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李柘远著.《学习高手》
这是一本涵盖 100 + 个学习方法、几十段独家案例故事的超级攻略。英文里有个词叫 “One-stop Shop”(一站式商店),用于形容这本书再贴切不过 —— 不管你有怎样的学习痛点和困惑,看这本书足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通俗易懂,很具实操性。我看过一些以 “学习力” 为主题的书,读下来的感受是,精密高深的理论非常丰富,但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读过后依然不知该如何使用,反而可能令人更加焦虑。在写作这本书时,我有意规避深奥道理,尤其是晦涩的 “子曰” 或 “研究表明……” 每个方法我都尽可能掰开揉碎,以直白的语言讲解清楚,便于读者读后即刻能用,体验到实在的效果。格式引文:【李柘远著。学习高手】磨铁图书.2020: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owjbnXPGefP9kxT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0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他本人的成功经历和他的学习方法。书中讲述了他求学过程中的事件和他本人的处理方式。本书我感觉没有什么亮点,书中的方法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我觉得书中最能打动我的不是作者的自述,反而是作者妈妈的讲述。作者的妈妈是一个很智慧的女性,从自我救赎,到成为儿子坚强的后盾。如果没有妈妈的家庭教育,我相信作者不会成长成为这么一个成功且阳光的少年。书中讲述了作者在记忆力,读书,写作,课后复习,时间管理上的方法。但是说实话这些方法我们普通人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见过多少回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这样。我觉得从根本上是因为我们的内在驱动力不够,目标导向性不强。知道和做到中间有一道鸿沟。本书看完以后给我的感受就是,厉害的人全身都是好习惯。可是这些习惯这么多我能模仿多少呢。学习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好习惯 + 思考。模仿习惯只是表层,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思维逻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学霸的世界是维度差异本书作者李柘远,90 后吧,22 岁放弃国内保送考入耶鲁,25 岁考取哈佛 MBA,28 岁入选 30 岁以下精英榜,APEC 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创变者。作为一个耶鲁哈佛双学霸,作者的学习方法也格外值得学习,作者也常年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集结出版了这本书作为普通人,我们会经常好奇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以前以为他们就是有着超越普通人的智商,有着几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有着一点就透的理解力等等。后来渐渐发现学霸的体质的确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通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方法,信念,习惯等与普通人拉开了差距。荀子《劝学》有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虽然这些年的自我精进对这句话就有了一定认识,但在读完这本书后,终于理解了学霸不是天赋异禀,只不过是一整套全面合理的学习方法而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记忆,关于记忆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多感官记忆法,缩略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记忆宫殿记忆法,早晚巩固记忆法以及故事串联记忆法。当然记忆法的核心依旧是遵循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进行不同方法的重复。之后就是关于如何有效记录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练习作业、重视错题、战胜偏科、请教老师等方面,作者都给出了自己这些年总结的方法。看过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彷佛以前那些零碎的,模棱两可的学习方法终于有了清晰的串联,同时补充完整了学习的这条闭环。踏入社会的这些年来,越来越理解写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的作用。小了说把事情说明白是沟通的必备素质,稍微大点来说我相信 “写的明白,才能想的明白”。像是史蒂芬平克《风格的感觉》说的那样,写作的关键在于把网状的思维用线性的方式给表达出来。而思维总是一张 “网”,这也就是每当有灵感冒出来,想动笔写下却总也无法顺利成章。作者现实 作为双学霸,在校期间平均每周一篇高质量论文,后来又出了基本畅销书,写作能力自然不在话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的 “三要素写作法”:可信,情感,逻辑。