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黑客=手艺人

    本书是个老程序员的经验之谈,可读,但如果不是业内读起来可能有点绕,我恰好也是和作者同时代的程序猿,读此书很亲切,本书虽然是 20 多年前的老书,但珠玑依旧,这 20 年正是互联网创新飞快发展时期,此书被奉为圣经,现在看出那些是被时间检验的真知灼见。非专业人士可略去关于编程部分。如果把 “黑客” 换成 “手艺人” 更容易理解。把编程学习放在 “计算机科学系” 确实有点问题,我读大学先和数学系一同学了 2 年 “数学分析”,把全班都学的昏头转向,85 年毕业后才见到第一台个人电脑,编程都是拿着课题现学,出国后更是见到各种不同专业的人进入编程领域,有学理工科的也有学文科的,基本完成通识教育的数学,编程就够用了。中国语言文字就是模块化可视化的,适合当程序猿。编程如果自己感兴趣可以几天几夜的连轴转,如果没兴趣干坐在电脑前也不出活,我上班后就没有打卡上过几天班,完全是个手艺人,只有自己喜欢完全可以平台自己接活,认识的各种技术大神,都是校园先接私活慢慢干出名堂。按部就班的拿学位,然后去大厂打工的,反而都转非技术岗了。在数字运算领域,无数的编程技术领域,模组编程已经无所不在,这是未来个体经营的宽广领域。但我反对让孩子学编程,因为这反而把兴趣磨没了,完成通识教育,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当一门手艺,在实践中磨练,课堂是学不出来的,因为技术进步迭代,高校老师大部分是纸上谈兵,10 年前找人开发 APP,高校老师都不行,真能干的都是网上自学的孩子。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致富?

      如何致富?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创造财富。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此外,你还必须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为什么要读《黑客与画家》

        就像《硅谷之火》点燃了雷军一样,《黑客与画家》也启发了知乎创始人周源,甚至成为知乎团队的必读书。在一次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周源还援引《黑客与画家》作者保罗・格雷厄姆的话来解释他为何来北京创业:“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向往北京,虽然这里有糟糕的天气,最不友好的房价和饮食,但就像保罗・格雷厄姆所写的文章《市井雄心》里说的,‘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激发着某种雄心’。” 是的,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激发着某种雄心,其实所有的好书何尝不是。如果说周源是亲身体会,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则提供了一个观察者视角。在给《黑客与画家》短短的推荐语里,他还专门讲了一个故事:我的创业伙伴快刀青衣有次从大厂挖一个资深程序员,在候选人左右纠结的时候,快刀给他送了两本书,一本是《乔布斯传》,一本就是《黑客与画家》,很神奇,接下来他来入职了。很难说是《黑客与画家》直接影响了这位程序员的决策,但罗振宇毫无保留地评价这本书说:“《黑客与画家》这本书,绝对能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烙印。” 当你真的翻开这本书,你首先会发现它是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写于多年前的文字,接着你会发现它是一个文集,15 篇主题各异的文章,构成了黑客眼中现实的世界和应然的世界。有人说,读完它想创业,有人说,读完它变平和了。和菜头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这本书对于读者的价值。“你不须改变太多,也能过精彩一生”,这是和菜头拎出的本书价值之一。听起来像鸡汤,但当它和 “黑客精神” 关联在一起时,就有了新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什么?当你读《黑客与画家》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你可能会说,这样一本 2004 年就出版的书,为何今天我们还要读它?我想说,那是因为保罗关注的是未来,他在书里谈未来的编程的语言时,是以百年为尺度的。更不用说,他对人从学生时代到进入社会这一跨越的剖析、对财富创造密码的揭示、对于设计与品味的探讨,以及对言论边界和贫富分化的思考。所以这些加起来,其实覆盖了我们所关注、被影响的很多方面,也许不能给你全部的答案,但就像奇异博士的魔法,总能将你带到新世界。而这本书,其实也只是保罗・格雷厄姆所写文章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保罗仍孜孜不倦地更新着他的博客,国内科技媒体经常翻译过来,如果想看,很容易搜到。做书这么多年,如果说有哪一本书最让我为之振奋,我想它是《黑客与画家》。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即使你不在计算机领域工作,也别被书名吓跑了,会越读越兴奋

