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9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想的堕落

    作者在文章提到:理想一旦外化为制度,它就被建制化,被制度的物质载体所绑架,丧失了其他的可能性;理想成为现实,却因此遭遇异化,丧失普遍性而沦为特殊存在。但理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普遍性的绝对追求,一旦开始异化,理想便会寻求自我超越,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摆脱具体制度与载体的束缚,自由地再次启航,继续其追求普遍性的努力。于是道统与法统发生分离。在我看来,历史上每当一种理论取得了绝对优势地位的时候,往往就会失去自我革新的内在动力,当被这个时代抛弃的时候才会想起奋起直追,至于能不能再次被时代所眷顾,那也只有天知道了。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过去已去,现在已来,未来以待。

      2018 年 1 月 1 日当天上午我就收到《枢纽:3000 年的中国》实体书了,一本观点有限,综合性较强,跨时间维度广的历史类书籍。可它时常被我忽冷忽热,我偶尔拿起来翻一两页,浪费不少时间,几乎没有阅读激情。我感觉我买这本书心中的熊熊烈火,顿时被冰水浇灭了。直到去年 2020 年 10 月份才阅读完,今年 9-12 月期间电子版又被我看了一遍。记得以前在学校,我们学习历史、地理、政治…… 为了考试而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常识,没有深入探讨理解,掌握的是那么肤浅。我们步入社会大环境后,越走越远,多数时间是不会接触并运用史、地、政等相关文史和社科知识,逐渐就遗忘了,就别谈这些专业性了。如果你想再次拾起来,时间都不晚,你真正想要就得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接下来你必须接受文史、地理、政治…… 自然社科以及哲学方面的枯燥乏味且抽象,让大脑燃烧起来吧,此刻启程。《枢纽:3000 年的中国》确实不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本来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偏见也是不一样的。有什么区别吗?那自己就用脑、眼、口、手、脚去发现特别和残缺,表达出来,收到反馈,进行调整,再获取结果。无论你在何时何处,身边总会有一面镜子,保持谦逊态度,你千万别玩小花招,你的每一个实际行动都裸露的一清二楚,风险背后是要承担责任的,我们还得不断提高竞争力,升级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路无限延长。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学就是未来学。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基于对过去的理解。

        施展老师在《枢纽》这本书里想要谈论的是,究竟什么是中国,究竟如何理解中国,如何理解我们的过去,如何理解我们的未来。对于我们过去的理解跟对于我们未来的理解是一体两面的,它们是穿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学就是未来学。一、中国为什么能长期维持大一统一个帝国是否能够维持大一统,并不是由文明是否渴望大一统决定的,而是由财政跟军事逻辑决定的。中央政权要拥有足够大规模的军事能力,能够压制住任何地方性的离心倾向,而中央政权的庞大力量,来自于庞大的财政能力。想拥有庞大的财政能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足够庞大的财富可供汲取,也就是财富池子得足够大;另一个是需要能够低成本地进行财政征收。中原地区土地辽阔平坦,人口稠密,中央政权征税的难度小,统治的成本低。只要社会结构变得足够扁平化,没有那种特别有实力的世家大族,都是小家庭的结构,那中央政权就能突破一个门槛,使得它相对于任何地方政权都有压倒性的实力,大一统就会成为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二、中国在近代为什么在世界上落后了超大规模性虽然能让古代中国维持大一统,但却不能带来更多红利,因为它会让古代中国陷入一种困境 —— 内卷化。社会和经济会自我锁死在一种低技术水平线上,没有任何办法向前进步。内卷化就是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后的重要原因。19 世纪,中国人口史无前例地达到了四亿。这些大量过剩的人口本来就没钱赚,给他一点钱他就肯干活,所以任何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的技术变迁是不可能出现的。这进一步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工业革命没法内生性地在中国出现,而过剩人口问题又只有工业经济才能消化掉,中国就这样自我锁死了。想要突破这个现状,要靠新的技术和新的经济要素,中国没有,就只能靠西方。西方国家通过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在无意识间帮助清政府获得了新的自我保全能力。三、中国向近现代转型时,超大规模又起着怎样的作用中国的超大规模人口,只有在它作为封闭经济体的时候,才会导向内卷化。但是一旦中国加入到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去,超大规模人口反倒会成为中国的竞争优势。从对内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系;而从对外的角度来看,中国又是一个世界当中海洋秩序跟陆地秩序之间的一个枢纽。使得中国可以同时嵌入海洋世界和大陆世界,内部同时具有多元属性,才能构成连接两个世界的枢纽性的存在。

