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确定的世界,“确定”的中国

    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成为这个世界的重要稳定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达利欧认为,有五大力量影响当今世界。第一股力量是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货币发行大量增加。历史上这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前奏。第二股力量是内部冲突,源自 1945 年以来的最大财富差距和价值观分歧。第三股力量是地缘政治冲突。第四股力量是干旱、洪水和大流行病等自然因素,这比大萧条和战争带来的影响更大。第五股力量是人类的创造力,尤其是人工智能等科技会带来巨大变革,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上辈子是中国人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已是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达利欧见证了这一市场发展的过程,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以及这些力量带来的进步有了更深的体会。他说,“我有幸成为这一发展旅程中的一个小部分”,并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是自己最难忘、最重要的中国记忆之一。达利欧首次来中国时,给中国朋友带的礼物是 10 美元的计算器。以后每次来中国,他常请中国老友们喝茅台。“北京到处都有很棒的、极为好客的人,他们教给了我们一项传统 —— 在喊‘干杯’的同时一口喝下杯中的茅台酒,并盛情地款待了我们。”“我非常喜欢和尊敬中国人。中国人聪明、勤奋、温暖,文明程度很高,具有战略思维,而且多才多艺。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非常开心地看到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在萌发,那是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状态,与此同时,学术领域以及其他各方面都非常地独特。这些都是如此地吸引人。” 在接受采访时,达利欧声音平缓,很少有情绪起伏,唯独说出这番话时,明显加重了语气。桥水中国主席王沿在《原则》审校后记中称,达利欧曾对中国老友们说:“我知道,你们说我上辈子是中国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自身的确定性对抗环境的不确定性。

          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成为这个世界的重要稳定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国致力推动发展是确定的。过去 10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 30%。即使在世纪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4.5%,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2023 年的春天,中国经济发展按下了 “快进键”。最新的税收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企业销售增速逐步回升,一季度同比增长 4.7%,环比提升 6.2 个百分点;3 月企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 14.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 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 1/3 甚至超过 1/3;中国 GDP 每增长 1%,会拉动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0.3%。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强大确定性: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经济这抹亮色,正在为全球经济恢复提供稀缺的市场需求和强劲动力。中国致力对外开放是确定的。10 年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由 13 个增至 21 个。2022 年,这 21 家自贸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53.2%。2023 年的春天,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频传: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封关的重要节点,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完全恢复线下会议,22 年间,博鳌的 “圈子” 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强,成长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性交流平台;进博会历时 5 年,从一个进口商品的博览会变成世界各个领域最前沿技术、业态、模式的展示平台,五届累计实现意向总成交金额 3448.2 亿美元…… 一个个重大开放举措的背后,是中国开放战略的强大确定性: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开放的这份定力,在经济全球化遭遇 “逆风逆流”、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世界经济分裂为相互隔绝的区域之际,正在培育出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致力维护和平是确定的。这些年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人类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方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全球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建设,为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新的动力。2023 年的春天,在牵动国际战略安全环境的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中国相继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在安全赤字凸显的国际社会中充分彰显了致力于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一个个安全担当的背后,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强大确定性: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环球人物

            “我们从历史中要学习的功课是克制。我们走出去,看到人们美好地生活着,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这一切都有可能会因战争而受到危害。因此,各方都应该意识到,某些痛苦的界限绝对不应越过。一旦越界,肯定会造成令人遗憾的局面。此外,要小心处理好经济议题,了解什么是好的经济形势,极力避免经济上的糟糕局面。” 达利欧说。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