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们能发展新能源,但页岩油气存量也极丰富

    ️ 石油,10% 是经济,90% 是政治,百年石油经济史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不在于石油本身,而在石油之外。📕中国还要在石油贸易中大力推行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如今中国正在代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当然必须认识到,推广人民币的石油定价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密切相关,必须站在人民币国际化全局的高度来通盘考虑石油定价权问题,在 “石油 - 人民币循环” 的各个环节系统推进”。📕“石油总归会有用完的一天,但这种探索、冒险和创新的精神,才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可以长期依靠的原动力。未来的国际竞争,从根上说,将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创新和改革的竞争。” 从整体上来说,人口越多、经济体量越大的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量就越大。不过,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石油消耗量,也跟它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有很大关系。石油美元在帮助美国从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和政治博弈三个层面巩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也塑造了国际货币体系今天的模样。如果把现代经济比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那么石油就像流淌在这个有机体循环系统内的 “血液”,而石油价格的波动就像这个经济体的 “脉搏”。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脚疾,只能在家读书了!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石油行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行业,产业链条长、利益相关方多、牵涉面广,读罢此书,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全球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名为《石油之眼》,折射出的却是整个大宗商品交易背后的复杂,价格波动的背后是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博弈。阿拉伯的 “挤出战略”、美国的 “页岩油革命”、中俄决策背后的利益量化考量。大国博弈堪比武侠世界的刀光剑影,读来只觉每一步都是好棋,每一步也都不算好棋,得与失的衡量,都是出于当下的最优解,还有无奈之选。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此书不值得读

          如果美国滥发美元,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包括美国人。那会有什么影响呢?没影响。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