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西方思想史

    这本书 2021 年 “得到” 推荐的时候读过一遍,还购买了纸书。这次遇到修订版,对照细读了一遍,全书做了很大的改变,变动了大部分的标题,特别是下篇基本完全改写了。按理说改的更好了,可我的评价减一星,是因为我自己通过 2 年的学习,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同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普及明史,这本书通熟易懂,书写生动活泼,确实是个哲学入门书,但不如罗素写的《西方哲学史》。现在的世界是建立在科学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而科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呢?西方应感谢古登堡印刷术,也就是万历十五年(1587 年),西方开启了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和积累,也就从这以后,笛卡尔(1596-1650),斯宾诺莎(1632-1677),培根(1561-1626),洛克(1632-1704),莱布尼茨(1646-1716),牛顿(1643-1727),休谟(1711-1776),康德(1724-1804),黑格尔(1770-1831),叔本华(1788-1860),克尔凯郭儿(1813-1855),马克思(1818-1883),尼采(1844-1900),西方欧洲经过 300 年通过数学家的逻辑推理,哲学家思辨的方法论,挣脱出神学的桎梏,进入科学的殿堂,这 300 年也是欧洲的 “春秋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哲学家也就是思想家,不是接力继承,而是百花齐放,推出各种思想和方法论,到马克思的出现,抛弃形而上学,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成为现代化的基础已经无疑。但本书很好的论证了 “科学不为真理,只为实用。”,还是留下很多形而上学的课题供哲学家思考,比如 “人生意义”,也出现了 “无意义” 论的存在主义,还有关于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都等待科学解决了人类温饱后,人类借助(依靠)AI 进一步的思考。

      5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轻松又严肃的哲学旅行

      这本书几年之前读过,虽然书的内容都忘记了,但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考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偶然在得到又遇到了这本书,一气呵成读完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书与其他哲学入门书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读的过程中能感觉到,我就像和作者一起开启了一场旅行,在途中遇到了西方哲学史上众多伟大的哲学家,看作者与他们对话,自己则在一旁思考,甚至可以偶尔插上几句话。强烈推荐的一本哲学入门书籍。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部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

        明明在围观哲学家们的隐私八卦,一不小心掌握了西方哲学的思想精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极简哲学史·有趣的入门书

          这是一本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是我唯一喜欢的一群人的八卦。我本以为自己不喜欢八卦,最多看看某一个喜欢的作家、科学家的故事,但这一本看了感觉特别舒服。全篇的文笔流畅,文字带着口语,好像是作者坐在对面和自己聊天一样。内容并不太复杂,属于哲学的极简入门书。科特勒推荐了进入一个新领域的五本书,帮自己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快速入门,成为初级专家。第一本书,一定要是你能找到关于这个话题最流行、最畅销的书,可以是漫画,也可以是故事书,总之挑选第一本书最重要的原则一定得是有趣。我认为本书就是第一本,在适用性方面,超过《西方哲学史》。通过讲述不同哲学家的八卦,来传递西方哲学的思想精华 —— 能解决钱没法解决的人生苦恼。全书分上下两篇,分别是理性的崛起和理性的陨落。上篇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哲学与宗教的相爱相杀,宗教衰落,理性崛起。下篇从叔本华到维特根斯坦,到加缪,讲述了人生的荒诞与虚无,理性陨落。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宗教异端裁判所(人的疯狂)的可怕,不知道直接面对苏格拉底会那么头疼,不知道罗素的荒唐,不知道维特根斯坦像小说主角一样的人生,不知道尼采的痛苦。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平时的为名利,为他人,为自己,都会面临失败、被辜负、空虚的境地。当下的日常生活,就如同西西弗推的石头。西西弗的胜利在于他意识到了这种荒谬,他从此不再是诸神的奴隶,而是认为推石头是自己的事。于是他在推石头的过程中感到了充实。虽然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他是幸福的。如果对八卦的兴趣不大,只是想了解信息,那我建议从下篇第十一章开始看,看到结束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世故而不世故,知痛苦而不痛苦。

            这本书作者从历史长河无数先哲思想中逐步串讲,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罗素、维特根斯坦、波普尔、萨特以及加缪,哲学这一路创立、发展、质疑、挑战、巅峰与陨落,每一步都走的如何艰难困苦。但他们所提出的哲学理论,都有其当时的现实意义与存在价值也至今仍旧在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哲学非常奇妙,普通人看懂了也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深刻。读了好像白读,似乎离自己很遥远。所有的哲学发展到最后,追溯到根源,得出的结论都是扎心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既然众生皆苦,我们不妨追求能让自己内心平衡之道,知世故而不世故,知痛苦而不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学的时候,我们专业有很多课程都跟哲学班 y 是一样的,这让我一度认为学校对我们的这个专业课程的设计是极其随意不负责任的。记得那个时候,给我们上哲学课的老师,声音小,讲课毫无感染力,反正我是完全听不进去,想认真听也是不知所云。看完这本书,我有一种 “这才是该给大学生群体讲授的哲学课” 的感觉。通过哲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追问世界的真相,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惜,我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所以在大学毕业快二十年之后,在人生中跌跌撞撞之后,才茫然地想要在哲学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只是,我已经读不了更深刻的哲学著作了,而这本书刚刚好,能看完,有感悟,足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必须推荐

