世纪 80 年代,时至今日仍被奉为经典,罗振宇老师称这本书有哲学的味道。作者说,媒介即讯息,媒介即延伸;是的,媒介构成了我们的世界,也将世界投射到我们的头脑和身体。望远镜是视觉的延伸,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我们希望看得足够远,也能看得足够清。车辆是脚步的延伸,考古也是脚步的延伸;我们希望走向星辰大海,也想走向过往与未来。电话是声音的延伸,唱片也是声音的延伸,我们想及时连接,也想永久留存。文字是文明的延伸,视频也是文明的延伸,生命可以终结,文明需要永续。媒介的发展,源于人们无尽的欲求与渴望。每一种媒介一经发明、推广和应用,就成为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小国寡民而鸡犬之声相闻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苏格拉底挚爱的城邦,也已成为过往。媒介可以似阳光雨露,也可以是病毒传播,全在一念之间。🔥媒介向何处去?当下的时代,AI 发展方兴未艾,GPT-3 走入人们的生活,以麦克卢汉老师的标准,这些必然还是媒介,它们大概是头脑的延伸、知识的外挂。人们还是想要更高的效率、更远的触达、更接近真理和永恒。每一次媒介的革命,都将一部分人甩下文明发展的列车,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农耕时代,每个人曾经都有机会影响和改变世界,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如今,只有金字塔尖的少量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借助媒介的力量,他们一边横征暴敛财富,另一边又教大家做事为人。媒介,终究是少数人的工具,多数人的玩具。而前者在改变世界,后者被 AI 圈养。🔥眼前人和身边事如果仅考虑人均寿命和物质生活,这个世界应该是在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换作其他角度,也不难得出其他结论。问题是,无论是哪种结论,这条路还在继续向前,这是一条不归路。我平凡而普通,我可以理解媒介,也可以试着用媒介来理解世界;我却无法使用媒介做太多事,所以,我还是只想走好脚下路、关切眼前人、做好身边事。终此一生,仅此而已。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新媒体,只有更新的媒体

        新媒体是近十年较为流行的说法,但事实上因为技术革命导致的媒介变化也在不断上演。从从纸媒到广播,再到电视,再到电脑,再到手机,手机从 2G 到 3、4、5G 又经历了文字阅读、图像阅读、视频阅读的变化,一代比一代新,同时一代比一代的信息效率更高。就拿当下我们使用场景最多的直播带货来讲,就是加了现场互动的电视购物或线下卖场的线上化,因为互联网基础设施足够强大,也因为视频信息更易于接收,所以才会有史无前例的单场带货 GMV 破亿的现象频繁出现,不是传统电商不行,只是直播电商效率更高。最后,强烈推荐一下本书吧,最早听罗老师解读过,自己也买来纸质书看,现在看完电子书又有新的收获,不愧是已经存世 50 余年还在被各位大佬推荐的经典之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时代先知

          我们总是在一个象征性中介的世界中,这意味着,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一个社会建构的价值观、等级制和意识形态的世界。从麦克卢汉的角度来看,媒介技术更多通过它们的形式而非它们所传递的内容来塑造社会。“媒介即讯息” 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过程(介质)与内容(讯息)一样重要,而过程正指的是沟通和交流如何进行作者所在的时代,计算机还没联网,也没大面积普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外星人想了解现代社会,第一本应该读这个