          作者想让公众了解,黑客并不神秘,更不是技术怪人。《黑客与画家》这个书名就是在提示应该把黑客与画家当作同一种人看待。和画家一样,黑客只是怀有一门特殊手艺、有创造天赋的普通人。这个书名还有另一层含义,即编程是一种艺术创作,黑客就是艺术家,开发软件与画家作画、雕塑家雕刻、建筑师设计房屋并没有本质不同。 总之,这是一本帮助你理解这个时代的书。作者想教给你的其实是新思想。读完以后,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很可能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想在 21 世纪立足,理解这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成功者,我建议你读读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编程思想启蒙读物

            一直在摇摆,一直在岸边纠结:如何再次深入学习一种编程语言。这本书把我推下了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

              《黑客与画家》是由硅谷知名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撰写,集结了他对软件编程、创业精神以及美的探索的一系列深刻见解。格雷厄姆将软件黑客与画家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是创造者,都在通过自己的工作表达创意。书中探讨了美的编程、创业公司的运作方式、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造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系统、言论自由以及未来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看法。《黑客与画家》不仅提供了对技术和艺术深入的洞察,也是一本鼓励创新思维和追求卓越的灵感之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不错

                但凡没完全看懂 但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 都是不错黑客和画家 里面有他们的共同性 譬如对事物无限的想象力 丰富的构想 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 不按常理出牌的脑洞 都会给你填上彩色的成分思考 他是反馈与负反馈互动的过程 人类和思想他是有温暖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黑客五画家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25 本)#2023 年读书主题(三)商业 - 视野洞察《黑客与画家》(69)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商业的主题开始,选择视野洞察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五本是《黑客与画家》,本书透过 15 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了解黑客精神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用黑客的先进思想与方法武装头脑,离财富更近,离自洽更近,离未来更近。在本书中,作者和我们谈论了与黑客有关的三个方面:第一,黑客如何成长及看待世界;第二,黑客如何工作及影响世界;第三,黑客的工具和工作方法。事实上,在全部 15 篇文章中,保罗所探讨的内容远远超出了黑客所关注的内容,并以幽默的笔触,在最广泛的可能性上展现了他对于人人关心且受其影响的重大议题的思考。不管是创造财富,还是如何设计出好产品,抑或如何在充满了异见的世界里自洽地活着。可以说,不管我们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将从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得到启示。2、精彩段落:“黑客” 本身具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和象征意义。在不同场景下,人们对 “黑客” 的定义也不一样。在保罗的观念里,以及在 YC 和奇绩创坛的实践观察中,我们发现,黑客精神的真谛是动手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必须跟人的需求有关,需要持久地满足越来越多人的需求。