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西方角度的人类通史

    这本书内容类似《大历史》的浓缩版,这类书看多了,最深的感触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思维烙印不同。西方游牧民族基因,本书强调气候和瘟疫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用传统西方学术叙事把人类(智人)史讲了一遍。最近流行 “西方伪史论”,认为现代人的发源地应该是中国,我倒是不认为中国人成为现代全人类的祖宗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但我们大部分人一直被现在流行的世界地图蒙蔽,西方 1570 年的地图是以非洲为中心的,所以中国处于远东(书 392 页),近代 200 年因为海洋国家统治世界,传统大陆岛的地理概念被淡化,“一带一路” 那张地图提醒大家,人类历史上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大陆岛上,因为没有确切的信史,目前公元前 20 万年到 1.2 万年前(也就是距今一万年前)的历史都是根据近代考古的猜测,当时全球的 700 万人经过 1 万年发展到现在的 70 亿人,本书强调气候的变化,大小冰期造成了几次物种大毁灭,处于中纬度地区的物种多样化地区,也成为物种幸存的 “多亚方舟”。中国地区近代发现的冰川遗迹和植物(水杉),和不断出土发现的文物(三星堆),也在丰富着历史(山海经的各种解读就不必太当真)。近万年的人类史会慢慢越来越清晰,本书还是西方传统历史叙述的问题,对伊斯兰文明和东方文明讲的不多,尽力竖立西方中心论,其实只要梳理一下这万年历史间主要的人口分布,也就能明白人类文明的重心所在。全书也一再强调瘟疫的严重性,黑死病给西方留下太强烈的阴影,而农耕民族处于生物多样性地区,天人合一和物尽其用的传统,也多次避免了瘟疫的毁灭性。本书也不讳言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的病毒,让 1815 年的美洲从人口和文化上已经成为新非洲,而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没有被殖民屠杀。对于游牧民族如果没有极端天气,风和日丽的放牧和游猎比撅着屁股插秧和收割农耕自在,但农耕民族可以自给自足,游牧民族却不可以。一场天灾就可以摧毁游牧民族的所有财产,昨天还在 “风吹草低见牛羊”,今天一个降温就能让千千万万的牛羊死光。雪上加霜的是,游牧民族没有储存能力,而没有储存能力就等于没有抗风险能力。所以游牧民族在发展传统的畜牧业之外,总有搞副业的需求。副业可以是通商,可以是抢劫。通商意味着以物易物,而天灾之后的一无所有就只能抢劫。书中记述了葡萄牙人达 - 伽玛首次登陆印度时,只能拿出 12 块条纹布料。4 个红色头巾和 6 个洗脸盆,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以交换。这一万年期间,70% 的人口一直生活在大陆岛上(见一带一路路线图),只有农耕民族有大量人口,才能有富裕的人力资源从事文化和技术的探索(陶瓷和冶炼,丝绸)。而被西方人推崇备至的罗马帝国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大量的奴隶让希腊和罗马贵族可以思考哲学,近代的西方贵族精英的闲暇也是建立在美洲和非洲殖民地掠夺和奴隶之上的。所以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即便有能力消灭东方,这种做法也是很不明智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东方打服,打弱,这样一来,想通商的时候随时可以通商,想抢劫的时候随时有丰富的物资可抢,这段预测当然不是书里的理论,是当年蒙元忽必烈的想法,当时草原游牧骑兵横扫大陆,想法也是把农耕民族杀光,恢复游牧,但还是抑制不住对农耕财富的渴求,保留了汉制,但不到 70 年就被逐出中原,前后也就生存了不到 200 年。所以对游牧民族来说,有对巨大人口的恐惧,这才提出马尔萨斯理论,而我们的伟人提出的是 “人多力量大”。无论是气候变暖还是核武器,西方知识精英都有对 “末日审批” 的恐惧,而中华民族提倡的是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核战争死一半还有一半人,自古的传说就是大阳多了就射下来几个,大山挡路就移开,历史历来是中华民族最重视的学科,把近代 200 年的历史放在人类万年历史角度来看就是短暂的瞬间。世界人类史需要了解,把目光放眼全球。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高纯度的智性愉悦。

      🔹宏观壮丽微观清晰,廿万年尽收其中。🔹信息量巨大,干货密度高。有点百科全书或辞典的即视感,慎入。🔹行文紮实严谨,时有低溫幽默在闪闪发光,令人会心一笑。🔹收获高纯度的智性愉悦,开心。🔹妙书担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后一章,去掉更好