            第一本推荐度 5 星的书,来自我的祖师爷麦克卢汉。


            有的书你得去读最新出版的,越新越好,因为越新,越能反映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可《理解媒介》这本书,虽然已经面世 55 年了,但你相信我,现在读刚刚好。
            为什么?我打个比方吧。55 年前,人类在沙漠中迷了路,不知道该往哪走时,麦克卢汉站了出来,手指了一个方向,相信的人先去了,发现果然是绿洲。之后人们在这片绿洲上安营扎寨,建立文明,直到今天。所以现在的媒体越发达,越应该回头看看麦克卢汉当时怎么想的。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个神棍恰巧蒙对了么?这么想不奇怪,也不冒犯。历史上的麦克卢汉,真的被当时的学者这样批评。
            麦克卢汉为什么能区别于神棍?并不是他正确了一次,而是他在今天仍然正确,而倒推之前的历史,他还是正确的。
            那么正确的、富有解释力的书多了去了,为什么我要那么推荐这一本?
            给你两个理由吧,第一个理由很具体,因为这本书读起来很顺畅,麦克卢汉的比喻虽然很奇怪,但是能切中要害。
            比如关于名言” 媒介即讯息 “,他的比喻是:媒介是窃贼,我们是看门狗,媒介的内容好像一块美味的肉,窃贼用肉来吸引狗的注意力,从而破门而入。你就联想一下现在手机上的八卦消息,和之前电视上、报纸上、人们口口相传中的有什么区别?没区别吧。唯一变的是媒介。我们不过是被他们手中的肉,骗了一次又一次。
            第二个理由有点抽象,但这会是你读这本书最大的 aha 时刻。媒介指的不仅仅是电视、报纸、手机。一切人类用来和外界交互的工具,都可以叫做媒介。而他们都是人体的延伸。弓箭是手臂的延伸,汽车是腿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我们没有一样工具是凭空出现的,他们都是从我们身上自然长出来的。
            这远远不是一本总结历史的书,我甚至敢说,100 年后,这本书地位只会升高。

