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男性必读

    东晋名士谢安想要纳妾,害怕妻子拒绝,于是谢安的侄子和学生便自告奋勇去当说客。 侄子见到婶婶便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因为自己善嫉而妨碍自己的夫君是有违女德的”。婶婶听完嘴角浅笑道 “这话是谁说的?” 答曰:“周公说的” 婶婶又道 “若让周婆制礼,绝不是这样”———————— 以周婆制礼这个典故来抛砖引玉,来谈一下男女平等这一话题,“玉” 并非是我所写的字,而是那数十亿女性。人类经过三大文明跃迁: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先看人类的第一阶段,采集、狩猎文明,考古学家们证明在当时阶段,男女两性之间是平等的,甚至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基于女性所采摘的浆果野食。直到旧石器时代,由于男女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变为了男为主女为辅的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出现后,更加精巧的工具出现,这也意味着女性因为生理劣势不得不依靠于男人。妇好墓的挖掘,后母戊鼎的出土证实了在当时妇好的地位是要与武丁平等,甚至功劳要比武丁更多。她绝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针织女红,相夫教子的女性。女性的不平等和歧视是被后天制造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用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任何生物的本质都是以生存和繁衍为目标,要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人类文明的进步给予了男性生理优势发挥的空间,但又囿于繁衍方式的不同,他们要将女性束缚在身边,确保自己的后代和财产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被戴了绿帽子。对于女性的压迫和歧视也是根植于这一生理特点几千年之久。这是人类的共性,不分地域,是来自于生物的本能。上野千鹤子老师在书中将 “厌女” 定义为男性蔑视女性,而女性则是自我厌恶。生活中,无论是自我厌恶还是他人蔑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职场上的性骚扰,家庭中的男主女外思想,将女性禁锢在家庭中。孩童时期的女孩没有男孩聪明,女孩不适合做逻辑性的学科等等。这些看似科学的论断早被证明了是非科学的谬论,女性不仅不比男性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比男性做的更加优秀。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不仅仅依靠本能而存活。直到今天,厌女歧视女性比比皆是,我们无法瞬间根除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瑕疵,但我们必须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从自身做起。用一点点微小的改变推动一个小趋势,从小趋势再到大势所趋。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说波伏娃是从生物学、伦理学等方面定义了女性作为 “他者” 的概念,上野千鹤子则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诠释了 “厌女” 的由来。书中揭示了诸多男女之间秘而不宣的心理博弈过程,犀利大胆的言辞常令人感觉尺度之大,内容之真实,观念之先进,以至于沉寂十几年之后仍不觉过时,反而愈加受人欢迎。恰好刚看完李银河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谈,作为中日两国女性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她们研究的课题只是庞大的社会学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却因为触犯了某种禁忌而成为焦点,既是她们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一种失败。上野老师说,女性主义者就是追求自由与正义的人,她的每一次发声都不是为了刻奇,只是不断地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女性作为弱者,该如何在现有的社会规则下更好地生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坦白說我並沒有看明白。是以無法提供意見!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败犬女王

          一本不是很愉悦的阅读体验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已读完一个月,但书评却一直没有写 (我一贯的阅读习惯,读完一本书,第一时间记录自己阅读体验)。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给到我重新的感受 —— 原来,厌女症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女性的自我厌恶。所有章节汇成一本书,所有文字汇成卡在我口喉的一口老浓痰,吐出来怕影响城市文明,咽下去会恶心自己。厌女症是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即使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努力也不会朝夕改变。如同败犬女王,明知失败依然选择继续拼搏,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不过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本书或者其他相关文字了解到这种现象,并有所改变。先自我认同,再用行动证明别人应该认同自己,这个社会不可能做到公平,请端好自己心中的那杆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无法期待,问题制造者能解决问题