通过确凿的数据、权威的言论等方式提升观点可信度;用调动读者情绪的方式提升文章共鸣,与读者共情;用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表达出观点,进一步提升可信度,成就好文章。虽然我们多数人几乎从没接受过逻辑方面的通识教育,好在现在已经处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个耶鲁学长的学习之道从 leo 学长身上,我看到了自律,坚持和不懈努力。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了 OKR 的应用成果,已经迫不及待准备制定自己的 OKR。最后的鸡汤你我共勉 ——“在哈佛的两年中,每一位同学都将接受相当程度的挑战,无论是课业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些困难和挑战会让你起初觉得不舒服 —— 这是一定的,甚至让你质疑自己来到这儿的决定,一些同学还会想到‘放弃’。但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忐忑地开始哈佛求学之旅,又充满不舍地毕业、告别,我要跟大家说:‘你们一定会没事的,而且会做得很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特别适合学生的书这是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工具书,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你在学校遇见的各种学习上的问题,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就像 “如何写好文章” 那一章所讲的方法,首先建立了 “信任感”,而且作者也从没有以一个学霸的口吻,一个聪明人的语气,告诉我们普通人应该这么做,而是,作者经常以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态度,告诉我们怎样通过信念、时间管理、学习方式方法,而一步步变的更加优秀,就像第三条原因说讲,作者的逻辑性很强,比如书中对于 “哈佛凌晨 4 点的图书馆” 调查:“1、从图书馆官网查询开放时间,2、校园内学生采访,3、图书馆凌晨实地走访”,通过一步步的调查,最后给出结论,还有很多事例的逻辑性都很强,总之,非常推荐给我的学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浮躁之间,享受清风拂面,繁花似锦读完 Leo 的书,感触颇深。第一,我开始我反思自己现在的阅读行为,是由幼年对阅读对考试的厌恶导致的。之所以会厌恶阅读,从幼年开始,我便是共感体质,对多种书籍和影视剧都有自己的感触,因为父母忙于奔命,我并未行程自信愿意分享的习惯。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坚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自律,自信。第二,关于时间管理。我因为有发作性嗜睡经常无法适应应试教育。读了 Leo 的读书经历对我影响最大,我在管理自己的道路上无法适应社会和学业的发展。多次设置目标也无法坚持执行,没有坐得住的心,没有能读的透的书。以后在管理自己的时候希望自己出去闯,不要胆怯,害怕。第三,在今年通过专业考试。加油。这本书非常适合迷茫的同学阅读,吸收读书的方法,博彩众长,希望你能以这本书为镜子,对比自己的生活,不断进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科学方法打地基,靠主动实践建高楼,以积极心态保续航,掌握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让成长进入良性循环。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只学不练,纸上谈兵。心态崩塌,前功尽弃。唯有三者协同,才能实现越学越会学,越会学越想学的终身成长飞轮。1. 高效方法 + 不懈努力 = 成功与喜悦。找对方法 + 坚持努力 = 学得轻松有收获。别傻学,用巧劲 + 下苦功才能逆袭。背单词时,用谐音梗 + 图片记(如 ambulance 俺不能死”→救护车)。就像骑自行车上坡,光拼命蹬(努力)会累垮,选对档位(方法)才能省力登顶。2. 记忆不是苦役,而是编码艺术,趣味化、串联化、以旧带新。死记硬背最痛苦,用故事、分类、旧知识联想,记得又快又牢。背单词时编段子,把知识点串成糖葫芦。背历史事件,把商鞅变法改成秦统一编成闯关游戏,商鞅解锁土地改革技能,打败六国 BOSS。散落的珠子容易丢,用故事线串成项链(知识点),一拎就全起来。3. 番茄钟切割时间,四象限筛选价值。番茄钟专注 25 分钟,四象限分清轻重缓急,时间管理两大法宝。学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先做重要作业再管杂事。写作业时,数学卷(重要紧急)先做 25 分钟,休息时整理书包(不重要不紧急)。像快递分拣,先送加急件(重要紧急),普通件排后面,垃圾件直接扔(不重要不紧急)。4. 错题本是进步的藏宝图,粗心是懒惰者的墓志铭。错题本越厚进步越快,粗心是借口,不总结活该丢分。学霸与普通生的分水岭,在纠错中完成进化。数学总把 6×7=42 算成 43,专门记到错题本,考前狂练 10 道类似题。错题是路上的坑,填平了(订正)才能跑得快,不填下次还会摔(重复犯错)。5. 阅读时做知识的裁缝,写作时当思想的建筑师。读书要边读边划重点,写作先列大纲再填内容。看到好句子马上划线,写作文别急着动笔,先画思维导图。读《骆驼祥子》时,用荧光笔标祥子攒钱买车的关键段落,写读后感先画思维导图。读书像吃鱼,挑肉(重点)吐刺(废话);写作像搭积木,先搭框架再填细节。6. 压力是成长的特种兵,专注力是时代的超能力。适当压力催人进步,专注才是硬本事,关掉手机学 1 小时顶别人 3 小时。考前焦虑就拆任务,手机锁柜子,计时器定好猛学。考前焦虑时,把复习 100 页拆成每天 10 页,用软件锁手机专注学。压力像健身的哑铃,适当重量(压力)能练肌肉(能力),太重会受伤(崩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