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运筹窑洞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为了 “和平,民主,团结” 而斗争,为了防止内战,顾全大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待蒋发起内战,毛主席带领党中央,“在窑洞这个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 “我们就是不怕牺牲,不干则已,一干就要干到底”。“做一切事情,干部都要走在前面,今天打仗是这样,将来建设也是这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打胜仗”, “事情要往最好的方面努力,往最坏的方面设想”,“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 三大决战的胜利,吹响了解放了全中国的号角。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0 年,毛主席下定决心 “抗美援朝”,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和平环境。1956 年,毛主席就开始三峡和长江大桥的调研规划,而且要做千年大计。同时指出,植树造林和绿化城乡,也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措施。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要干好,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套书读完之后,完全可以存下来当作资料库,素材实在是太丰富了。书中所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果不是因为读这本书,大多数我可能不会有机会读到。当然,这些材料读起来也不会那么枯燥,它毕竟是有一条主线的,那就是毛泽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毛泽东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提出制止内战、维护国内和平、针锋相对的方针。同时告诫全党,不要对蒋介石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说:“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他的方针是要打内战的。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 他明确提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道了不少关于毛泽东的事情

          整本书感觉挺写实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