            厌女症是指对妇女或女孩的憎恨或厌恶,通过惩罚那些拒绝女性地位低下的人并奖励那些接受的人来强化性别歧视。表现在性别歧视、社会排斥、敌意、诋毁或贬低妇女、性客观化、剥夺妇女的权利、对妇女的暴力、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男性特权等方面 。另外,尽管厌女症在男性中最为常见,但它也存在于女性之中,并被女性用来对抗其他女性,甚至自己,也不是憎恨特定某个的女人,而是厌恶女性整个群体。这本书让人看得很纠结,根深蒂固的偏见,让这些问题不知道如何才能消解。借用《切尔诺贝利》里面的经典台词:“但真相就在那里,不管我们是否发现,不管我们选择看还是不看,真相不会在乎我们的需求或想法,也不会在乎我们的政府,意识形态或宗教,它会永远在那里等着被发现。”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男人愿意相信,男性性器既是男人的快乐之源,也是女人不可缺少的快乐之源。把对男性性器的强迫观念上升到心理学理论高度的,应该是弗洛伊德吧。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男性性器的有无甚至决定了人格。其后,将弗氏理论中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男性性器支配转换为拉丁语 phalus,视为在语言中的象征支配而使之更加普遍化的,则是拉康。PhalocentrismPhalocracy 等拉康派心理学用语,在日语中只能勉强译为 “男根支配”。当这些用语在日本登场的时候,在一场学会讨论中,一位年长的学者对批判 “男根至上主义”(Phalocracy)的女性主义者很认真地说:“至少我没用男根支配过妻子。” 这个小插曲,要说是误解,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干脆,这样回答怎么样?“我,不是凭地位和能力,也不是靠金钱,而是用我的性器支配着妻子,妻子也就因为我那家伙好才离不开我。” 要是他这么回答,男性听众会失笑吧,同时,也会传来男人们羡慕不已的叹息声吧。既非暴力支配,亦非权力支配和财力支配,而是 “性力” 支配,并且让被支配方自发服从,也就是说,不是通过恐怖,而是通过快乐进行支配。这才应称为终极的支配吧。我们知道,权力论的要义,是自发的服从才能降低支配成本,从而使支配稳固安定。色情制品的常规模式,便体现出这种 “通过快乐的支配”。对于男人来说,消费色情制品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的核心,是让他们在被剥夺了一切社会属性之后还能恢复男性性。在这里,男根,占有快乐之源的不可动摇的位置。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厌女与男女相处关系的联系

                我感觉,看这本书就像是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好坏交织),从局外人的视角去审视男女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很感同身受​有时候 ,感觉和自己又完全不一样(比如作者写的母女之间的厌女症那章),但是能够知道世界上存在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母女相处关系也是有点震撼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相并不美好,但回避真相只能更糟糕

                  读上野千鹤子的书,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她选择的研究课题,并不美好温暖,而是让人愤怒、无法容忍的现象。这本书,对作者而言是不愉快的。同样,对于读者,无论男女,尤其对男性,也会带来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吧。因为,书里论述的是众人不愿正视的一个现实。而作者,就这样一个现实,用了整整一本书,从头到尾、不厌其烦地谈。被迫阅读这样一本书,当然不会愉快。一本作者写得不愉快、读者读着不愉快的书,我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因为,无论怎么不愉快,我们不能闭目不见的现实在那里存在着。而且,还因为,我们同时也懂得,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我们知道了那个现实,就有改变它的可能性。真正的智慧,需要正视自己的愚蠢,需要正视世界的各种丑恶。承认自己愚蠢,才能减少愚蠢;正视世界的丑恶,才能减少世界的丑恶。真相并不美好,但回避真相只能更糟糕。感谢上野千鹤子,给我们勇气和智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也是一本说明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野千鹤子经典代表作!

                      全新增订!1. 新版收录 "性骚扰"" 别扭女子 "两章,全新增订作者序及后记。2. 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3. 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千万读者的女性主义启蒙导师上野千鹤子经典代表作 4." 很遗憾,目前我们还很难想象没有厌女症的社会。"—— 上野千鹤子 5. 请你一起见证" 厌女研究 " 燃遍东亚!6. 每意识到一次厌女症,都是一次觉醒。7. 翻开本书,一起改变厌女而不自知的社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充满豪迈之气的口号,我们是从社会主义中国学到的。可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传到我们耳里的,净是什么 “企业喜欢男生”“女性就业难” 之类,和资本主义没有两样。当我得知 “妇女回家” 现象时,着实吃了一惊:日本女性希望挣脱主妇处境,难道中国女性反倒想回家当专职主妇吗?社会的变化充满矛盾。女人之难,似乎不分东西、不论体制。中国有中国的厌女症,期待有人来研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审视自身及文化环境