          10
          1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谓枢纽,就是事物的重要关键,也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枢纽》以历史为脉络,讲述中国三千年发展史一而惯之的中心地位没有变,历史的中国是这样,未来更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典好书重读

            最近一年来接触的各类唐朝历史文献文字量大概比人生前四十年阅读总量还要多,一个日益清晰的感观就是 ——“中国” 确如施展老师在本书中所言,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海陆枢纽体系,传统中国文史领域的内部视角和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外部视角,都只能解释这个海陆枢纽体系的局部运作原理。尤其是流传甚广的 “唐宋变革论”,在大量唐代文化文学与政治材料面前显得极其武断和局限,在这方面,杨照先生的历史观大体上与施展老师看法一致,即唐与宋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严格的中国历史分割线,反而,唐朝是中国文明体系向前推进所采取的一次积极而全面试验。因此,尽管唐朝承前启后的角色不会有所改变,但在不同的历史观或解释体系下,却会左右从唐朝历史中提取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与政治遗产。就此来说,本书是提取唐朝遗产不可或缺的一件利器。回到 “超大规模的海陆枢纽体系” 视角中看本书与日本学者对唐朝所持观点的不同,会看到一条日本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清晰分割线 —— 如何理解大陆秩序对国家或王朝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的塑造,即使如日本这一岛国亦须受制于相对遥远的大陆秩序的塑造?这里姑且按照内藤湖南提出的 “中古中国” 概念来对待,一些日本学者如丸桥充拓、金子修一、石见清裕等对中古中国所处 “大陆秩序” 都提供了不少深入认识。北方少数民族、伊朗波斯地区、古印度与东北亚这些国家同中古中国形成的或外交或军事或经济间国际关系,每一个都会左右一段历史时期的主旋律,无外乎战争、贸易。但关键问题是,这些都由王朝主动决定吗?事实上,不仅唐朝几乎从来都不曾主动决定这些历史走向,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们至多是在亚洲大陆秩序的天平上,极其有限地将砝码一点一点地向左或向右移动以保持平衡 —— 当天平倾向于唐朝这边,人们就看到了 “万国衣冠拜冕旒”;当天平倾向于唐朝以外,就看到突厥、吐蕃、回鹘、高丽、南诏以及安史之乱的祸乱。可惜地是,除了几位极有建树的李唐皇帝能够在有生之年娴熟地操作这个天平之外,绝大多数皇帝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执政天花板,不在朝堂在远方。这个结论并不来自于某一本书,而是贯穿于整个唐朝历史。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例,就商贸功能、经济总量和紧密程度来看,汉丝绸之路和唐丝绸之路不可同日而语。汉丝绸之路仅仅只是大陆秩序开始从 0 到 1 的发端,事实上汉匈之争在欧亚大陆上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东方,而在夹于中国伊朗之间的北印度,贵霜帝国的兴起及其对于印度和伊朗的地缘文化政治影响,极大地改造了中亚和南亚本土文化地理,于是才有了糅合希腊风的犍陀罗佛教文化在中亚广泛流传。贵霜帝国向西接触罗马帝国,以及罗马帝国东进与伊朗波斯的战争,主导了伊朗东部索格底亚那的栗特人持续向东方迁徙、利用自身长距离运输优势进行商贸活动的历史进程。也正是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经历了从东汉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如果对中国的理解仅仅只是王朝名字,那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是 “动荡” 和 “战乱”,但是如果使用了 “超大规模的海陆枢纽体系” 概念来理解中国,就会发现正是这段历史成就了今日之中国。最起码,如果没有三国西晋对西域和雍凉的苦心经营,我们就缺乏了对新疆领土 “古已有之” 的历史记忆,而西域和雍凉的紧密联系,正是培育隋唐帝国赖以建立的关陇军事贵族的土壤。到了这一步再来看丝绸之路和唐朝,才会发现积极上进的初唐和盛唐总是将经营重心指向西方,因为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主导此前兴衰更替的不稳定因素并不在国内而在西方漫长的大陆地平线上。