“动手” 需要有勇气,很务实,以行动为导向,除此以外,黑客还必须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创造性” 则意味着不受束缚、敢于探索。不论是画家还是工程师黑客,真正能创造的人都是可以把控品味的。他们足够了解什么是优秀的,什么是不够好的,而这些人不做到优秀就永不罢休。创造财富是改变世界更高效的途径 —— 我建议读者从这个维度去思考。他鼓励创业公司快速发布产品,因为这样可以尽早知道一个创意是否可行。其次,他认为一定要特别关注用户需要什么,这样才有办法将一个坏项目转变成好项目。他说:“许多伟大的公司,一开始的时候做的都是与后来业务完全不同的事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正在成为计算机。打字机被计算机取代了,电话也变成了计算机,照相机亦是如此。很快,电视机也将变成计算机。当今小轿车所具备的计算能力比 1970 年占满一间屋子的大型计算机还要强。信件、百科全书、报纸,甚至本地的小店,都正在被互联网取代。真实世界的特点是,它极其庞大。如果总体足够大,即使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派,只要聚集在一起,就也能产生可观的力量。在真实世界中,书呆子在某些地方聚集起来,形成自己的社区,智力因素成为那里最被看重的东西。有时,这种因素甚至会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大学的数理学系,书呆子甚至会夸大笨拙,以显示自己的聪明。黑客与画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创作者。与作曲家、建筑师和作家一样,黑客和画家都试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他们本质上都不是在做研究,虽然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新技术(那样当然更好)。黑客真正想做的是设计优美的软件,考核这种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你本人需要有良好的设计感,才能去考核别人的设计是否良好。但是,你觉得你有 “良好的设计感”,与你实际是否具有,不存在相关关系,甚至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如果我那时看到其他创作领域,比如绘画或者建筑,我就会想到,自己的方法其实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打草稿。我现在认为,大学里教给我的编程方法都是错的。你把整个程序想清楚的时间点,应该是在编写代码时,而不是在编写代码之前,这与作家、画家和建筑师的做法完全一样。真正竞争软件设计的战场是新兴领域的市场,这里还没有人建立过防御工事。只要你能做出大胆的设计,由一个人或一批人同时负责设计和实现产品,你就能在这里战胜大公司。微软公司自己一开始就是这样走向成功的,苹果公司和惠普公司也是如此。我觉得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这样取得成功的。画家学习绘画的方法主要是动手去画,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理应如此。大多数黑客不是通过大学课程学会编程的,而是从实践中学习,有的 13 岁时就自己动手写程序了。即使上了大学,黑客学习编程依然主要通过自己写程序。画家的作品都会保留下来,你观察这些作品,就能看出他们是怎么一步步通过实践学习绘画的。如果你把一个画家的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就会发现每幅画所用的技巧,都是建立在上一幅作品学到的东西之上。某幅作品如果有特别出色之处,你往往能够在更早的作品中发现一个小规模的初期版本。黑客就不一样,从一开始做的就是原创性工作,根本没有他人完美的成果可以依靠。所以,黑客的出发点是原创,最终得到一个优美的结果;而科学家的出发点是别人优美的结果,最终得到原创性。创作者的另一个学习途径是通过范例。对画家来说,博物馆就是美术技巧的图书馆。几百年来,临摹大师的作品一直是传统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临摹迫使你仔细观察一幅画是如何完成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创业类的指导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互联网行业的规则,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创业具有真正启发意义的书

                      内容面向一般大众,但是程序员员可能读起来更津津有味。内容包括创业的本质,包括赚钱的本质,十分实际与实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启发 @黑客与画家