                          很有意思,一边看一边对照,自己确实是存在 “厌女症” 时而会有 “怪不得呢,是个女人在开车”“叽叽歪歪,小家子气” 等等,读时常常掩面而思。当男人为维持主体地位而将女人置于客体时,其中潜藏了一个悖论:主体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赖于客体方能得到对主体地位的确认,所以,男人在蔑视女人的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于女人,对这种困境的怨恨,便是男人的厌女症的深刻纠结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心理学家小仓千加子在《性的心理学》(2001)一书中,对思春期下过一个绝妙的定义:对于女孩子,思春期与年龄无关,而是始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成为男人的性欲望对象之时。作为性对象被男人所欲,女人会受伤;不被男人所欲,女人也会受伤。这个社会本来是一个布满 “男性凝视” 的磁场,作为欲望客体(物品)的女人,被分隔成两类,“让老子发情的女人” 和 “不能让老子发情的女人”。男人只要看某个女人一眼,说一句 “这女人不错啊”,不可避免地,她就被排入女人的等级序列之中。对谁赋予怎样的价值,权力掌握在男人手里,女人只有被男人折腾的份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厌女》一书全面探讨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的观点和分析深入浅出,对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厌女》是一本具有深刻洞察力和独特视角的书籍,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作为一本由著名女性社会学家所著的作品,它无疑对推动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引起读者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贡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厌女症在东亚社会很常见,有显性的,也有很隐蔽的。男人有厌女症,似乎不让人觉得奇怪,社会上还有很多厌女症重度患者的女性,她们不但讨厌女儿,一样厌烦身为女人的自己。想起很多宫斗、宅斗剧(文)的爱好者,那些作品到处充斥着满满的厌女思维,但是市场很大,喜欢的人很多。厌女症的极端就是认为 “我的身体我做主” 的滥性(有的人认为这是女权),那是对自己身体不尊重的另一种厌女症而已。女性摆脱厌女症的束缚,一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思想上不受陈规陋俗的教化和制约;第二,完全走向经济独立,进而实现人格独立 —— 一枝缠绕在大树上的菟丝草,是没有谈尊严的条件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标签——从书名开始

                                  各种标签,甚至是主动标签。岛国文化与社会现象,不去置喙。读者在读书时有怎样的代入就会有怎样的感受。不去代入,活自己,活当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厌女症”何时休?谁有药💊?