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盛唐主动向西方开放自己并不全是因为自信和虚荣,而是因为大陆秩序已不仅仅被清晰地感知,而是从人口、经济、宗教、习俗、音乐审美等方方面面渗透到唐朝上层政治生活之中。客观地说,初盛唐之间几乎所有的帝国高级官员都有自己熟悉和亲近的外国朋友,区别只在于哪些是单纯的友谊哪些是野心更大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外国朋友或多或少都与边疆将领有着日益明确而清晰的经济联系(这个涉及到节度使制度形成和发展不便详述),这些联系一旦失去流动性、固定在某一地区,就开始破坏整个帝国秩序的均衡。当这个逐渐失衡的秩序与中亚的政治均衡同时被打破,安史之乱就发生了。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安史之乱都必然发生,甚至可以大胆地认为,是李林甫这个 “奸相” 在王朝内部推迟了它发生的时间、杨玉环杨国忠对于整件事的影响之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中晚唐时期的 “奇迹” 才会出现 —— 不仅一个帝国首都被占领、皇帝也出逃,此后各地藩镇割据却又仍信奉同一个皇帝,而且还一再出现造反又占领首都赶跑皇帝、帝国依然存续、还能继续向各地派驻官员的超过 150 年 “大一统” 奇迹。一旦用 “体系” 概念来解释唐朝,一切不可思议就都迎刃而解了。当然,安史之乱后唐朝保持统一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两个阶段保持的是同一个逻辑。从五代十国的名称就可以感受到,“唐” 作为一个秩序象征,从国号上是贯穿到赵宋建立;而赵宋在制定礼法时对唐礼的继承,是在国统这一合法性性延续着唐的秩序,且这种继承还包括了节度使制、羁糜制并以此尽可能地扩充了赵宋的领土范围。只不过北方草原和过渡地带的契丹和党项族在近一个世纪间的自主经营,使他们更愿意与赵宋保持一种平行的平等秩序关系。不管怎么说,到了这一时期,宋辽夏并举的政治格局成为当下新的稳定秩序,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则是回鹘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全方位压制,西域地区伊斯兰化的形成,某种程度上说是赵宋无力在契丹和党项两个体系外势力向西进取的结果。当我自己看到这里时,也反问过自己:既然李唐和赵宋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大陆秩序,难道不更应该支持 “唐宋变革论” 的合理解释么?直到进一步梳理元明陕西历史之后,这个问题才不再困扰我,而是确定地相信,隋唐五代和宋辽夏金直至元朝,都是同一个大的划分阶段,这也要归功于杨照先生那个 “新帝国的试验” 对我的启示 —— 如果说是唐朝是试验的开始,元朝而非宋朝则是试验的成功结束。如果详阅中国礼制史就会发现,明朝立国之后很重要的一项制度建设工程是礼制重建,而重建蓝本是汉唐礼制,但是出于明朝自认为顺天承继了元朝国祚的事实,因此,明朝在立国思想上其实进行了一次人格分裂 —— 一方面明朝宣告继承了元朝全境领土是顺应自古以来的天道,一方面明朝认为元朝并没有实行汉唐礼制,也就是说,朱明认为自己同蒙元属于一个游戏规则,但是蒙元背离了游戏规则、所以朱明要向前朝找回游戏规则,但是由于李唐建立的是一个兼容胡汉的游戏规则、蒙元是对李唐领土的继承,因此朱明还要向刘汉去找回上古汉人政治的游戏规则。简言之,在礼法层面,朱明认为李唐确定的是国家秩序,而刘汉确定的是汉统秩序,蒙元只继承了李唐治下的国家秩序而贬抑汉人,因此汉唐古礼并重、侧重汉儒古礼就成为朱明建立自己合法性的最重要工作。进行这样一番梳理,是否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唐一路到元,尽管文化和政治主旋律一变再变,但是积极地维持在大陆秩序上的均衡却被彻底继承了下来?反倒是明朝,无论是从陆路还是海路,都在尽可能地否认并抑制外部的大陆秩序和海洋秩序对国内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于是便不断受到这种抑制的反噬。从鞑靼到倭寇到努尔哈赤,明朝特别爱出 “梗脖子忠臣”,有点像…… 执政后期的特朗普,以唐朝史鉴在前,可以说满清对朱明王朝的更替,是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版图上重启了一个日益封闭的海陆枢纽体系。总而言之,只有把 “中国” 置于本书中的核心认知工具之上,才能看清何为 “王气”,何时会 “王气黯然”,什么是 “国运”。就目前尚在进行、还远未终结的历史而言,最终会看到再睿智的人亦无法主宰命运和未来,而最睿智的行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 “解放思想” 和 “做好自己”。