              3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群体的特化来自于个体的物化#每天解读一本书

              四星 (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 “一位现代「弗洛伊德」、古代「塔勒布」超越时代的网络科学研究成果”。
              虽然本书是一本传播学领域的大部头,但在我看来其内容是作者关于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的观察思考。
              之所以说是现代「弗洛伊德」,他们铁口直断的口吻真是出奇相似,而那种以感受为基础的论证体系,透着非常深的难以证伪的气息。
              而说他是古代「塔勒布」,他们那份怀疑同样坚定得相似,而云山雾绕的话语也真是特别的「亲切」,同样有着一份超前认识带来的忧虑,让我不禁想到 “把看见当作肩上的责任,是每个预言家一生逃不掉的悔恨”。
              当然麦克卢汉非常厉害的意识到了超越于个人之外的网络存在,但他始终只看到了网络的一个部分,视角仍旧是以人为出发,在他眼中网络结构也只是人的延伸,只不过它们逐渐截断了人自身的「功能」,但如果你换个角度把社会看成大脑,当每个神经元足够嵌入其中,单个神经元的个性自然会被抹去,而它们看起来有价值的功能分类,只不过是整个网络的需要决定的,额叶的神经就比颞叶的高级吗?把一个神经换个位置,它就无法工作吗?
              你会发现麦克卢汉可能找到了一个非凡的视角,却看错了方向,但这对于看到全景的人而言又是必须补上的一课
              以下不敢说解读,只能说我的收获,有可能也是我为麦克卢汉竖起的一面旗帜,一面写满我的反对的大纛
              一、冷热之外是人的物化
              在我看来被媒介变形的是网络结构,从最早的少数人压制少数人,到后来的少数层级,再后来的少数立场,到如今正转变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压制,而这样的环境中唯有「失败」是唯一的不败,就像麦克卢汉喜欢说「你的意思是我的整个谬误都是错误的。」,我知道一个营造渣男人设的家伙被发现真是渣男,虽然有大量口诛笔伐,却也没有真正影响他什么。
              这也就引出我从本书中取得的最大收获「群体的特化来自于个体的物化」,过去我们对抗世俗面对的是具体的人和规则,而如今我们很多人所对抗的东西可能就是「自己」,随着网络打破的不是人与人间的间隔,是相似的人之间的间隔,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抗的世俗也从具体的家庭、长辈、乡里乡亲成为某些观念和想法,一个又一个群体在发声时都要先立起一面「敌人」的大旗,而与之相应的是一种隐性的集体主义正在扩张,在这样的时代里,成为别人口中的旗帜反而成了不倒的基石,对方会想要击倒你,而那些在另一个集体前无力的人会靠拢你,你得不到所有,你得到了「自由」。
              二、关联之上是其所承载
              媒介不在于它传递的是什么,而是其所承载了什么,这是麦克卢汉思考时的一个角度,但他仍然关注的是承载的讯息,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承载」本身,每一项技术不是单纯的延伸了人,同样承载了一部分「东西」,它们与此后相叠加的东西逐渐融合又反过来影响每个个体,与其说我们是自己,不如说我们是「网络」,是那些超越于我们的东西重新叠加回我们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过去」黑暗,又怀念「过去」,因为一个是我们作为成果之前的「过去」,一个是我们作为结果最为适宜的「过去」,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环境,是一个我们可感知的规则。
              而这也正是「承载」难以被意识到的原因,我们只看到文字出现便于记录,没有看到它让网络脱离了一两个「长老」的记忆;我们只看到印刷易于传播,没有看到印刷让更多人成为了通道。
              三、众人之间是不可名状
              而当看到了「承载」我们就看清了网络吗?实际上我们还是没有看清「承载」本身。
              这在于我们难以意识到这个网络的产出究竟是什么?
              我们看到它在不断的更新升级,我们看到越来越的思想意识逐渐建立,旧有的桎梏被打破,新生的规则又会让人觉得过了,可处在我们之间的究竟是什么?
              当一部分人为自己的「独立精神」沾沾自喜时,还应该自问「我是独立的」还是「我被淘汰了」。
              或许相比于传递强化信号的「传音桶」,一个「时灵时不灵」的神经元对大脑更没用?
              身处这个被信息充盈的媒介之中,或许我们最该警惕的不是媒介对我们功能的截断,而是在那之前媒介赋予了我们什么?
              你相信的,你怀疑的,你上瘾的,你唾弃的,是媒介的,还是你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传播理论家,他早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就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还畅想了人工智能的大致雏形。可以说他是真正的预言家。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麦克卢汉的理论近年来再次被人们追捧。这本书是麦克卢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副标题是:论人的延伸。在这本书里,麦克卢汉提出了两个独特的媒介观。一个是媒介就是信息,,另一个是媒介是人体功能的延伸。他说的媒介,不仅仅是指报纸、电视、网络等生产信息和承载信息的方式。而是指信息在某种载体上呈现出的特殊格式。媒介本身,就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地影响。在麦克卢汉眼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媒介本身。比如,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之前,信息的传播主要就依靠口口相传,谁优先掌握信息,谁能解释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利。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掌握了对圣经的解释权,教权超越王权,成为权力中心。印刷术的普及后,直接使得王权和教会力量发生逆转,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产生,并且催生了个人主义。媒介的发展对人们的组织方式、思维方式、行动方式都产生了持续地影响。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消费者,我们可以从麦克卢汉的理论中获得一些启发。我们既然不能逃避媒介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那么就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它们。〈关注公众号 DoctorCC,好书不错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存在的就合理的

                  下一个即将消失的行业是什么?智能时代来临,滴滴取代了收音机📻、手机取代了口香糖、互联网取代了报纸📰,手机📱还取代了楼宇广告,ETC 取代了收费员,这些看似取消的岗位实际还是存在,只要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就一直存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塑三观