                花了七个半小时!!这两天,几乎是忍饥挨饿憋屎!(粗俗了,可是真的是实情!现在就急于去卫生间,写完感受马上去,肚子已经不舒服了啊)。得到上学习了几个哲学专题,刘玮的 “存在主义”“后现代思想” 傅佩荣的 “西方哲学”,感觉是明白了,但是没有一种强烈体验感,踏实感,尽管也结合自身感受,写了很多。还是这本书,真的是大白话写成的,作者 “是真佛只说家常”,妥妥地让我这个也算有一定自学的哲学基础的人,感觉是让过往哲学知识融进了身体血液,完全突破了以前因为文字障碍,理解障碍!感谢!     0230724*2345 其实我该结束这种几乎全日制的学习了!毕竟,工作…… 一切学问,终究还是要实用,对个人,对家人,对社会!我带着哲学给我的稳定的知识智慧自信,勇气,重新踏上征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和喜欢上哲学的敲门砖

                  作为一本通俗而有趣的哲学读物,是很适合像我这样对哲学有点兴趣但是认识不够的人的。我基本上是在空闲时间,抱着好奇和随意的心情看完了这本书,是放空大脑短暂逃离现实的不错选择。可读性是本书的一大优点,但是这并不是说全书都是戏谑和玩笑,穿插一些白话版的哲学家思想和八卦(这样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但书中还是有不少让我静下心来想了想和想了想也没想明白的内容,这部分就比较接近我认为的哲学给我的感觉了。因此这是 “敲门砖”,让我能趁此机会去了解不同哲学家们的思想,以及他们构建思想的逻辑。其实是可以从书中看出作者的倾向性的,虽然观点总是令人信服的,但还是让人忍不住思考和质疑。不过我们要是真的如作者所言,能够具备苏格拉底的怀疑精神,认为 “未经质疑的思想不值得相信”,那么应该是阅读本书的一大收获了。在本书的最后,我也真的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追问自己的人生意义。虽然不想用我们这一代人这样自大的表述,但是的确能感受到我和我的同龄人们似乎更多也更容易陷入某种哲学式的思考,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觉得这是好事,觉得这体现了我们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恰恰相反,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大部分的思考都是在 “务虚”,一般思考和追问的结果都会指向虚无,就像后现代解构一切,我们反抗一切,包括反抗本身。看到最后讲存在主义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还真是更喜欢读萨特和加缪。但我也会想这究竟是互联网赋予我们的虚假的眼界和格局,还是说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世界如此的不确定,让人很容易就怀疑和认定它的荒谬性。可能还是多读点书吧,书读太少而想太多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感觉是一部只写外国哲学的长篇文艺小品文

                    感觉是在很严肃的讨论哲学和哲学家,也提到了孔孟,不知道为什么对中华文明这边避而不谈。 意思是咱没有哲学思辨的过程吗? 或者书名应该改成外国哲学家。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能够极大享受阅读乐趣的一本科普哲学读物

                      在地铁上,在高铁上,在等候时间的碎片时间亦或是完整的阅读时间都可以很好的享受阅读乐趣的一本书用简单轻松诙谐的表达,讲述了哲学史上那些深刻的哲学发现既有未曾了解过的哲学思想的全面描述也有不曾了解的哲学家的趣闻轶事轻松诙谐的谈论人生意义这一头等大事最大的收获是清晰的知道了原来自己目前秉持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生活人生本来就是虚无荒诞的,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而正是因为人生的虚无以及无意义,为了自己更糊涂的快乐生活,告诉自己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从而规避那些清醒的探寻意义的痛苦时刻也愈发感觉到当下的感受是最实在的,当下的情绪是最值得关注的现代社会交往过程中都讲究一个情绪稳定,不也有这个原因吗但是不服的是,因为看过成为波伏娃,所以本书在介绍存在主义只是将波伏娃是萨特朋友的身份被提及,略有不爽从此窥见,肯定还有一些同时代优秀的女性哲学家的优秀思想未曾纳入本书范畴,女性数据缺口是如此普遍的广泛存在,社会应该给女性平等的关注以及看待,路漫漫其修远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副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又趣味盎然的西方哲学史!结合那些大师写的严肃的西方哲学史一起看,能很好地帮助梳理脉络,加深理解,从而更深刻理解我们普通人学习哲学呢意义和方法,帮助我们活得通透、明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俗有趣深刻,却又带着满满诚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的很有趣味,读起来也很流畅,条理清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更适合的题目是: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翻开此书时就感觉到了作者的特殊笔法,插科打诨像似调侃这些哲学家。避免了读哲学类书籍的枯燥感。虽然如此,作者依然严肃地把哲学的发展史捋了一遍,各发展阶段的代表或创始哲学家都给予逐一介绍。只可惜会员今天到期,暂且停在这。等续费后继续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惑爽文

                                  一边看一边笑一边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种张无忌学九阳真经的赶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任何時候,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不是洗自己腦忠於這某種意識形態。努力成為更好的,理想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过最有趣有益的哲学入门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的优势

                                          人与 AI 相比,优势是能独立思考生活意义的,时常犯错也是人的优势,那些伟大的哲人生活的也是一地鸡毛。那些哲学家生活和经历都告诉我们,自由思考是宇宙中最大的真理。     不要放弃思考,不要放弃好奇,找一个让自己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好好生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