              5
              1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是融合不是枢纽

              施展老师的课当年很轰动和热门,我也购买了纸质书,当年的全视野看中国历史确实很开脑洞,施展老师也有易中天式的口才,开始听作者的观点还是挺新颖,皇皇巨著,耐心看完,观点不敢苟同,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是枢纽,而是融合。文明社会根据生产关系,可以分为氏族采集奴隶制度(封建),农耕文明的帝国模式(中国秦到清),工业化文明社会(英国开启),或如西方史学家分为前现代阶段(1500 年以前)和后现代文明时期,而不是什么农耕,游牧和海洋。前现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社会组织形式和动员能力不同,从小农经济进入社会分工大生产,生产效率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工业化对农耕文明的碾压,如同组织化农业帝国对原始氏族部落的碾压,属于不同维度,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是同一维度武器装备的不同,西班牙海盗到达美洲对原始氏族社会碾压毁灭,但对明朝帝国只能骚扰,面对日本武士也无奈何,只有进入工业文明的英美开始对古老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不但是军事装备上还包括民众的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反映到军队的组织形式,这也才能说明清末洋务运动后装备了新式武器但依然不是列强的对手,而日德和完成工业化的欧洲,就是遭受战争的毁坏恢复起来也是不同级别,对比二战后德日的振兴和中东非洲地区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人民受教育程度,社会组织化分工已经和农业社会完全不同,非洲目前国家的落后不是是否海洋文明,是没有完成工业化,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还是社会停留在农耕文明时期。另外作者认为先进战胜落后,但宋到明的灭亡是野蛮毁灭文明,从马蹬发明后,骑兵就碾压步兵,冷兵器阶段再没有了北伐。而中华文明的伟大生命力,是融合了落后民族,罗马帝国的最终分裂,到现在欧洲也没有统一,而中国一直大一统的延续,有文字文明的基因内涵,作者先有结论后找证据的思路,如同逆练九阳神功,最后走火入魔了。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施展老师的这部《枢纽》以全新的角度来解析中国历史。从时间维度,通过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近代的古今之变几个大转折点,把中国历史分为封建帝国、豪族社会、古代平民社会、现代平民社会。从空间维度,把中国分为草原、中原、西域、高原、绿洲、海洋等亚区域。全篇通过时间上的转变和空间上的过渡,来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帮助我把以前所学习的破碎的历史知识串起来,让我真的理解了 “以史为鉴” 的意义。也真正理解了 “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信仰” 这句话的真谛。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揆诸世界历史,一个迅猛崛起的大国,其崛起本身会造成所处体系的深刻变迁,过去所习惯的参照系不再起作用,基于该参照系所设定的国家目标也会失效;于是,它无法再说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往往会陷入一种深刻的身份焦虑。它懵懵懂懂地走到了没有路标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在这个路口上,倘若它能够在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中,理解到自我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就能够将其庞大的力量转化为对世界的建设性力量,并真正成就自己的世界历史地位;否则,它将浪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为了真实地理解自己的处境,以避免糟糕的前景,处在十字路口的大国往往都会关注历史,它们渴望通过对于历史的重新理解,来廓清当下,构想未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太容易读,但又需要读一读的书

                    说句实在话,这本书挺难读的, 基本上属于这几年我读过的最难读的国内专业历史书籍了。我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难读?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或许有这几个因素吧👉🌻一是,这本书融合性很强,将历史学和哲学、地理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等和历史相关的各种学科全部融合在一起进行描述。所以,看起来讲的是 3000 年的中国历史,但其中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样包罗万象。让我这个小小的中学历史教师读起来确实有些吃力。🌻二是,这本书重新架构了历史。大多数时候,我们读历史书籍,会有一种习惯性认知,因为历史史实总是曾经的客观存在,再怎么样编制历史书籍,终究是编年或纪传、按时空顺序或专题模块,总之都有已有知识垫底。但《枢纽》却重新架构了历史,没有按照绝大多数通用的时空观念来描述中国历史,所有内容都是新知识,所以读起来定然会有些费力。🌻三是,这本书不好读,但风评特别好。我觉得很大的因素是由于作者颠覆了曾经以西方为中心的史论和近年来的全球史观,而把中国当做世界的 “中心” 来描述,是比较符合现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所以,《枢纽》必然会成为官方较认可的一类图书,当然,时代不同了、国情不同了、国家形势不同了,关于历史的观点和架构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革而变革了。不管好不好读,总得去读一读,不是吗?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站在历史的大格局上,重新认识和理解世界视野下的中国