                    他的理论可以像加热的小刀,切开很多原来难以理解的的领域,但力度和切开黄油一样容易。从人类的开始,直至消逝如尘埃。我们很多历史的与现在的琐屑,都可以用麦克卢汉的放大镜观察的细致入微,那些冠冕堂皇背后的污垢无所遁行。人类在他的透视下思想的细胞也分毫毕现。我会不断重读经典,他可比肩任何古圣先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媒介是理解世界的一扇窗(《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说实话,读这本书还是需要花一点力气的。虽然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没有办法能够离开媒介,或者说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媒介所包围,但是我们对于 “媒介” 这两个字大多都是一种直观的印象,也就是说一说媒介我就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媒介到底怎么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甚至是思维模式,这种事情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毕竟,不管媒介怎么变化,它最终都会变成我们身边像空气一样的存在,它是如此的普遍,普遍到我们已经忽视了这样一种存在,就像我们没有空气就生存不了,但是没有人会在平时突然想到空气中到底有什么分子,这些分子进入了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切仿佛都是理所当然。麦克卢汉之所以能够成为传播学的大师,或者说是被一些人追捧为和牛顿、爱因斯坦同级别的思想者,很重要的是他对一些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产生了一些非常深刻的洞察。比如,他说媒介其实是人的延伸,我们通过媒介使我们的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和味觉都能超越身边,而感知到远方。也就是说,媒介是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出来的对人类能力和感官的延伸。但与此同时,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个场域式的环境,处在这个场域的人都受到了媒介的影响,而不自知地改变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我们与媒介的关系是相互构造的:我们创造它们,它们也创造我们”。书里说,媒介的本质是中介,“我们总是已经在语言中,在符号系统中;我们通过语言、话语和符号,来理解我们居住于其中的世界,而不是(借用康德的术语)对物自体(things in themselves)当即进入。”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进化成今天的样子,是因为我们能够把宇宙万物抽象成知识,并且从这些抽象的知识中又重新建立了一个观念的世界。“所有的知识形式都有一个前提,即人类在语言之中,我们不能超越语言和符号来理解一个未经中介或未被再现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人类独有的状态,就是由于媒介这个中介存在,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既是在场的,又是不在场的。说起来有点抽象,或者换个方式说,就是媒介已经形成了我们为人这一部分的延伸,我们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无论如何也无法拜托媒介在其中做的作用,而在这个作用之下,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和世界本来的样子总会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不同。而这种不同,又会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身上,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样子。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理解,也就是说,人能够通过媒介,去改变对世界的感知。衣服改变了温度,车马改变了速度,语言改变了认知。所以所有这一切我们发明出来的,包括语言,都可以视为一种工具或者技术,同时也可以视为一种媒介。人通过这个媒介改变了人本应该面对的世界的本来样子,在这个通过创造以后改变了的世界中,人的意识和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问题就在于,我们时刻是在被自己所创造的媒介改变着,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存在。“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肌肤还是手脚的延伸,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影响。” 当我们每次都张口闭口在感叹,“这个世界变了,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种被新的媒介变得世界中,但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还是在用以前的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在思考问题。这反过来也让这个世界自然有了分割和壁垒。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观点,“媒介即信息”“冷媒介和热媒介”。说实话,我确实没有很透彻地理解这些观点或者概念,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在于,我们对于媒介的理解往往会忽略它的形式,而只注意它的内容。但任何一个媒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的作用就在于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改变了我们对与这个世界的参与方式。因为认知方式的不同,媒介形式本身就提供了信息,因为参与程度的不同,就产生了冷热。很有意思的就是,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观点再去分析我们身边的各种媒介的时候,都会有另外一中完全不同的视角。媒介的产生,源于人对自己的延伸。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总要通过媒介来加深对世界的理解,而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这个世界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信息,使之为自己所用。而通过这种媒介的应用,人拓展了自己的边界。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人容易把这种媒介中所囊括的世界也视为是自己的世界。就像书里所说的:“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 与此同时就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把这些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媒介当做自己的世界之后,这个媒介的部分总是更容易收到外界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会传导到自己身上。当人感受到这种超强刺激的压力时,就会产生一种所谓 “自我截除”,就是 “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 这种情况在进入电力时代,尤其是我们现在更能深切体会到的信息时代,体会得更加深刻。因为在信息时代,我们收到的外界压力要比传统社会大的多。在传统社会,我们的压力大多来自熟人,有压力的同时也会有关心和温情,这会有一种缓解和对冲。而在当今这个时代,压力更多地来自远方和未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在身边的媒介中找到支撑的力量,所以就会更多地运用 “自我截除” 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这样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包围的情况下,越来越觉得不够安全,越来越愿意把自己包围在自己熟悉的信息中间。这里没有评判好坏的意思,只是这就是现实存在的现象。这本书确实有些不太好读,但是它传递出的观点是很明确的,也是足够有启发的。所以,当我们把媒介本身作为一个观察自己和世界的手段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原来我们意识不到但又觉得有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能够得到一个很有趣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未必是充分的,但总是一个有趣的理解方式,也是一个理解世界发展的有趣的角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启发书,媒介理解本身也很难统一认识和系统化。个人而言给了我一个思考技术和媒介关系的引子,结合《技术的本质》和《技术和文明》两本书的内容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另外一点就是之前更加关注内容和信息,本书提供了媒介角度去理解事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时代,值得你与麦克卢汉相遇