                        读完了这本书后马上翻了下豆瓣曾经给它的评分,发现居然只有三星。不过想想马上释怀,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不过是个大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站在历史一隅准确预见未来的厉害之处。言归正传,这本书给我的启发主要有四点:・黑客与画家虽然是不同的职业,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工作都不是简单完成事务性工作而是在创造艺术品;他们的很多工作方法也神似,比如先勾勒框架再完善。・作者超越常人的远见,成功预见 web 应用将取代传统 pc 客户端应用成为市场主流。・贫富分化的本质不是财富分配不公平,财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增量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技术的发展会拉开贫富差距,但是却会缩小其他方面的差距,相比于原始时代,现在的穷人的生活和富人的生活质量差异越来越小。当然,技术唯一拉不开差距的是品牌,所以奢侈品至今依然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基于贝叶斯推断的防治垃圾邮件方法。老实说,第一次看到概率论的方法被如此巧妙用在工程中,热血沸腾!作者作为这个方法的先驱,实属让人钦佩不已。这次我想给这本书四星,从上面的启发可以看出来它足够的优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书中很多内容干货不足甚至有点过时,比如对于编程语言的很多分析,大力鼓吹 Lisp 语言的优点,并不适用于当下(就拿函数式编程来说,当下很多语言都已经支持了),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比较多的观点也并不一定适合于当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部分和垃圾邮件那一章没有仔细看,其他每一章都感觉相见恨晚。不过我真在几年前看到,可能也不一定能理解,或者觉得它们那么好。本书所有我能看懂的内容里,我几乎认同全部的观点。下面 3 点印象最深:1,如何创造财富那一章,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仇富。并且阐释了当今世界很重要的一个事实:财富是可以创造的。不管这个世界百分之多少的人占到百分之多少的财富,永远可以创造新的财富。2,虽然从小就有人告诉我,有些话不能说,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寻找这些话的方法,或者有人全面的总结出来。而《黑客与画家》的作者提出了指导方法,用来寻找所有不能说的话。3,在这本书所展现的世界里面,书呆子应该感到高兴和自豪。从此我对这个词的看法就变了,对曾经的自己也有了新的看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计算机小白也是相当友好。这些过了二十年仍然历久弥新。这本书表面上讲的是关于计算机编程以及创业故事,实际上是作者的人生哲学的体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是黑客,不懂技术,所以书里的很多技术、设计及编程语言的内容都不太理解。不过关于书呆子为什么不受欢迎,如何创造财富的两篇很有意思,也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角度特别,思想深刻,值得一阅特别是书呆子的描述使人十分有共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黑客与画家

                                    许多思想在《万维钢精英日课》中都涉及到,所以读起来 相对熟悉。散文式的表达,就像一位 高手在分享心得,让我这个没有编程经验的人 产生了兴趣。随着 chatgpt 的流行,不可避免的要学习 编程,这本书就像 武功秘籍的心法部分,即有高屋建瓴 又有 谆谆教诲,最重要的是让人产生了兴趣,非常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活成一株榕树,独木成林

                                      从经济学观点看,你可以把创业想象成一个压缩过程,你的所有工作年份被压缩成了短短几年。你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 40 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 4 年。在高技术领域,这种压缩的回报尤其丰厚,工作效率越高,额外报酬就越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评达到85%的书你给恶评,是真觉得一无是处,还是哗众取宠。