        地球上曾有许多不同的古人类人种,在漫长的岁月里演化、繁衍并共存。可至今时今日,只剩下智人一家独大,其余的古人类人种则逐渐衰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智人之所以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最早演化出相对规模的协作。这种协作体现在语言、社会结构和合作行为等方面,使得智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提高生存和繁衍的几率。例如,智人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协作解决问题;而社会结构的发展则有助于智人建立起更稳定的家庭和社群,为其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简单工具的应用能力也是智人在与其他古人类人种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简单的工具包括石器、木器等,虽然在今天看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智人能够更有效地狩猎、采集食物,以及制作其他生活用品。这使得智人能够在物质生活中取得更多的优势,从而在与其他古人类人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确认物种上的优势地位后,智人庞大的数量,也驱使其开始不断的分散与融合。从第二部开始,金属的使用与对土地的深耕,让农业产量大增,也促使青铜时代的开始。各个帝国开始略具雏形,文化也随之更进一步分化。而稳定的居住环境又近一步促使科技研发得以实现,伴随着权力进一步收拢集中,集权型帝国也随之登场。作者费利佩在这本《智人全史》中,用五个部分说明了智人这个物种的前世今生,内容确实干货满满 中篇从第三部开始,基本上就是中世纪的人类简史了。帝国的震荡、黑暗时代的起迄、与疾病瘟疫的抗争,到工业时代开始、化石燃料和蒸汽动力的使用……。 书中最后也提到了全球化,并指出分散与融合也许会以新的或不同于往常的方式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是融合的增强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同的文化交换传统、观念、品味和技术,并因此变得更加相似。不过作者对于文化上的批判,站在我东方大国的立场看来,确实也感觉也是偏了点,倒不如不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颠覆认知的智人发展史

          曾经至少有 17 个人种在地球上出现过,但只有智人 1 种存活至今!人类 20 万年历史尽在其中。尼安德特人雄踞欧亚二十万年,为何面对智人迅速败亡?作者被《纽约时报》盛赞为 “比肩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领域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篇一百字就吸引眼球突出!想一口气读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量流,信息流

              人类发展跟随的两大流,能量是个人产出的比率,工作时长变短过得的食物热量却在增加,对应的是狩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信息传递的效能也在拉扯着人类不断的进步,信息传输的信息量变大和信息传递的费用不断的缩小。两条路是主线,众多分支,偏离了主线的都没有能让基因流传下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古贯今

                从史前文明到现代文明,从西方人的认知角度为我们梳理了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 1928 年出版的小说《主教杀人事件》(The Bishop Murder Case)里,主人公菲洛・万斯(Philo Vance)曾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拥有以无限极速瞬间游历时空的能力,弹指间便可纵览人类历史。他既能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上看到地球 4 年前的影像,也能在银河间追溯地球 4000 年前的光景,还能在时空里择其一点同时见证冰河时代和今天!本书无法为读者提供上述如此优越的视角,但我们还是意图从整体出发观察世界,突破当局者迷的困境,回顾在整个地球上真正发生的变化,而非一鳞半爪。同时,本书还要把这些变化集中展示出来,有如银河中的观察者在无垠时空中所见的那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

                    虽然感觉有很多拼凑的地方,很多似曾相识的阐述,仍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席慕容说:“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们有着长长的一生。” 哪怕狂风暴雨突至,只要坚强无畏,扛过雨打风吹,终将迎来晴空万里。纵然前方迷雾重重,只要坚强不屈,熬过困难低谷,自会走向人生高峰。余生很长,一定要坚强,等翻越高山,越过黑夜,战胜坎坷,你就会发现:昨天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今日轻舟已过万重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视角看待人类的发展和挑战,这种大局观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简而言之,本书讨论了能说明过往历史特征的各类主题,如果我们试图预测它们将来可能的发展情形,其结果是黯淡的。未来学的水晶球阴沉得令人沮丧。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存在令人欣慰的事。首先,悲观是件好事:它是对灾难进行自我补偿的一种方式。其次,先知的功能就是犯错:正确是卡珊德拉(Cassandra)的诅咒,因为没有人听从她的警告。我们面临着主动权的危险转变,以及文化分散和融合的持续紧张。世界在加速变化,然而道德和智慧得不到任何相应改善。我们的预测可能会失败,因为它们是错误的,但它们也可能激发出成功的应对措施。有人可以联想到任何预测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万年的人类演化历程

                            战争,文化,技术,宗教…… 在这渺如尘埃的星球上,发生了多少或深刻或平淡或可笑或离奇的往事,本书娓娓道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农耕文明发展和工业文明的雏形

                              只要人类或动物仅靠肌肉直接做出诸如切割、劈砍、脱粒和牵引的动作,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生存所需物质,人类改善物质条件的努力就会遇到真正和绝对的限制。青铜和铁这样的金属提升了肌肉在这些直接动作中的效率。不过,旋转动作的(间接)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直接肌肉动作的效率,这个机制正是所有现代技术的基本原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全局性概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