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了哈~尽管《大空头》是作者的成名作,这本处女作却阅读体验更好,作者可能是华尔街最会讲故事的交易员。1. 作者在所罗门兄弟工作多年,成为交易部门的 MVP(资深 / 明星交易员),任职期间的同事包括但不限于:a.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掌门人 —— 大卫・史文森,开创了机构投资的 "耶鲁模式",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导师,以及早期 LPb.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 —— 约翰・梅里韦瑟,LTCM 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尽管存续期不到 5 年。2. 如果看过小李子演绎的《华尔街之狼》乔丹・贝尔福特,以及对《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中戈登・盖克印象深刻。本书作者会告诉你,上世纪末的华尔街,真实写照就是如此,类似人物单在所罗门兄弟就有 6000 多个,而且所罗门兄弟不是孤例哦。因为华尔街一直就是以狼性文化为主,区别是有卡尔・伊坎这样的孤狼,也有 KKR 这样的群狼,还有所罗门兄弟这样的大型狼窝。3. 作者说,所罗门兄弟看似专业机构,实际上在 KPI 驱使下,一昧不择手段让客户签单,只要不暴雷就是好产品,即使暴雷亏钱的也是客户,交易员、机构依然赚钱。就这是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说指数基金是行业异类,约翰・博格是业界良心的原因。管理费特别低,而且不鼓励你高频交易,把利润留给客户,理财投资小白的压舱石。因此巴菲特都建议,80% 的钱投资指数基金,20% 买国债。4. 雷曼兄弟:如果看过《我的经验与教训》《黑石的选择》《大而不倒》等,就知道雷曼兄弟也是类似的企业文化。1974 年,华尔街素人彼得・彼得森,因办公室政治而上位,10 年后为避免内斗而 "大义" 潇洒离职。5. 贝尔斯登:当年美联储牵头营救长期资本时,组织多家机构一起凑钱,贝尔斯登跳出来拒绝出资。尽管其与长期资本的合作中赚得盆满钵满,也依然选择见死不救,而且置危机一触即发的华尔街于不顾。当时雷曼兄弟也只剩一口气,如果长期资本暴雷,雷曼也危险,难免在华尔街形成连锁反应。随着时间推移,作者越来越无法忍受所罗门兄弟的氛围,于是在 1988 年离职,改行写专栏,华尔街之狼摇身一变,成为无冕之王。btw. 不久前,与某资深保险从业者聊天,说为什么人们对其行业有不好的印象?保险业运作模式最早源于欧美日韩,在高歌猛进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内机构筛选要求不高,因此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KPI 至上高淘汰率驱动下,不择手段的向身边亲朋好友展业,采取拙劣的死缠烂打模式。日韩新加坡西化严重,美丽国是移民国家,在利益驱使下,单纯追逐效率,导致华尔街乱象丛生,这些与国内的亲情社会不兼容。只讲商业规则,不讲社会逻辑,就像逼着老罗自打耳光的那个小姐姐,确实有职业素养,但是没有人味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料有趣有看头

      很多年前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到惊讶。最初接触以刘易斯的《点球成金》这本书拍成的电影。看完电影之后,还是意犹未尽,就一口气把书也给读完了。 从那就喜欢他的写作风格。这本《说谎者的扑克》非常像是那个时代华尔街的回忆录。以前我对此一无所知,也没有打算在金融方面工作。虽然就两三百页,感觉不会感兴趣,也感觉啃不下来。但读下去的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刘易斯真的很能叙述一个故事。他很会用内心去剖析那个世界。你会发现这本书很有趣,在混乱的投行中他怎样描绘一幅反常而赋予乐趣的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所罗门公司和拉涅利抓住了买卖方的价格判断不一致,设计出了抵押债券产品,利用对债券价格不同的分析创造了交易市场,获得巨额利润。2. 华尔街必须懂得关注政策。拉涅利打开抵押债券市场局面的关键,是抓住了政策红利。比如,游说政府为抵押债券提供信用担保。3. 创新是华尔街的生命。只有不停进行金融创新,设计更多的产品和玩法,抓住更多的融资需求,吸引更多的交易者,才能引领市场。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揭秘华尔街的经典之作,讲述 20 世纪 80 年代华尔街债券市场的风云往事,折射出华尔街的强大秘诀和文化特质,也揭示了次贷危机的起源。本书是迈克尔・刘易斯的成名作,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 20 本商业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金钱至上的理念让所罗门日薄西山。——1. 你到底是为谁干活?是为所罗门公司还是客户?客户亏损没有什么,只要公司赚了就行。2. 客户总是不长记性的,客户做出了错误判断是客户自己的问题,所罗门并没有责任。3. 想要在所罗门生存下来,就必须安心当一个受气包。4. 在所罗门,书本知识、学校出身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实际经验,这是能够赚钱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优美的文笔勾画了一个时代一个洞穴里的一段恢弘岁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盯着的是收益,别人盯着的是你的本金。 本书是对这个观点最好的诠释。 在国内投资热逐渐潮起之际,了解 50 年前美国华尔街的状况,是非常值得的。 人性底层几百年来都进化有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后感

                  说谎者的扑克牌的作者刘易斯从内部员工的视角讲述了自己意外录用,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通过电话推销价值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的债券,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逻辑及数据支持,打者投资的幌子,将客户暴露在风险之中,自己赚取佣金,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欺诈。      所罗门公司等级森严,内部山头林立,薪酬制度不合理导致人才流失,管理层没有担当,导致在债券市场的主导地位丧失,同时从所罗门离职加盟其他投资银行的人才另起炉灶同所罗门公司进行了惨烈的竞争,拉低了整体利润率。     所罗门的企业文化是唯利是图,和客户的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把客户当傻瓜,当傻瓜不够用的石头时候,印证了:不可持续之事,终将结束。     所罗门离衰落不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说谎者的扑克牌🃏

                    华尔街金融业何其蓬勃,给融资者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然也有惨痛的损失。读完本书,作为投资者而言,对于投资债券,有些后怕,甚至不敢再投资其中,这繁华背后的乱象,包括欺骗、虚夸等黑幕,值得我们深思并去搞清楚真相,才能投得放心。开卷有益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