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时光易逝,口音永存

    ️"电影的价值不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电影构筑的空间不是为了对某个主题大发议论,也不是为了针对某个人物夸夸其谈,而是为了讲述这个人物"。2013 年,贾樟柯接受采访时候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有人说,贾樟柯的电影总习惯聚焦边缘人物,有趣的是,贾樟柯对待镜头下的所谓边缘人物,并没有用可悲的、可憎的之类的社会观念来看,他要把握的,是他情感牵挂的人群内在的逻辑,情感的逻辑、社会的逻辑、个人的人性逻辑,拍多了,也就有了贾樟柯自己电影的口音。🚩在贾樟柯看来,每个电影作者的风格跟味道转化成语言就是电影作者的 "口音",由处理空间的方法、时间的方法、节奏的方法等融合诞生。🚩从他的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时代剧变带给县城人的剧烈冲击,首先是物质层面的改变,然后是精神层面,即便后期贾樟柯一直在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和拍摄手段,但只要他拿出任何一部电影,观众看几分钟,立马就能辨识出 —— 这是贾樟柯的手笔。🚩为什么?因为他的电影总是藏着他对于社会小人物的关怀,以及对于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关注,贾樟柯很早就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飞速的巨变,其后果是我们的感受、遭遇和身边的一切都有暂时性。他不想十年后哀叹时过境迁,也不想去缅怀五十年前就消失了的世界。当我们面临一桩事件、一场变化,当一个人物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能否拿起纸笔画一幅速写?能否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于是,从《小武》里小偷的故事到《小山回家》里渴望结伴回家过年的民工,从《站台》里县城文工团小年轻的沉浮到《三峡好人》里百万移民的搬迁问题,他总是试图用一种描绘社会现实的纪实风格,带领人们理解当代社会。用独特的电影语音记录和反思时代和社会,贾樟柯电影的口音也就有了它的独特价值。🚩这本书是中国电影研究专家白睿文对贾樟柯电影的访谈,以年代为序,集中梳理和总结了贾樟柯创作生涯的重要作品,即便只有文字,我们仍然不难看出贾导对电影美学、创作理念等的见解,对电影形式的探索。🚩时光易逝,口音永存,只有意识到时光流逝,才能真正理解他电影中口音的情感,见证他镜头下中国二十年来经历的巨变,《电影的口音》,推荐你读。参考资料:《贾樟柯:担心人消失,担心记忆被抹去》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光荏苒,期待《小山回家》所有演职人员能够再聚一堂

      rt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断变化的口音

        首先,语言是不断变化的,10 年前的语言和现在的会有所不同。我去找了伍迪艾伦的 2 个电影,简单地听了下,一个是 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1973,一个是拿了钱就跑(take the money and run)1969。这些都是美式口音,可能那时候拍电影都还没那么自然。 现在的电影,很趋近于现实,很俚语,听习惯了就会误以为这是正宗的美音。 你去听一下 尼罗河的惨案 这个英国制造电影的口音,主角老侦探那是妥妥的英音,伍迪艾伦那些差太多了。我能想到有两种情况美国电影有英音,1 演员是英国人,2 反派(好多反派都是英音,比如死侍里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和贾樟柯导演的贾想和法国导演写的传记一起读,嗯,对这个我喜欢的导演了解算是有一些了,但重要的还是电影作品,小武和天注定,我觉得感觉最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纪录片,电影。并且每次看到他的名字或者相关的信息,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的电影,看看他最近是否有新的电影推出,有没有好看的。。。。每次想到他电影中的镜头就是那么真实,真实的无助,迷茫。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找他的电影,等阅读完本书后,去再看看这些电影,至于收获是什么,不清楚,只能得到真实。真实的反映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也是我自己跟以前生活中的连接。好像又变成一种回忆,真实的回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什么是电影中的“神迹”?

              作为对谈录,本书的问题大多很宽泛,少有引诱贾导回答出最为贴切、切实、实在的回答。问题多重复,回答也就在一个圈里打转,远不如贾导的自我剖析来得透彻和深刻,《贾想》(1、2)更详实且真诚。体量小,不如《煮海时光》那般醇厚,且见机锋。导演的 “口音”,是乡愁,是原罪,是执拗一生的 “理解不可能”。《小武》中多见影像的 “神迹”,之后他作,逐次减少减弱,只见万千辛苦奔波后的喘息与匠气。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