                      什么是中国?有句话叫做 “崖山之后无中国”,就是说大宋灭亡的那一战后,蒙古人入侵建立的元朝,包括之后的明朝、清朝都不再是中国人的朝代了。那五代十国时期算中国吗?隋唐时期算中国吗?或者说中国人就只等于是汉族人吗?仔细一想,这种狭隘的单一民族主义的观念根本站不住脚。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动态观念。《枢纽》这本书就非常清晰、深刻地阐明了这种动态的、整体的发展和联系。全书以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为核心,阐述了中原与草原、高原、绿洲、雪域、海洋地区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关联、互相塑造的过程,现代中国正是由这些多地区、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塑造、发展后形成的一个超级庞大的多元化国家。中国并不等同于中原,中国人也并不等同于汉族人。倘若忽视了草原、绿洲、高原、雪域和海洋上的历史,只看中原,那么讲出来的只是半部中国史。今天中国疆域内的这些地区,彼此间在历史上有着一种深刻的有机联系,它们整合在一起,互相作用,作为一个体系,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中国” 概念。中国这个概念,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地发展、演化。我们要警惕用简单的、孤立的、静止的角度看待问题,要学会从整体大格局上,从动态发展中、从细节联系中学习。施展老师的历史方法论的特点就是全局上的整体关联性,他不是单摆浮搁地给你说一个现象,而是把很多现象放在一起,洞察到它们之间互动的逻辑。施展老师超越了以往单一的、分割的视角,将整个中国纳为一体,从更宏观、更高层的视野中重新审视中国为何成为今天的中国,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重新展望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核心观点:中国的枢纽地位。从内部来说,中国一直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多元成分的国家。从外部来说,中国在近代开始成长为世界秩序当中的一个枢纽。而内外这两个特征,又有着非常深刻的相关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今天才发生的,是从历史上发展起来并不断演化的。不搞清楚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变迁过程,同样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中国。我们要通过重读中国历史,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中国,弄清楚它从哪来,想明白它会向哪去。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二元历史,多元未来

                        施展老师一直在讲历史学就是未来学。这个提法没毛病,的确是个很有竞争力的真相。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用力很猛,几乎是倾囊相授,这是用户之福。所以我觉得课程可以看做是施展老师在通俗读物这一块的底本(专业学术的范畴不讨论)。二元历史:1. 大格局:时间和空间的二元区分。2. 时间维度: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古今之变……3. 空间维度:中原与草原、大陆与海洋。多元未来:从中心 - 边缘结构到双循环结构,从民族国家到文明的冲突,从普世价值到多元共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们争夺的都是叙事的权力,比的是哪一种故事最后能讲得通、能指导现在、预测未来。历史是简单的,未来是复杂的。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便这只是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本书也为后续的《溢出》、《破茧》等书做好了铺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中国史纲

                          结合中国史纲 50 讲一起看更好,施展老师的作品,这两个理由都已经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壮哉中华

                            先说为什么给四星—— 也就是少给了一颗星的理由,实在是文字风格有些不能适应,稍显晦涩。根据书打造的课程,那是满分💯在作者之前,我从未站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中国历史的演进。虽然我对历史地理略知一二,可是却很少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思考古代中国。从秦汉的单一中原文化,拓展到隋唐的中原草原融合,再到元明清的中原草原高原的高度统一。侧面反映了为什么古代政权要不断地中央集权,却也不断地放宽地方自治。带着这样的基因,现代中国也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是成为枢纽的关键因素。如果说美国文化的多元是因为存在,所以兼容;那中国的多元体现在因为兼容,所以存在。世界枢纽举足轻重。读中国历史,一定要读这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施展老师的一本好书

                              以下摘录自听书栏目施展解读的《枢纽》:《枢纽》这个书名形容的是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作者认为,世界秩序中包含着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而在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之间有一个中介性的力量,它是世界秩序的枢纽,目前处于这个位置的就是中国。因为关心中国的未来,作者在历史中追溯中国一步一步走来的历程,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认知,最终写成了《枢纽》这本书。这本书酝酿了 8 年,写了一年,凝聚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对中国未来的探讨。本书将以中国的 “超大规模性” 这个特征作为线索,解释三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第一,中国为什么能长期维持大一统;第二,中国在近代为什么在世界上落后了;第三,中国向近现代转型的时候,超大规模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不会让谁一家独大,中国的问题,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

