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温

    好少有时间来翻杂志,因为都被手机所占用,以前很喜欢的杂志。想起以前期待杂志到货的书报摊。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家里有一个书桌,在这个书桌上,我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情。如果我想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我会要求自己换一个地方,比如到客厅的沙发上去。因为如果我在书桌上娱乐的话,这个书桌作为工作的 “场” 就会被破坏。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的 “场”,就是我的工作电脑。事实上,我有两台电脑,一台日常用,一台工作用。工作电脑里只有一些用于工作的软件。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我心里就已经做好准备 —— 要开始工作了。所以,“场” 并不玄虚,它就是促使一个人习惯性从事特定活动的空间。习惯会让人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稳定的心理预期又会巩固习惯性的行为。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的 “场” 的力量就越大。像我一样,在家里 “养” 一个小小的、专门进行学习与工作的 “场”。如果能在这个 “场” 里贴些激励自己的字条,作为 “场” 的边界和线索,那就更有帮助了。这样,在家这个纯粹的休闲 “场” 中,学习就抢占了一块自己的地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已经忘记了这是在得到 app 读的第几本读者了,挺有趣的,有趣有料。读完这几本书架上的读者后后面还是会以读大部头的书籍为主。读者杂志只是小菜,吃完小菜也需要吃吃大餐了。希望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也希望读书能让我内心更加自洽平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力

          我想大多数有创造力的人,都想对前人的贡献表示感谢。我所使用的语言或数学不是我发明的,我吃的东西基本不是自己做的,穿的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依赖于人类的其他成员,是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为全人类做出一点儿贡献。我们要用自己所知的唯一方式进行自我表达 —— 我们不能像鲍勃・迪伦那样写歌,也不能像汤姆 [・] 斯托帕德那样写剧本,那我们就努力用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来表达自己最深切的感受,表达我们对所有前人贡献的感激之情,为历史长河再添上一笔。这就是我的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者远超读者文摘

            再一次看读者文摘是因为我第六次参加兰州马拉松,兰州,兰州素以四个亿,出名一场部一条河一本书和一碗面,做一个著名的北方土著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呢,能够有幸吃到了非常正宗的牛肉面活,那连续六次去参加了兰州马拉松最多的一次呢,去兰州了两天吃了四顿牛肉面,感觉非常棒,而那 2025 年第六次去参加兰州马拉松,在去兰州的火车上,我从得到阅读器上定了,能够看到的最新读者,也利用这个时间把这本书看完 2025 年的 5 月 24 日下午特意去了读者读者博物馆,但是到的时候读着博物馆已经闭馆了,我也可以理解吧,但是很遗憾,下一次去跑兰州拉松一定去读者博物馆参观一番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