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
“父选母抄,圆圆留念”。人之嗜好,各有所偏。好咏歌者,则论诗当如乐;好雕绘者,则论诗当如画;好理趣者,则论诗当见道;好性灵者,则论诗当言志;好于象外得悬解者,则谓诗当如羚羊挂角,香象渡河。而及夫自运谋篇,倘成佳构,无不格调、词藻、情意、风神,兼具各备;虽轻重多寡,配比之分量不同,而缺一不可焉。诗之情韵气脉须厚实,如刀之有背也,而思理语意必须锐易,如刀之有锋也。锋不利,则不能入物;背不厚,则其入物也不深。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唐诗歌钱选杨抄唐诗上下卷,最初是打算给他们的女儿留念,后来他们的女儿英年早逝。后将手稿赠给了吴学昭,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开出版。《钱锺书选唐诗》共选录 308 位诗人(无名氏计为 1 位)1997 首(句)作品,单从体量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覆盖面是很大的。以唐代的大诗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唐诗选》里杜甫选了 71 首,白居易选了 30 首,本书中杜甫却选了 174 首,白居易选了 184 首。相反,李白在《唐诗选》选了 64 首,本书却只选了 23 首。很显然,钱先生完全没有顾及李白在唐代诗坛的所谓地位和影响力,他关注的只是作品本身。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