                                历时 11 个多小时 ,终于把这部 40 多万字的中部头啃下来。细细碎碎,无奈我也只看了个粗略。施展老师的视野格局经过此书,感觉已经臻至化境,炉火纯青。其实开始读的时候,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晦涩难易消化,再读的时候 慢慢觉得视角独特,观点独到,后细读愈发满满哲学味。本书的的视角框架非常大,围绕 “轴心文明”,以哲学的视角看历史,写历史,理解历史,也同时贯穿历史。但是,有几个想法想表达一下,1. 本书的观点过多,缺少实例来论证,难以坚持看下去;2. 后期语言过于学术化,难以消化,甚至有些专业术语有点刻意。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历史,畅想未来

                                  中国这个突然高速发展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心的国家,如果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将来的关系,还没准备好扮演配角到主角的转变,那对于他自己、对于世界,都将是一场闹剧般的灾难。因为这个国家就正处在枢纽的位置,只有起到枢纽真正的作用,才能让社会飞轮继续正常运转。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让自己更好的做好枢纽。如果只是简单的按照历史教材那样研究历史是不可行的,施展老师换了个角度带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给中国更好的定位,从而更好的在未来当好这个枢纽的角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框架下看自己(《枢纽》读书笔记)

                                    当初在学施展老师《中国史纲》课程的时候,就被他的宏大视角惊艳到了。对于中国历史,虽然平时比较喜欢,也喜欢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但是从如此大的宏观视角,在如此庞大的架构下来看中国历史还是第一次。虽然在序里面说,施展老师的一些论述在学界还是有不少的争议,但是这种看待历史的视角和方法,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就是能够先站在一个宏观的巨大框架上,然后把历史的细节作为砖瓦,建设成为一个解释世界的高楼大厦,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施展老师说,我们要在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中,理解到自我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历史,来确定自己从哪来,自己是谁,以及未来将往何处去。“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就是未来学。”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没办法忽视的整体,中国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在于即是一个轴心文明的载体,又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性的国家。轴心文明的特点是,它天生具有普世主义取向,它不是只针对一个特定的民族和地域,而是思考天下,关注的是其本身是否获得普遍传播。而相对与其它文明更独特的是,中国的这种轴心文明,一直有一个超大规模性的统一国家作为其载体,而这个国家始终以这种文明作为自己的身份标识。这样的一种互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底层逻辑,既自立自强,又达济天下。而这种 “中华民族潜意识当中的普世主义冲动、直观可见的超大规模属性,以及其中所隐含的世界历史民族的潜力”,则正是我们未来前进方向的底色。《枢纽》这本书,看得出来有很大的野心。几百页的书,是想通过对中国历史整体梳理,得出一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的未来进行推演。从整个中国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施展老师总结出了一个特殊与普遍之间相互促进的规律。这种普遍和特殊,既体现在国家这一实体上,也体现在国家的精神认同上。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轴心文明国家,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古代的中原与草原的对抗中,就体现出了普遍与特殊这一矛盾的内生动力。在中原还未形成大一统的时候,草原民族并未形成对中原的整体压力,还没能对中原的普遍理想形成挑战。待中原统一之后,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对草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草原也不得不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部落。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原虽然有着普遍的天下理想,但相对于草原来说,中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国家。这种特殊的普遍的理想和特殊的帝国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此后,随着统治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逐渐发展,中国社会从贵族社会、到豪族社会、到古代平民社会,一直到现在,其实都可以找到这种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动力。在这个基础上,施展老师对当下的世界进行了分析。在中国形成了超大规模制造业供应链网络的前提下,世界可以被理解成两个循环,一个循环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的产品贸易循环,另一个是为保证生产的原材料贸易循环。而中国的超大规模的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就是这两个循环的枢纽。而在这个物质网络循环的基础上,中国又能成为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枢纽,成为两种文明秩序的沟通和承接。不得不说,施展老师的这种分析框架确实过于宏大。正因为宏大,所以会省略,或者说忽略一些细节。毕竟在大势下,有些细节确实或许显得并不影响大的趋势和走向。或许这也正是这本书受到质疑的地方。当然,限于一本书的容量,确实也没办法把所有的细节展示的那么清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难读。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探讨,不管他提出的结论是否可行,但是其所用的方法和视角,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来说,要学习的一方面是要从一个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发展,毕竟一个人的一生有几十年,当下的挫折和不安,总是一段时间的波澜,并不能成为一生的佐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总是存在特殊与普遍的矛盾,特殊在于自己个体的,而普遍则在于自己承接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明的历史。而我们的波澜,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普遍和特殊的矛盾下,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从更大的视角、更大的框架下来看待自己,或许就没有那么难过了。另:《枢纽》配《中国史纲》才更好理解,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指导未来的历史巨作