                          如果你正在滑动着手机屏幕,感叹着世界上又发生了那么多奇妙的事,那么麦克卢汉也一定会盯着你的手指和手机,感叹着这个世界上居然又发生了那么多奇妙的事。


                          重要的不是媒介所传递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的变革将会重新塑造和控制人类的交往形态,开创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演化出全新的社会样貌和文明。这是麦克卢汉在本书中的 “四大奇想” 之一:媒介即讯息,还有另外三个分别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以及地球村。
                          在过往的人类传播史中,媒介早已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人类显现了它的力量。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起,天地的混沌彻底消散,万物有了自己的秩序、逻辑和名称,人类的思维能力从此获得飞跃,而那时的人们,也都还是聚在一起的部落化人群,声音的距离限制着人们的分离。当文字的明灯点亮,依靠记忆和传说的神话覆灭了,时空的界限被瓦解,文化和文明传承有了确切的依据,只不过人们也从那一刻开始逐渐走散了。等到印刷机工作的声音响起,曾经依靠掌控文字而创造出的权威和信息鸿沟彻底消弭,人们开始举起手中的权利,高呼平等与自由,无数场伟大的运动与革命也在那样一个时代诞生,儿童在没有阶级区隔的印刷物面前享受着知识和教育,火车也将人们拉到了越来越远的地方,人类离开了自己的部落,追寻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电报的接通,卫星的升空,一场电子媒介时代的革命让时空在人类的手上成为了输家,人的延伸替代了人本身,人类进化成了全新的物种,人类身体的所有器官和功能,一个个接连被搬到身体之外运作着,尽情地享受着时间折叠后的解放感与自由,生存于全新的数字化拟态世界当中,这一次,时空消失后的整个世界、整个地球重新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部落,走散的人们再一次于这个世界相遇。
                          然而,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一旦成熟则将脱离人类的掌控,甚至它会反过来迫使人类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信仰来适应和接受技术对自身的制约,这是大量科幻小说作家,同时也是技术决定论者麦克卢汉所主张的,他在书中谈到 “人仿佛成了机器世界的生殖机器”,而 “机器世界促进人实现愿望和欲望,以此来回报人的爱护”,或许这便是人类与技术无法停息的爱恨纠葛。
                          幸运的是,技术发展变化最快的时代,永远是每一个现实的人类所生存着的鲜活的现在。如今,在你我所生存着的现在,一个全新的被涂子沛老师称为数文明时代到来了,大数据、5GAI 等一系列代表着技术进步的名词不断冲击人们的固有生活架构,而这一次,数据构成了人本身,存在是需要证据的。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类存活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上的每张照片和每个心情中;活在每条外卖、公交和淘宝的订单号中;活在地图软件的每条导航足迹当中;活在每一台技术设备、每一个媒介、每一项人类的延伸所创造的显性数据记录当中。这个全新的时代里,我们早已消灭了神,却亲手用媒介重新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上帝,一把用数据编织的、掌控着我们一切的、高悬于自己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在这个时代,媒介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我们又将如何走下去,人类将出现怎样的全新面目,社会又会展现出怎样的新姿态呢。恰恰因为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有的是机会去见证世界的改变,也恰恰是因为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与麦克卢汉相遇。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可以读,没必要