                                    明明桌子上摆着一本同仁推荐的《上等快乐 - 田野千鹤子》,却鬼使神差的先看完了《厌女》~可见 “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 无处不在,变,就是人生常态。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不爽的书。是的没错,这不是一本爽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单女人看了不爽、许多男人看了也不爽的书。总之,如同作者写的那样:痛,很痛的一本书。读着都痛,写得更痛吧....        简言之,全书从头到尾都聚焦标题:厌女。何谓 “厌女”?即:在这个男权主导的世界秩序里,在男人身上表现为 “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表现为 “自我厌恶”。虽然这是日本作者写的日本社会内容,不过女人之难,似乎不分国界东西。翻译成汉语大白话就是: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人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此处省略若干字。         全文没有弱势女性的血泪控诉,也没女拳主义的愤怒呐喊;更没有对 “男权主义”“性别歧视” 的激烈批判,通篇平实的文字,尤如一把尖刻的小刀,轻轻的细细的划拉,让我们清楚又清醒的看到:全民厌女。而这一切,其实一早就深植我们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从出生、性别秩序、职场、家庭、两性关系等等,它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更因为它如此普遍,就象世间存在重力一样太过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或者如作者说,“厌女症” 象 “房间里的大象” 因为太巨大、太理所当然,以至于人们反而看不见它,或者说假装都没看见。可它一直都在的,而且很久很久了~是不是挺悲的..... 更让人难过的是,比起男性的 “厌女症”,女性的 “厌女症” 更加麻烦。到此,确实不想写了.....      让人遗憾的是,“很遗憾,目前我们还很难想象没有厌女症的社会”。上野千鹤子如是说。这仍旧是一个 “厌女” 的社会。      让人略感安慰的是,能够意识到每一次厌女(性别歧视),都是女性的一次反思或觉醒吧。      最后,全民厌女吗?不要紧,在这个越来越多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的社会,会有更多的的厌男症、厌老症、厌小症的出现、或正等着去社会学家去研究、去发声。      也相信在越来越少子化的今天,更多的女儿,也会象儿子一般真正的被关注、被珍爱~~@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font-face {font-family:"方正仿宋_GBK";} p.MsoNormal {mso-style-name: 正文;mso-style-parent:"";margin:0pt;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color:blue;}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margin-bottom:72.0000pt;margin-left:90.0000pt;margin-right:90.0000pt;size:595.3000pt 841.9000pt;layout-grid:15.6000pt;mso-header-margin:42.5500pt;mso-footer-margin:49.6000pt;} div.Section0 {page:Section0;} 厌女何时休?明明桌子上摆着一本同仁推荐的《上等快乐 - 田野千鹤子》,却鬼使神差的先看完了《厌女》~可见 “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 无处不在,变,就是人生常态。这是一本女视视角的书。这也是一本让人看了不爽的书。是的没错,这不是本爽书。甚至可以说,是一本让人看了不爽的书。不单女人、让许多男人看了也不爽的书。总之,如同作者写的那样:痛,很痛的一本书。读着都痛,写得更痛吧.... 简言之,全书从头到尾都聚焦标题:厌女。何谓 “厌女”?即:在这个男权主导的世界秩序里,在男人身上表现为 “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表现为 “自我厌恶”。虽然,这是日本作者写的日本内容,不过女人之难,似乎不分国界东西。翻译成汉语大白话就是: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人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此处省略若干字。全文没有弱势女性的血泪控诉,也没女拳主义的愤怒呐喊;更没有对 “男权主义”“性别歧视” 的激烈批判,通篇平实的文字,尤如一把尖刻的小刀,轻轻的细细的划拉,让我们清楚又清醒的看到:全民厌女。而这一切,其实一早就深植我们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从出生、性别秩序、职场、家庭、两性关系等等,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更因为它如此普遍,就象世间存在重力一样太过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或者说,“厌女症” 象 “房间里的大象” 因为太巨大、太理所当然,以至于人们反而看不见它,或者说假装都没看见。可它一直都在的,而且很久很久了~是不是挺悲的..... 更让人难过的是,比起男性的 “厌女症”,女性的 “厌女症” 更加麻烦。到此,确实不想写了..... 让人遗憾的是,“很遗憾,目前我们还很难想象没有厌女症的社会”。上野千鹤子如是说。这仍旧是一个 “厌女” 的社会。让人略感安慰的是,能够意识到每一次厌女(性别歧视),都是女性的一次反思或觉醒吧。最后,全民厌女吗?不要紧,在这个越来越多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的社会,会有更多的的厌男症、厌老症、厌小症的出现、或正等着去社会学家去研究、去发声。也相信在越来越少子化的今天,更多的女儿,也会象儿子一般被关注、被珍爱。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厌女》是一本为女性呐喊的书,作者上野千鹤子是一名日本女性,主要讲的是日本国内的厌女问题。但是,男女不平等并不是日本所独有的,全世界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厌女问题,中国也不能例外,何况日本还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从生物学上讲,这个世上的人分为两种,男人和女人。