                                      《枢纽》算是一部煌煌巨作,其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格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地看待中国历史的角度。其时间线和空间感,都超越了传统对中华文明的解读。从时间线上,作者抛开传统的朝代更替,把中国 3000 的历史变局划分为封建社会、豪族社会、古代平民社会、现代平民社会四轮历史大循环,每一次循环形态的改变都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共同博弈的结果;从空间上,中华文明的历史循环并非孤立的演变,而是与整个世界互动,中华文明也不仅仅是中原文明,而是包含中原、草原、高原、海洋相互作用相互成就的大中华文明,打破了汉人中心主义的历史观,解决了草原民族入主中原政权的合法性和延续性。从理论上和逻辑上确认了如今的中国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重要地位以及所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未来根植于历史,也是从历史中生长出来,要看清未来,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在《得到》的启蒙课程

                                        我是来交作业的:一种被动的写作。所以,难免思绪万千,文不对题。首先,要感谢施展先生起了一个好头,可以让我在其引领下,快速地回味一遍中国历史。上一次吃快餐,是读《人类简史》。上上一次吃快餐,是上周四的赛百味,黑胡椒牛肉块。和赛百味一样,施展先生的描述是有主料在里面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基于轴心文明的载体,利用超大规模性的红利,实现草原、平原和海洋的三栖结合,完成第四轮历史大循环整合的后半程。而最后决定口感的,是用了什么样的酱料:思想理念的不断融合。先生的四轮循环划分历史进程的方法和尤里斯的《人类简史》相似,那里面是 “认知革命 —— 工业革命 —— 科技革命”。我想这是一种历史学研究的方法:使用大事件,或者是战争、或者是科技发明,来划分历史状态;这样,可以简单扼要地把握历史的进程,理解历史的变迁。然而,不同的人,对历史的理解不一致。所以,在施展先生眼里,中国历史的进程被划分为封建社会、豪族社会、古代平民社会和现代平民社会。从这个视角看进去,主宰历史的力量从中央集权逐渐分散,化入人间;它背后掩藏的是改造社会能力的逐渐进步,以及民族的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通过碰撞冲击,不断地变化与适应。而我看来,也是人性不断解放的结果。在人类对抗自然、生存能力逐渐适应的过程中,人类更多的通过协作实现生存需求。于是,生存对于个体来说,所产生的压力在慢慢地变小;个体也就有能力发展出更多的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也就出现了。所以,在历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创造和需求源于个体,影响历史进程的发酵因素,慢慢地从传统统治结构中的上层,逐步转移到人数众多的底层。越是古老的君王,越可以利用人口的 “超大规模性” 完成自己的决策。因为越是古老的君王,所面对的人口,越具有鱼群特性;而越是将时间坐标向今天移动,所面对的人口,越具有狼群特性。鱼群是不盲目地、机械地,随着各自的感知进行运动,而每只鱼的感知结果又相差不多。狼群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而且会主动出击的。更重要的是,每一只狼是不同的。以至于,今天的协作发展要求去中心化、区块链。我想,这正是施展先生希望解决的问题 —— 如何在个性飞扬的今天,能够构建一个既可以合则聚合成龙,又可以化则无影无踪的社会制度。在《人类简史》中,我最欣赏的是作者说破人类的进步、协作等等,都是基于一个共同故事的构建。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编造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有一定人数的信服。当信服的人多了,就有 “超大规模性”。在故事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是要不断根据需要改变故事的内容以及故事将会锁定的结果的。一个故事的开始,是有局限的;既有认知的局限,又有改造能力的局限。就好像为什么老子说道讲究 “无为”,讲究 “知雄守雌” 呢?我比较赞同吕思勉先生的解释。因为那时人对自然力认识有限,还处于发现规律的阶段,所以要尊重自然,要谦卑地遵从,所以就是要 “无为”。而大家都看到了阴阳交合可以产生新的生命,所以就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而生。这样也就有了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自然而然,《老子》中表现出女性优胜的思想。同样的,施展先生在梳理出一个法则的过程中,也要从历史中寻根求源,找到一个讲故事的由头,然后在历史的长河里检验故事的逻辑,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逻辑逐步显露出来,让人接受并信服。那么,能够从繁杂的故事中拎出这个逻辑的人,自然会去试着理解它,并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也就是施展先生想要的答案。只是,今天的生活里信息发达,各种思想和解读,都在飞扬,仿佛随手都能抓来一大把。在先生抛出这样的理念之前,大部分人都有了自主的认识。且不论这些认识是主动获得的,还是被动施加的,它们都会成为一种阻碍新思想接受的障碍。如何突破呢?那应该是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接触的平台。它会面对一些希望改变自己,并且认为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人生轨迹的节点,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点有更多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惠及周围。施展先生做到了。无论如何,读一本书,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以往的认识,可以帮助读懂一个故事。再次感谢施展先生的倾心之作,也感谢老鼻子的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的哲学三问

