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

    成为你自己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做命运的主人或朋友如果可能,就做命运的主人,不向它屈服;如果不可能,就做命运的朋友,不和它较劲。人终有一死,一切福祸得失,都是过眼云烟,不必太在乎。💕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懂得自爱自尊,使自己有一个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为灵魂清点行囊一棵树不会太关心它结的果实,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欢乐流溢中自然生长,而只要它的种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将结好的果实。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真正使它快乐的事,不和时间赛跑,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创造的人生。💕你我都是自然之子对于一个满足于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掉转视线吧,去看人生的百态,历史的变迁,宇宙的广袤。让心灵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上,做自然之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创造的人生。在物质领域应该向动物学习,满足于自然需要,保持自然之子的本色。💕幸福的极致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在这个星球上最罕见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请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的极致 —— 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

      6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越生活越通透

      摘录: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腊人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爱默生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真理用不着板起面孔来增添它的权威。在那些一本正经的人中间,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不,他们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权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灵魂无处安放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文字的抚慰,需要从中找到一些解读。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孤独不是寂寞。一个足够完整的人才能享受孤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中摘抄:“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 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你在追求精神道路更笃定的书

            幸运的是在这个年纪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像是对我平日所思的一种背书,让我更笃定的以自己之道处世间之事与人。部分谈到男女话题不太苟同,也许作者是男性的关系,无法体会作为女性的不同。"休说精神永存,我知道万有皆逝,精神也不能幸免。然而,即使岁月的洪水终将荡尽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痕迹,罗丹的雕塑仍非徒劳;即使徒劳,罗丹仍要雕塑。那么,一种不怕徒劳仍要闪光的精神岂不超越了时间的判决,因而也超越了死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灵魂因孤独而伟大

              灵魂另有来历 1.投胎的偶然性灵魂的投胎,有相当的偶然性。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三位圣哲都是投胎在平常人家。同样,平庸之辈投胎在伟人之家也很普遍,看前二位的子女即可知。这样随机的搭配,造就了真实的人间生活。人类精神血脉的延续另有谱系,与家族无关。2.精神的距离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是独立的 —— 这个观念使我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保持一种精神的距离,在此距离中,一切冲突都被容忍,一切差异都受到尊重。3.灵魂另有来历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的,它必须寄寓在一个身体里,而且常常不能支配这个身体的遭遇。灵魂和身体又是可分的,它能够对身体的遭遇做出一种反应,确定一种态度。由一个人的遭遇,我们无法判断他的灵魂,由他对遭遇的反应和态度,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做此判断。所以,灵魂另有来历,在身体的经历中显示。所以,灵魂对于身体能帮就帮,帮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但永远要站在身体之上,保持自己的自由。4.尊重灵魂的神秘性鉴于人的灵魂的神秘性,人与人之间的完全沟通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同程度的隔膜是必然存在的。既然如此,任何一种交往要能继续下去,就必须是能够包容隔膜的。尊重灵魂的神秘性,不要试图去探视他人心灵里的秘密,这是一切交往的原则,最亲密的交往也不例外。5.无人不可缺少飞机上,离地面一万公尺。我忽然想:宇宙浩渺无际,人类世代更替,我只是沧海一粟。进而想:如果没有我,宇宙和人类依然如故,无人不可缺少。是的,你思考,你写作,你多么珍视你的思考和写作,其实你的灵魂也只是人类精神传承的一个工具罢了。天不生仲尼,也一定会生伯尼,绝不会万古长如夜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温故而知新

                “初识周国平是在高中,是他的文字带领我走入哲学世界,哲思万物。眨眼间已过去 6、7 年,今天完成了温故,那些几年前自己未曾经历的道理,那些在人生路上的迷茫,都化作文字,蕴藏其中,不得不说周国平的文章适合温故知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希望 “迷途知返,不忘初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不知道

                  生命、独处、爱、智慧、生活、灵魂。人不止于只有一个肉身生命,更有一个超越于肉身的内在生命,它被恰当地称作灵魂。而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他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爱,就必须融合吗?

                    我最喜欢这一句,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个独行的灵魂与另一个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不想再保留灵魂自由,和牺牲小我成全家庭中取舍,很多人恐婚最本质的原因就在此打个比方。想象一下,一个完整而圆润的苹果,把它叫做苹果 1 号。摆在苹果 1 号旁边的,会是另一个怎样的苹果?是一个同样完整而圆润,但色泽略有不同的苹果 2 号?还是一个挖去了大半果肉,和苹果 1 号紧紧贴合在一起的苹果 3 号牺牲小我成全家庭的人,就是苹果 3 号。为了家庭两个字,必须挖去大半果肉。原因或者是社会的教育,所谓家和万事兴,夫妻哪有隔夜仇,日子还是要过的,不将就能怎么着?或者是自身的匮乏,完不完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紧密贴合在一起才能感受到爱而现代人个体意识觉醒,更想要的是保持个体的自由独立,以及完整。也就是苹果 2 号。可以说传统的婚姻观,就是把苹果 1 号和苹果 3 号凑合在一起。苹果 1 号和 3 号他们原来是互相独立的个体,没办法紧紧融合。那就很简单,选择一个挖去大半果肉,这样两个苹果就能组建起家庭了而现代的人呢,想要的婚姻,是苹果 1 号和苹果 2 号的组合。我可以和你靠在一起,可以成为彼此的依靠。却想要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是疏远,这不是抗拒亲密,更不是不爱你。只是因为我想保留自己的完整性,还有独立这里论证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融合是关系情到深处自然而然发生的,融合并非意味着传统婚姻意味着邪恶。香港现代的思想观念更倾向于是,结婚了也给你婚姻独立,给你自由。至于自由的后果是什么?交给以后的时间来回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因为孤独而丰盛

                      人生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就要在生活中做好跟自己相处,这需要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富含哲理的散文。尤喜对孤独和简单生活的思考,让我正视孤独是独一无二的,是精神生活的必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是在看吴军老师的书时里面提到了周国平老师,于是在得道搜索了周国平老师的书,无意中选择了这本书,真的很感谢自己这次选择,书里每一小节都有想摘录的句子,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先生在医院养病,我在做陪护,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坐在书桌前读这本书,其中太多令我动容的地方,我的语言实在表达不出,只有自己亲身阅读,才能感受其中的美好,希望更多的人能阅读此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书对精神是一种滋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是独立的 —— 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保持一种精神的距离,在此距离中,一切冲突都被容忍,一切差异都受到尊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孤独,孤独

                                这是自己近期阅读关于孤独主题的第二本书,周国平的书重新阅读,串联起曾经看他哲理散文的阅读时光,阅历增多,人也在成长,庆幸现在的自己阅读周国平时,少了很多俯视的感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