                                        当一本书的好评达到 85% 时,你却给了恶评,是真的觉得一无是处,是有意的哗众取宠。读这本书我后悔了,后悔没有早一点读。再次感谢群里白鲸同学的推荐,使我没有错过这本好书。但还是觉得遗憾,进入互联网都这么长时间了,才读到这本书,反应真是太迟钝。这种感觉似曾相识。2018 年,我因为试听了几节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第二季【谷歌方法论】的一两堂课程,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些什么,转瞬之间就把吴军老师第一季的【硅谷来信】买来了,然后就是近乎于不眠不休的一周时间,我把第一季学习了一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那真的是大开眼界,甚至价值观认知啥的都慢慢的改变了。而这一次读保罗。格雷厄姆的这本《黑客与画家》又有了同样的感觉。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颠覆三观,而是帮你看清楚远方的道路。驱散你的迷茫。是这样的感觉。正因为是三观上非常的一致,才会有拨云见日之感。其实我想反思的是,为啥之前会错过,自己的主动性还是不够。其实无论是作者保罗格雷厄姆本人,还是他创建的那个投资机构 YC 我都不是第一次听说。早在张潇雨老师的【商业经典案例课】里,就曾经详细的介绍过 YC 孵化器以及保罗格雷厄姆这个名字,甚至在推荐的书单里就有这本《黑客与画家》,而且无论是在吴军老师的课里,还是在每天听本书的栏目里,也都出现过这本书和这些事,可我为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了呢?应该还是源自内心的傲慢。就如这本书里说的,每一个人都说自己是开放的,是非常 open 的,只是你不要谈论我不想让你谈论的话题就好。因为傲慢,所以看到 “黑客与画家” 这样的名字,自动就屏蔽调过了,甚至还有一种我听说过、我知道说的是啥。。。等等的念头。这就是傲慢。那为啥我又看了呢,还是来自于情绪。白鲸同学将自己读过的认为的好书,分享到了读书群里,最初我也是忽视的。因为我并没有把他和我知道的 YC 创业营的那件事联系起来。结果有一位同学,留了这么一句话:“这个我很早就看过了”。这一下子就触动到了我的敏感神经。也许人家并没有傲慢的意思,但是这句话在没有语音语调的配合下,太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了,那个潜台词是:“这本还推荐啊,老书了,我走就看过了,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这是我脑补出来的。也许人家的意思是:“这本书很早前我就看过来,写的真好,值得推荐。” 可他也没写这么多,这就让我产生了歧义。原本我是想冷嘲热讽两句的,可想想自己也没资格啊。这本书我也没读过,万一要是不好呢。人家有这个态度也说的过去啊。所以自己先读一遍,再发表言论不迟。所以我就先自己谢谢了一下白鲸的推荐,在【得到】找到了这本书,还真是可以听读,也不厚,那就拍上日程。因为当天的内容都安排好了。一直等昨天那本《成事的时间管理》读完,才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可一读上,就刹不住车了,写的真的好啊。甚至我在第一章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还没读完时,就去 群里和白鲸到了个谢,感谢他推荐了一本这么好的书到群里。然后又痴迷且舒爽的继续阅读。因为有吴军老师日常关于编程知识的熏陶,我自己的专业里也有类似于程序脚本语言的内容,所以即使读到这本书最高深的程序语言的部分,也不是太吃力。所以整本书的阅读真的是酣畅淋漓。可也算是机缘巧合吧,今天研发的答疑案例也是程序语言的,整个白天脑子都被这个案例占有,就没怎么读上书,下午又开了场直播,所以一直到九点多快十点了才读完这本书。一时脑子很乱,找不到写阅读笔记的角度。因为信息量太大了。所以想着去知乎或者豆瓣上看看别人写的东西,找找灵感。结果。。。。emo 了。当你喜欢的书、电影、演员被他人诟病时,除非你不是真的喜欢,否则心胸再宽广的人也很难不被气到。而这本书我刚才强烈的情绪表达,足矣说明我对这本书的热爱。却看到了给出差评的留言,真的是气疯了。可一本书有人喜欢,就允许别人不喜欢。而且很多有争议的书也都是两极分化的。如果好评真的是一半一半,甚至哪怕是四六开,我都能理解。毕竟不喜欢的人有一小半呢嘛。可这本书呢?好评率是 85% 啊,剩下的 15% 里面,有 12% 是觉得一般,也就是没那么好,但也值得看。那这觉得不好的 3% 到底是什么人啊。看留言就是又这么几种。反正就不能说外国的东西好,美国人写的书,就是来传教的,是来蛊惑我们的,这是一种留言。还有一种是觉得写的还行,够个微信公号的水平,但是结集出版,就是骗钱了。这是一种,还有呢,就是觉得作者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很牛,但是写别的不专业,就尽量少发言,别误人子弟。。。。我实在是不想回忆了。我实在是不太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这是一本写于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的书啊。现在的商业模式,移动端玩法,已经那些知名的企业可都还没出现呢。作者仅靠逻辑推理,就神预言了这些发展的方向。而且,人家也不是纸上谈兵。他麾下的 YC 孵化营,企业成功率是 60%+ 的成绩,而一般成功率连 5% 都不到,这样的人写的书,教你看清楚现代的这个社会,不够资格吗?他那是在写历史,写其他领域吗?那只是给你举个例子,证明财富是可以创造的。就算你觉得他是瞎扯,那多一个观察视角不好吗?何至于恶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的观点很犀利,通常大牛的观点都很犀利,虽然里面有不少概念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仍然不明觉厉!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