                                          读施展老师的《枢纽》一书,也许能帮助你思考中国的哲学三问:中国是谁?中国从哪里来?中国要到那里去?


                                          作为一部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我一个历史学门外汉很难对本书做出全面客观的评述,但是在这片浩瀚历史知识的海洋旁边游玩,你总能时不时得捡到一些宝贵的贝壳拿回家珍藏,以下时我捡到的一些贝壳:
                                          1、超级格局带来超级红利。
                                          按照《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国家源自于共同的想象。中国人对中国的共同想象源于周代对 “天下” 的想象,这个 “天下” 的观念起源于中原,但并囿于中原,而是普天之下,这是一个超级格局,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与吸收来自草原,西域和高原的视角,到清代能形成维系几百年的超大规模的,囊括汉、满、蒙、回、藏的多元民族国家,以致今天才会有 56 个民族的格局。这个命题太大,只有看了原书才会有深切体会。对于一个公司与一个人来的启发,在明确自己的核心能力所在之后,要不断得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积极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对接到广阔的世界,才能获得不断升级的可能。
                                          2、古代中国的核心观念不是民族观,不是中原观,而是儒家的普遍世界观。
                                          中华与蛮夷的差异不在于民族差异,而是儒家文化浓度的差别,从中原到蛮夷是一个儒家化程度从高到低的差序格局。而在于在我的印象中,中国无论是历史上或者是现代,民族冲突问题出现得比其他大国都少,民族歧视问题相对也比较少。正是因为儒家世界观,中原有很长的的外族统治中原的历史,什么血统的皇帝其实无所谓,天命所归即可,反正他都得按仁义礼智信这套来玩。
                                          3、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历史学家是如何构建中国历史的演化逻辑的?
                                          施展分析中国历史的三个元逻辑分别是:地理气候等客观外部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精神现象学,这三个元逻辑的深刻互动,以形成稳定秩序为均衡点,演绎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史。比如说清代,中国已经建成一个囊括汉、满、蒙、回、藏的超大规模多元民族国家,统治这样的超大规模的国家需要高超的统治术。400 毫米等降水量划分了中原和草原的天然分界线,中原农耕技术发达,儒家文明发达,输出物质基础和政治秩序;草原军事技术先进,农耕落后,输出军事秩序;雪域高原人口密度稀疏,宗教文明发达,输出精神秩序。清代的统治巧妙地利用各个民族不同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让这个超大规模的多元民族国家维系了数百年。
                                          4、社会精神纲领的矛盾属性。
                                          比如说书中对比国民党的民族主义与共产党的共产主义时,是把他们还原为中社会动员技术来分析的,民族主义因没有共产主义的普遍性而最终博弈失败。意识形态构建从古至今之所以一直都有效且必需,是因为它是最低成本的社会动员与组织构建方式。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意识形态必须有高度的普遍性与可达性,普遍性就是必须成为超大规模多元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可达性就是尽可能简单明了,让大多数底层老百姓都能懂,有时候最好简化成一句口号。对比国民党的 "民族,民权,民生",共产党的 "一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一样具有可达性,但是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共产党就强太多了。但大多数情况,精神纲领的可达性和普遍性是一对矛盾,常常是一种有效的精神纲领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因其可达性起作用后,社会结构的演变必然会向不适合该精神纲领的方向演变,精神纲领就会失去其普遍性而沦为虚伪。

                                            3
                                            2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