                            算了还是写点,这书很出名,也出名难读,所以我对自己的阅读要求就是不求甚解略略看完就好,当然我事先还是去看了多个解读方便理解的。我感觉作者像是想搭设某种解释框架,但是并没有想好,所以大部分内容如同探索式的自由叙述,而这种探索式叙述给我形成的是一种玄学感,感觉是在建构某种玄学概念,特别是 “媒介是人的延伸” 这点,各种举例说 XX 是口眼鼻皮肤等延伸,这种规律拓展方式在我看来和五行说没太大区别,找点表面规律共性就说世界万物是金木水火土怎么怎么组合出来的巴拉巴拉。不过最主要想吐槽的点,就是拿 “人” 作为某种尺,真的是非常经典的人类自恋表现,而且不仅自恋,这么大颗粒度的尺,也让这框架在一些场景尤其当下互联网这一变化极快的媒介规律解释变得更复杂。说起来有那么个兼具自恋复杂两特性的著名学说 —— 地心说,《理解媒介》这书给我的感觉和地心说差不多,是日心说出现之前的地心说,当然真要比它的解释清晰度还差得远,但书里有些探讨揭示了某种未被解释的规律,也许能为日后 “日心说” 的出现助力。总之,如果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大部分解读的内容差不多,那我觉得这本书也没必要伤害脑神经硬去理解阅读,不推荐读,但可以通过别人解读了解,以后也许有点闲情会再重新仔细阅读一遍,看看会不会打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媒介

                              理解媒介就是理解当今社会和社会发展。汽车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高速公路、汽车厂、石油公司等。媒介技术更多通过它们的形式而非它们所传递的内容来塑造社会。媒介拓展了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从视觉到听觉,以后还会有嗅觉,味觉,触觉。媒介也拓展了我们感知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一切媒介均是人的延伸。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媒介改变着世界,令人担心的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要细察媒介的形式,以便解释媒介强加的预设和培育的习惯。信息来源的渠道会影响信息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这也是 “得到” 能成功的一个前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媒介就是身体之外的一切工具,信息是身体接受到感受的回应

                                麦克卢汉可不是只在说传播学,他通过对文字,电话,报纸,电影等我们身边的媒介的分析,给了我们很多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正是我们在熟悉中发现陌生,并因此受到震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十六年前的书

                                  20 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麦克卢汉在这本 56 年前的书里提出了有关传播媒介在当时看来几个颠覆性观点,重新发现了媒介本身的价值,论证了媒介与人体功能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媒介的范围。电子媒介是麦克卢汉推崇的媒介形式,认为它能使人类的感官得到最大程度的平衡,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却呼吁人们警惕电视媒体将一切信息变成娱乐的附庸,两个人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发表观点,可以说各有千秋。但其实尼尔波兹曼的 “媒介就是隐喻”,是麦克卢汉 “媒介就是信息” 的修正,两个人都在说媒介能有意无意定义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只不过尼尔波兹曼的批判意味更强。如今,身处媒介融合的时代,既然不能逃避媒介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那么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它们,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媒介

                                    连接 + 欲望 + 体验 + 网络 + 流通 + 优化 + 强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同样的信息,通过电影,有声音频,文字是完全不同的。

                                      看完本书后,对 “媒介即信息 “理解更深了。   我们总喜所谓干货、金句、精简的语言等,岂不知这是前人对所以经历,所看到的事物,所思所想的总结才提炼成的一句话,而我们仅仅是在追求金句的快捷径,对金句压根就不甚理解,比如尼采说上帝死了,又比如说人类从历史中唯一掌握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任何教训,从这些耳熟能详的金句我们都知道,可真正能理解的又有几个人呢?而书籍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并加深对概念的认知更加深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证自明

                                        年代被切割得越来越短,观点的被证明有效为时周期也短了。命内见替换了活久见,是功利主义还是动辄上千岁的寿命现象重回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深度思考的一本书

                                          媒介环境论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