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国古典哲人康德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毕竟一个人眼中的天理难容,很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尊重其衍生出来的处世方式,才是我们走出自己,真正见世面的开始。当你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处世和三观,在给他人带来温暖的同时,也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玫瑰][玫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0书信集怎么读

      我读书信集花时间最多的一个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的书信卷,另一个是梁漱溟先生的书信集。我有个很好的朋友,他最爱从书信集阅读,说是这么读快。我们争论过,我觉得书信集应该对照着著作或者笔记的时间线,还有外在社会发展和各种事件的时间线当辅助材料那么读,我还想,应该把马恩全集的书信按照著作主体部分所在卷册上的时间段,把这个时间段的书信附在后面。

        4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康德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它们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这段话后来刻在了他的墓碑旁。两百多年过后,康德的某些学术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但他为西方哲学指出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他对人的主体意识以及道德属性的坚持,依然熠熠生辉。这里,我想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认为的那样。” 康德留给我们的遗产,正是如此。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了

          我不是哲学家,原来是野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