同为人类,其社会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绝大多数社会都遵循着男尊女卑的原则。这与男性掌握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有关,女性想要能够分配到资源,多半只能依靠男性来实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社会分工中能够扮演更多的角色,随之而来的经济上也更加独立,原本男女不平等的根基便开始松动。即便如此,也不是说男女之间很快就能实现平等,种种事实表明,男女之间不平等还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期限,只能说它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之所以不过分乐观,源于两点。一则男女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既有身体上的,也有思维上的。关于身体上的差异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男性的体格普遍比女性强壮,在力量上男性处于绝对的强势;一方面在自然界里,雄性与雌性的繁殖策略与分工有着先天差异,这些都是自然刻在生物体内的基因代码,作为载体的个体不仅无法改变,还要按照其设定完成相应的使命。至于思维上的差异,有本书的书名就刻画的很形象,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不是说男女的思维方式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各有各的优势,更有趣的是,随着人类的年事渐高,男性会渐趋女性化,女性会渐趋男性话,时间会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先天的思维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文化给女性设下了非常严苛的枷锁,却对男性显得过度包容,这才是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核心所在。男女选择了在一起,本质上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这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财产得以累积,这就涉及到财产继承的问题。男人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男性能够掌握绝大多数物质财富,这就意味着男性更需要保证后代是自己的。然而讽刺的是,这恰恰是男性的劣势,女性始终可以保证孩子是自己的,而男性却做不到。为了弥补这一劣势,男人让自己陷入了分裂的状态,一则希望自己的妻子是忠贞的,一则又希望其他女人可以水性杨花。于是,前者变成生育的工具,居内只能一本正经,把自己变得索然乏味;后者则成为寻欢的工具,她们被男性称为行家,却又被整个社会蔑称为狐狸精。前者在快乐上压抑着自己,后者在精神上作贱着自己。无论哪种,女性都无法做到统一,不仅被男人 “他者化”,自己还认同了这种 “他者化”,似乎这世上只有男人还算得上人,女人不过是男人的从属物而已。于是便有了厌女症,不仅男人厌恶女人,女人自己也厌恶女人。任何施加于外界的恶,最终自己也会尝到该恶的滋味。女人是人不是物,即使表面上再顺从,内心里还是渴望活成自我的。于是,总有那些勇敢的女性敢于向男性的规则说不。从世俗的眼光看,她们的行为是令人不齿的,可若是和男人的所谓的正常行为相比,她们的所作所为也只能说正常不过了,而这种所谓的背叛对男性所造成的伤害又是多层次的。首先是来自于男性世界的嘲笑与蔑视,随之而来的是舆论对男性自我的破坏,从而陷入了自我怀疑与对女性的仇恨。男性最怕不正是被女人说不像个男人吗?除了极端情形,即便女人只是说了一句我要活成自己,多数男人也会表现得难以接受,然后搬出一大堆女人应该怎样怎样的话术。这在本质上还是把女性物化和符号化的表现,也体现了男性对失去建立在女性之上的男性认同的恐惧,如果说人的自我认同需要建立在对他者的贬损之上,那么这样的自我认同本身就是虚弱无力和不值一提的。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原有的那一套已经不合时宜,然而旧势力依然顽固,仍有其滋生的土壤,两股力量的较量之下,女性明显处于下风,未来的路还长的很。一切较量,本质上都是实力的较量,而实力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有一天,这个社会的资源能够顺理成章的合理分配,而不是与性别有关,那么男女平等也就水到渠成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无论多少道德上的支持与谴责都是苍白无力的,倒不如做好自己,更不要在忠贞这个词儿上搞哪怕一点点的双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标准的循环论证

                                        采用了黑格尔的圆圈逻辑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一本厌女的书

                                          看上一本上野的书是与他人来信交谈式的,因为看不出她的观点愿景,所以找了这本单独著述的想详细了解下她的观点,看完感觉真的很浪费时间。依旧是试图定罪方式治罪,但定罪方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直接用虚构故事推论,谈论其推论逻辑都是欺负作者,然而也没关系,这些都可以跳过不去争论,继续去究一下作者的表达目的,看起来大概是想要通过让人们意识到所有人都有 “厌女” 的原罪,这样人们才会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很好,我也不提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底层逻辑了,作者多半理解不了,仅从其表达愿景出发,在结合实际的表达手段,这书所呈现的感觉,像是街上总会出现未清理的粪便,上野觉得是没人看到这些粪便所以才没人去清理,所以把粪便到处抹,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了。这书是否有对 “男性” 污蔑我觉得也没啥争论意义了,我倒是感受到一种对女性的污蔑,书里展现的女性视角价值观都实在过于狭隘浅薄(男性也一样),很多关系解读出发点都是基于肉体关系,极其肤浅,不过也挺适合这书的,书名《厌女》,讨论的是 “厌女”,书本身也厌女。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