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收获。## 1. 为什么要用图画的方式来整理笔记?我做笔记的目的,是将学习的课程或者思考的片段记录下来。本书的作者提出,做笔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要强化感受,而视觉笔记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在将文字转化成图像的过程中,大脑会真正的思考起来,可以理清一些抽象的,模糊的,不容易想清楚的事,经过思考整理出来的笔记,印象更加深刻。## 2. 放下对绘画要求的执念作者说,“不需要画得很漂亮,不需要画得很像,不是在画插图。没有人会给你打分数,你只是用画图来做笔记。”。看完本书的一大收获是放下了对追求画面细节的执念,也放下了画不出来的挫败感。绘画的内容是为思考来服务,过渡关注画面是舍本逐末。## 3. 做视觉笔记的技巧作者总结,一张视觉笔记通常包含 6 种元素:主题图像、标题、文字、对话框、箭头(联结)、符号、签名。而这些元素,是经由下面 6 个主要步骤画出来的: 1. 画出主题视觉图像; 2. 写上主题名称; 3. 抓出关键词重点; 4. 把关键词转换成视觉; 5. 让观点串联; 6. 重点再度强调。## 最后一张好的视觉笔记要分清重点与非重点,有强调有弱化,再加上一些适度的留白。画出美图固然赏心悦目,但真正的收获是思维的过程,是运用视觉技术将想法可视化,透过视觉笔记 “看见” 思考的路径与推演过程。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别人做一万次,不如自己做一次,因为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只有自己做过一次,很多观点才能融会贯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解锁新技能视觉笔记有个人在水边生活,有一天他发现水里有黄金闪烁的光影,于是便潜到水底去寻找,东摸西寻就是找不到他要的黄金,于是便上岸休息,过不了多久,他又再次看见黄金闪烁的光芒,于是又再次跳下水去,仔细重复搜寻数次,弄得自己疲劳不已,依然没发现他渴望的金子。此时,刚好有朋友来看他,见他如此,仔细看过后才发现 “水里闪烁的光芒只是倒影,真正的黄金其实是在岸上”,这才找到了黄金。现在我猜你一定知道,真正的黄金其实是你的思维,是如何运用视觉技术将你的想法可视化,能透过视觉笔记 “看见” 思考的路径与推演过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