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货币史也是金融史

    挺专业详细的一本书,梳理了从春秋战国开始的范铸法一直到光绪年开始铸造钱币,就是一部农业社会的货币史,看中国历史要时刻注意时间这个维度,因为其漫长,所以任何事物都在重复新生到消亡的循环轮回,比如现在都知道大明宝钞(纸币)的失败,但如果看时间也流通了 200 年,历朝历代都是从开元的时候铸新钱,后来逐渐钱内掺杂质,到最后因铸造成本高(平均 15%)而停止铸钱。如清初钱(铜)贵银贱(贸易顺差),到清末因鸦片白银外流,社会战乱,银贵钱贱,有钱人都开始窖藏银元宝了。农业社会粮食受到土地的限制,产出是基本恒定的,所以货币主要作用是财富的储存,直到民国废除银元,流通法币,民间还是把财富换成银元宝埋在地里窖藏,从上到下还是习惯量入为出,50 年前还骄傲于 “即无外债,又无内债。“资本社会的扩张性,才发展出金融,复式记账法。中国到民国还没有普及阿拉伯数字,还是用算筹符号记账,放高利贷和典当是自古就有,可利息一直很高,总的来看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一直处于通缩的状态,也就是 “钱荒”,明朝后期的美洲白银才让市场交易蓬勃,而蒙元统治造成的恶性通胀,如同后期的金圆券,一直是农耕文化挥之不去的噩梦。游牧民族统治收入主要是掠夺和商业税,开发出纸币等各种货币容易造成通胀,而保守的农耕文明习惯实物粮食为基础,要预防的是通缩。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货币史》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应当以商品交换的存在为前提。固然商品交换不一定需要货币,可以用物与物交换的办法;不过物物交换有许多不方便,尤其若是可供交换的物品的种类增加,实物交换的困难更多。所以实际上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不久,必然会产生出货币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古代中国,国家更像是货币经济的参与者。中央政府会允许地方和民间 “分享” 发行货币的权力。另外,资本市场和信用机构也是由民间推动的。可以说,古代政府、民间和商人,共同支撑了货币经济的运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共分八章,按时间顺序,论述了货币产生并发展至清朝的整个历程,内容涉及不同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理论、货币购买力、信用和信用机关等。本书对于了解中国的货币的产生,各个时期货币的信息,币制等内容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是中外经济金融学者研究中国货币的必读经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封建社会有两个特点:在政治上是权力的分散,但一旦有战事发生,诸侯、地主、农奴们是有参战义务的。西周自恭、懿以后,中央政府的威望,一天一天减退,大权渐落在诸侯手中,但是宗主的地位还是保存着的,春秋时代的情形把这点说明得很清楚。齐桓、晋文都以周室为号召,强制其他小国尊重周室,正是这原因。在经济上是交换的不重要和货币经济的不发达,各种支付多用实物或土地。因为封建社会是以各个单位的自给自足为目标,是一种保守的经济制度,和奴隶社会的多少带有侵略性的经济制度不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货币史》

              本书是中国货币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开创了将钱币学与货币史、与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拓宽了钱币学的研究范围,使中国钱币学研究走出了传统的狭隘的圈子,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古代中国,国家更像是货币经济的参与者。中央政府会允许地方和民间 “分享” 发行货币的权力。另外,资本市场和信用机构也是由民间推动的。可以说,古代政府、民间和商人,共同支撑了货币经济的运行。这本《中国货币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看到,货币经济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甚至会间接改变历史走向。但这些观点的背后,还是藏着经济学立场的。我虽然打算只为你讲客观印象,再分享一点接触到的经济学观点。先说客观感受。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在古代中国,国家更像是货币经济的参与者。中央政府会允许地方和民间 “分享” 发行货币的权力。另外,资本市场和信用机构也是由民间推动的。可以说,古代政府、民间和商人,共同支撑了货币经济的运行。第二个印象是,这本《中国货币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看到,货币经济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甚至会间接改变历史走向。再来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的经济学观点。有的学者概括:“非国家化” 是古代中国的货币经济的常态,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参与局面。这种自由放任的状态,让传统社会具有对财富的良好消化能力和自愈能力,它保证了中国的历代王朝虽然不断发生财富重新分配,却总能得到恢复和复兴。没有出现其他文明的那种 “财富逆转”,也就是整个经济社会突然由盛转衰。这种货币经济状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绵延。我觉得这个观点,或许是倾向自由主义经济学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货币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兴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一次货币贬值,也有其理论上的根据。当时在朝的人如贾山、晁错等,多是法家。法家的货币理论和后代的货币国定说很接近。他们否认货币本身的价值,以为它的价值是帝王、政府或法律所赋予的,或由习惯而生的,是不变的。但中国当时的名目论者,目的是反对私铸,是想把货币发行权统一在政府手中,同汉初的自由放任主义相反。白金的发行使用,只有一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便废止了。皮币由于不是正式的货币,史书虽没有说明是否同时废止;但重要性不大。白金废止之后,专用五铢,这似乎是一种稳定币值的措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致,全景的展现货币的发展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適合作為貨幣研究參考書

                      理論不多,按古代時序編目,適合以朝代查閱當時的貨幣金融社會情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